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偉
摘要:微課在化學教學中的運用可以在課前、課中或者課后,但關鍵在于尋找微課融入課堂教學的最佳切入點以及微課本身內容和形式上的轉變。結合一堂化學課中微課運用的感受,從不同角度思考了微課在高中化學教學運用的問題和辦法。
關鍵詞:自學構建;高級思維;沖突性問題;探究式微課
文章編號:1005–6629(2015)9–0035–03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目前,“微課”已成為課堂教學改革的流行語,其來勢之猛,大有顛覆傳統(tǒng)課堂、迎來課堂教學革命之勢。但任何一種教學方式都有優(yōu)缺點,微課的缺點也在運用中逐漸顯現(xiàn)出來。
就目前的微課基本模式而言,都是先由教師錄制一段教學視頻,學生在家里或課外觀看,課堂上再進行講解、鞏固和答疑,甚至是“翻轉”,這樣的模式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挖掘學生潛能上確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把知識傳授的過程放在課外,教師把重點和難點都進行了分解,甚至對課本的分析或對例題的解題步驟都講得很具體,學生不用自己探究,只需做做練習就可以了。這種用微課替代教師課堂傳授的形式,其本質上與我們的傳統(tǒng)課堂的構架并沒有本質區(qū)別,不同的只是過去在課堂上聽教師講課,現(xiàn)在是在家里聽教師講課,只是換了個時間和地方而已。此外,微課中內容的選擇和呈現(xiàn)都是教師一手操刀完成的,其控制學生、暗示學生按照既定的教學設計的本質并未變化,這些與新課程標準要求注重學生的探究過程是相違背的。
自學構建環(huán)節(jié)是學習能力構建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是指發(fā)生在較高認知水平層次上的心智活動或認知能力,是培養(yǎng)中學生高級思維能力的重要手段。對于高中化學課前自學環(huán)節(jié),筆者不贊成先讓學生課前學習教師制作的微課,而更加推崇讓學生課前自學課本。教材是專家通過長時間思考經(jīng)反復認證后編制出來的,其內容既是教學的依據(jù),也是教學的重點,其中需要學生認真思考的內容很多,比如教材中的“思考與交流”、“科學探究”、“學與問”等部分都是啟迪學生高級思維的好素材。現(xiàn)在學生太忽視教材而重視教輔資料,追求現(xiàn)成的結果,完全是舍本逐末,若再一味地利用講解式微課代替教材,必將嚴重影響學生高級思維的發(fā)展。筆者從一節(jié)高二選修4“影響化學平衡的因素”課例中得到一些啟發(fā),微課的使用關鍵在于尋找微課融入課堂教學的最佳切入點以及微課本身內容和形式上的轉變。
微課在化學教學中的運用可以在課前、課中或者課后選擇好的時機引入,下圖是筆者經(jīng)常使用的微課輔助教學示意圖:
1 最佳切入點的選擇
本節(jié)課筆者在課中引入了實驗微課,給了一個能讓學生信服的探究結果。化學是一門實驗學科,教師和學生可以通過實驗和觀察,發(fā)現(xiàn)特殊現(xiàn)象,提出新的問題。因此從內容的選擇上講,從實驗入手是微課應用于化學教學的最佳切入點,也是微課輔助化學學習最有作為的一方面。
2 微課是不能替代課堂教學的
只要我們稍加留意,每節(jié)課上我們都能發(fā)現(xiàn)一些有價值的“沖突性”問題,有的問題我們可以趁熱打鐵,使其碰撞出更多的思維火花,而有的問題可以安排在課外去解決,延續(xù)學習活動,此時微課就可以發(fā)揮作用了。及時的微課可以借助課堂上學生已經(jīng)產生的思維趨向力,讓學生在情緒上再次產生積極響應,帶著更大的動力向前突進,使思維能在更短的時間內借著問題的解決得到快速的發(fā)展。因此,我們可以將一些有價值又不便在課堂里展開的問題用微課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讓學生在課外自主探索。
3 探究式微課的使用
在課堂上學生由于思考時間不足,往往難以深入思考,而高級思維的訓練必須有充足的時間作保障。對于較復雜的問題,利用探究式的微課輔助學生課外自學探究,同樣可以達到提高學生的自學構建能力的目的。
本節(jié)課中,微課沒有在課前引入,而是在課中和課后分散引入,達到了啟發(fā)學生高級思維的目的。對于高中生來說,微課的引入不在乎形式,而是要尋求最佳的切入點;微課的內容必須是精彩的、能激發(fā)思維火花的;微課中講述的知識點,是供學生自主探究時,必須要教師講述才能理解的內容,是學習的重點、難點和易錯點。
參考文獻:
[1]楊茵.“微課”在化學教學中運用幾問[J].化學教學,2014,(12):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