王燕
在那么多企業(yè),管理方無視帶薪休假制度;職工一方呢,出于各種現(xiàn)實原因,不敢提,不敢議。生產還在進行,薪酬照常發(fā)放,看上去秩序井然,也很安靜,但這是有缺陷的秩序,安靜是表面的……
太安靜了,老板也怕
前不久,與幾位中小企業(yè)一把手和部門負責人小聚。話題一開,一位老板說:“有時候吧,我也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企業(yè)好像很安靜,這個部門那個部門,看上去都在按部就班地忙??晌倚睦锞褪前l(fā)慌?!?/p>
其他幾個人也有同感,“越是出奇地平靜,越讓人心里不踏實?!?/p>
去衛(wèi)生間時,一位企業(yè)部門負責人跟進來,告訴我:“他們說的那種現(xiàn)象啊,在很多企業(yè)都很常見。表面看挺安靜的,實際上,問題啦矛盾啦老鼻子去了??捎腥瞬桓艺f,有人不屑說,有人在等著別人說。都不說,碰上個明白事兒的老板還好,碰上一個糊涂蛋,他還覺得挺和諧呢!”
回到桌上,我半開玩笑地問:“你們是不是太兇了,搞得手底下人敢怒不敢言?”他們都不承認,“沒有啊,別的企業(yè)啥樣,我那就啥樣。”
“有過性騷擾嗎?”我問。葷話題總會引起人們興趣。幾位“哄”地一聲,“哪敢!現(xiàn)在的妞兒都厲害著呢,你還沒嘗著鮮,反惹一身騷?!?/p>
話雖這樣說,但事實上,性騷擾在中國職場并不少見,只不過,有的當事人憤而辭職了;有的為了飯碗,忍氣吞聲;有的就勢纏上了你……
“那加班加點總該有吧,”我特意加了一句,“就強制性的那種?!?/p>
幾位老板先都沉了一會兒,后紛紛點頭,“這倒是有?!彼麄兘o出的理由都差不多:活兒要得急、人手少。等等。一位老板很坦率,“我自己就常常加班加點,我不走,他們敢走?反了他們了。都成習慣了?!贝蠹倚Α?/p>
“他們有意見沒有?”我繼續(xù)問。幾位老板都歪著頭想,“有吧,好像應該有,可沒聽他們提過,外表也沒看出啥來?!备疑闲l(wèi)生間的那位部門負責人的老板沒在場,他憋不住了,脫口而出,“那是敢怒不敢言?!?/p>
幾位老板點頭,但不說話,不知是默認了,理解了,還是……
老板在不在不一樣
在企業(yè),沉默,往往是職工的另一種表達形式。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管理學院的楊學英女士,以“組織中存在的員工沉默行為”為題,做了系統(tǒng)論述。她認為,組織中員工沉默行為是指:員工發(fā)現(xiàn)組織中存在的潛在問題,但由于種種原因,員工有意識地保留了改進組織現(xiàn)狀的意見和想法,是組織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現(xiàn)象。
她進一步提出:員工的沉默行為,會給企業(yè)和員工帶來很多的負面影響,是影響組織決策質量的絆腳石,是組織改變和發(fā)展的阻力之一。
一般來講,在用人、薪酬、福利方面,企業(yè)若存在問題,職工提出意見后,會受到不公正對待,那為保住最起碼的飯碗,職工會選擇沉默。
最極端的例子發(fā)生在5月22日,浙江臺州金雨星公司老板的丈母娘去世,老板要求全體員工為他丈母娘送葬。說是要求,其實是強制。誰要是敢不去,就算曠工,罰款200元。員工敢怒不敢言。若無自媒體在網上曬出送葬照片,那在這個老板和不知情的人看來,企業(yè)也蠻和諧的嘛!
今年5月中旬,陪侄女和她未婚夫去沈陽一家影樓拍婚紗照。那邊,兩個孩子被揪過來揪過去,受盡“虐待”,這邊,我跟工作人員閑聊。一女員工的情緒明顯不佳,跟誰說話都兩個字兩個字地往外蹦。我小心地問:“男朋友惹你生氣了?”她一瞪眼,“有男朋友就好了!”接著瞅瞅四周,壓低聲音,“都是讓老板氣的,動不動就搞啥活動,一干就干到晚上九十點鐘。前兩天就是,我對象他姥過生日,我都沒去上。他要跟我吹?!?/p>
忽然,“老板來了。”她臉上立馬堆起笑,對我說,“我還能幫你什么忙嗎?”老板年齡不大,也就30歲出頭??瓷先ニd致不錯,來到這個女員工跟前,“就該這樣,你看你這一笑哈,多萌多好看,誰看了都喜歡。”女員工笑得更萌了,“謝老板夸獎!”一瞬間,我都搞不清身在何處了。
想休假就丟飯碗
前段時間,帶薪休年假的話題又熱起來。
其實,自2008年《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實施以來,尤其是國務院發(fā)布《國民旅游休閑綱要(2013—2020年)》,提出保障國民旅游休閑時間,將在今后7年內推動帶薪休假制度的落實,這個話題就從未冷過。
但是,除了機關和一些事業(yè)單位,很多企業(yè)從未落實帶薪休假,或者是巧立名目,虛假落實。對此,這些企業(yè)的職工多是敢怒不敢言。
有媒體曾報道,在某開發(fā)區(qū)一合資企業(yè)工作的梁先生,僅僅為了追回10天的年假工資補償,就丟掉了飯碗。這種事例在各地都發(fā)生過,其給職工的暗示或警告非常明顯:再有這樣的要求,你就是那姓梁的。是飯碗重要,還是休年假重要,相信每個職工都會理性選擇,盡管無奈。
調查時,在正式場合即單位,只要聊起帶薪休假,大家都沉默不語,要么低頭,要么你瞅我我看你。在非正式場合,即單位之外,雖然有職工敢接這個話頭,但也有言在先,“不要錄音;別露單位和我的名兒。”
很多單位不準休、不讓休年假,還有自己不敢休的。在某知名金融公司上班的李女士說,她年收入10多萬元。公司競爭非常激烈,年底會根據(jù)個人業(yè)績排名,最后一名極有可能降級甚至待崗,休年假會耽誤業(yè)績。
像李女士這樣的員工,對年假自然就不提不議,保持沉默。
據(jù)全總調查結果顯示,2011年,城鎮(zhèn)職工中的47.8%按規(guī)定享受了帶薪休假;8.2%享受了帶薪休假,但未達到規(guī)定天數(shù);44.1%沒有享受帶薪休假。另據(jù)了解,這幾年,后兩種尤其是后一種狀況并未明顯改善。
在那么多企業(yè),管理方無視帶薪休假制度;職工一方呢,出于各種現(xiàn)實原因,不敢提,不敢議。生產還在進行,薪酬照常發(fā)放,看上去秩序井然,也很安靜,但這是有缺陷的秩序,安靜是表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