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春梅
【內容摘要】閱讀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部分,不僅是要掌握的基本能力,也是提升文學素養(yǎng)的途徑。引入個性化教學,不僅能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激發(fā)其潛力,引導其對文本的觀察、體悟、分析、探究,還能提升其對問題的思考能力,有效地解決問題,優(yōu)化閱讀。
【關鍵詞】高中語文 個性化閱讀 教學探究
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以訓練和講說為主,這種先入為主的肢解式教學,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導致學生閱讀興趣下降,面對文本時,很難發(fā)揮想象力,激活思維,展開個性解讀。
一、以生為本,尊重學生第一閱讀
個性化的閱讀旨在學生聯(lián)系自身生活經驗,調動情感思維,以自我為中心,生發(fā)出獨特的情感體會,而不是在我們理解的基礎上,想方設法引導學生貼近我們的思維,“被迫”與我們產生共鳴。
在閱讀教學時,要給學生提供獨立思考、自主分析的空間,培養(yǎng)其對文章的理解探究能力,將閱讀看作是一種享受、一種體會,而不是老師布置的作業(yè)。我們在備課時,可以有自己的理解,這種理解站在成熟、理性的角度,可能在主旨分析上比較到位,但并不是唯一正確的,所以在教學時切勿先入為主,以灌輸的方式引導學生理解,要鼓勵學生自己體會,細細閱讀,慢慢深入文本,尊重他們的第一閱讀。在學生初步閱讀文本時,可以在基礎知識方面作一些指導,幫助其順暢地理解。
比如,在教學《燭之武退秦師》一課時,我就先帶領學生將字詞句段梳理一下,在對文本意思理解上沒有問題后,就讓學生進行第一階段的探究,讓其在第一閱讀的體會上評價一下文中主要人物,談談自己是如何看燭之武、鄭伯,從文本情節(jié)上說說其性格特點。學生的回答只要是圍繞文本的主題,沒有偏離,都是可以接受的,我們要給予肯定。這樣,以學生為主體,學著放手讓其自主閱讀,給其思考的權利,學生就會給你驚喜,他們會發(fā)揮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去解讀文本,讓你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二、加以引導,幫助學生理解感悟
個性化閱讀的第一階段是鼓勵學生接觸陌生的文本,建立對文本探究的興趣,生發(fā)一些獨特的感悟。第二階段就要深入文本,進行一些實質性的探究,這個過程少不了引導,我們要借助自身的情感體悟給學生一些啟發(fā),讓其有一個正確的思考方向。
閱讀教學中的引導要注意尺度,不是想方設法讓學生被動接受,也不是借講說讓學生機械吸收,是圍繞文本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究的興趣,幫助其借助文字與作者溝通,體味文章的謀篇布局和作者的表達意圖,以此深化對文本的理解感悟,達到閱讀學習的目標。
三、循序漸進,鼓勵學生個性解讀
閱讀教學中,學生是主體,我們要讓其明白自己的位置,引導其為能力發(fā)展做一些準備。想要實現(xiàn)個性化閱讀的目標,僅有我們的指導是遠遠不夠的,學生要有閱讀意識、知識儲備和靈動的思維,這些都是閱讀準備。
閱讀能力不是短時間就能培養(yǎng)提高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要養(yǎng)成課外閱讀、豐富知識的習慣,廣泛地閱讀,為個性化閱讀打下堅實的基礎。關于書籍的種類,可以讓學生按照興趣愛好進行自由選擇,同學間交換閱讀,在相互的激勵下,共同進步。有了這樣的閱讀準備,在課堂上就能有效激發(fā)學生思維,使其積極活躍,實現(xiàn)個性解讀。
在學習《故鄉(xiāng)》一課時,鑒于這是一篇經典美文,學生的個性解讀很有價值,我就尋找突破口,著重引導,在文章中,中年閏土再次見到“我”的時候,一聲震動“我”、讓“我”揪心的“老爺”一部分時,我就讓學生聯(lián)想回答:“假如你在多年之后,遇到兒時的玩伴,那是彼此相認但某方面懸殊很大,你們會有怎么樣的感受?是否會感情如初?”學生針對這個問題就會想象思考,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進行個性解讀。有的覺得現(xiàn)實會讓感情變淡,有的覺得彼此會很尷尬,因為人生已經不在一個高度,還有的認為相見不如懷念,回憶是美好的,現(xiàn)實會讓人沮喪。在文章末尾,有關于“路”的句子,意義豐富,我就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身,探究其中內涵。學生就想到了“路在腳下”、“自己的路是自己走出來的”等感悟,充分地認識自我,釋放個性,在實現(xiàn)個性解讀的同時挖掘文本價值,內化為學習感悟。
四、舉一反三,拓展學生的語言表達
閱讀的實質是圍繞文字的輸入輸出,不斷地理解轉換,解讀分析,充分體現(xiàn)語言的神奇之處。對于閱讀的學習,我們不能停留于專項的訓練,這是不夠全面的,要進行拓展延伸,在形式上豐富學生的個性化學習,讓其在開闊視野的同時,深化對語言文字的理解。
閱讀的拓展延伸,是提供學生更多的機會,讓其進行語言表達,不僅是對文章的閱讀分析,還可以改編文章,表演情景劇、分角色朗讀、教材的銜接寫作、文本觀點辯論等,讓學生在各種語言活動中探究學習、合作交流,體會到閱讀的樂趣,盡情展現(xiàn)自己,提升綜合素質。比如,在學習《滕王閣序》(并詩)時,就文章對滕王閣周邊形勢和景色的描繪以及作者對“無路請纓”的感慨,鼓勵學生發(fā)揮想象,借助銜接寫作的方式寫出自己的感受,融入對文本的思考。在講《愚公移山》一課時,就引導學生圍繞“愚公移山利弊”展開辯論,探討這一“移山”事件的意義。學生在這樣的學習中,不僅能延伸閱讀,優(yōu)化理解,還能在各種各樣的活動中展現(xiàn)自我,釋放個性。
總之,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實行個性化閱讀教學,能讓其在愉悅的學習氛圍中自主、自然、自信地閱讀,在收獲閱讀感悟的同時,形成閱讀方法,不斷深化思維,為以后的學習發(fā)展奠定基礎。
(作者單位:江蘇省邗江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