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行
“瓜田李下”不是瓜圃田園
從網(wǎng)上看到這樣兩句話:“全沒有股市風云變化莫測、全神貫注、嚴陣以待的氣勢,倒有幾分閑庭散步、瓜田李下話桑麻的味道。”“君主住在那里,臣民們在瓜田李下過著安康的生活?!边@是兩個錯用成語“瓜田李下”的例子,原因在于不懂“瓜田李下”的確切含義。
“瓜田李下”語出《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币馑际墙?jīng)過瓜田,不可彎腰提鞋,免得人家懷疑摘瓜;在李樹下通過,不可舉手整理帽子,免得人家懷疑摘李子。后來就用“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場景。晉·干寶《搜神記·賈文合》:“女曰:‘某,三河人,父見為弋陽令,昨被召來,今卻得還。遇日暮,懼獲瓜田李下之譏。望君之容,必是賢者,是以停留,依憑左右?!绷簳月暋毒┤A聞見錄》:“未經(jīng)組長允許,倘若是將一位女作者在整個主樓無人的情況下邀到辦公室交談,又倘若不但是位女作者,還是個姑娘,那豈非會引起‘瓜田李下之嫌?”
由此可見,“瓜田李下”只能用來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一種場景??墒巧厦嫠W(wǎng)上的兩句話,竟然按字面義胡亂比附,把它理解成種植瓜果桃李的田園,可以在那里逍遙自在,安居樂業(yè),純屬望文生義。
“文不加點”不是寫文章不加標點
“文不加點”是個褒義成語,最早見于南朝梁·蕭統(tǒng)《禰衡〈鸚鵡賦〉序》:“衡因為賦,筆不停綴,文不加點?!币馑际菍懳恼虏挥猛扛木鸵粴夂浅桑ü湃素Q行書寫,寫錯了的字就在右上角涂上一點,表示刪去)。形容文思敏捷,下筆成章。《初學記》卷十七引漢·張衡《文士傳》:“吳郡張純,少有令名,嘗謁鎮(zhèn)南將軍朱據(jù),據(jù)令賦一物然后坐,純應聲便成,文不加點?!碧K雪林《我的寫作習慣》:“我的文思最為遲鈍,別人下筆千言,倚馬可待,或日寫萬字,文不加點,我只有羨慕的份兒,我自己便是一二千字的小文,也要費上兩三天的工夫才寫得成?!?/p>
但實際應用中,有人常把“文不加點”誤判為貶義成語,誤認為是寫文章不加標點,與該成語的本意相矛盾。類似這樣的句子在網(wǎng)上是常??梢钥吹降模骸爸灰娝麏^筆疾書,一氣呵成,不消片刻,一篇佳作便呈現(xiàn)在大家面前。只是文不加點,難以斷句,不能不說是白璧微瑕?!薄肮湃藢懳恼露际俏牟患狱c,今天的人讀起來很吃力?!敝栽斐烧`用,原因是根本沒有弄懂何謂“加點”,這個“點”就是校點、修改的意思??梢娛褂贸烧Z千萬不可望文生義,以免貽笑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