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軍 商國威 王建偉
(內(nèi)蒙古蒙東能源有限公司鄂溫克電廠,內(nèi)蒙古呼倫貝爾 021000)
600MW超臨界墻式切圓燃燒鍋爐主再熱汽溫調(diào)整分析
王傳軍 商國威 王建偉
(內(nèi)蒙古蒙東能源有限公司鄂溫克電廠,內(nèi)蒙古呼倫貝爾 021000)
某發(fā)電廠兩臺600MW超臨界墻式切圓燃燒鍋爐在168試運期間,主再熱汽溫一直未能達到設計值。本文主要是通過運行參數(shù)的分析及停爐后進入爐膛檢查受熱面結焦、沖刷情況等因素分析,以調(diào)整各層磨煤機出力、氧量、二次風、過熱度、切圓半徑等最終達到預期效果,鍋爐主、再熱汽溫均能夠達到設計值,以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
600MW超臨界鍋爐 墻式切圓燃燒 主再熱汽溫
某發(fā)電廠600MW超臨界鍋爐型號HG1950/25.4—HM15型,單爐膛、一次中間再熱、墻式切圓燃燒、平衡通風、緊身封閉、干排渣、全鋼構架、全懸吊結構П型布置、帶啟動循環(huán)泵的變壓運行直流鍋爐。
鍋爐呈“П”型布置方式,爐膛上部布置有分隔屏,水平煙道中布置有末級過熱器、末級再熱器;尾部為雙煙道,前煙道布置有低溫再熱器,后煙道布置有低溫過熱器和省煤器,水平低溫過熱器和水平低溫再熱器采用中間隔墻入口集箱至中間隔墻出口集箱間的過熱器管作為吊掛結構;后煙道下部布置有兩臺三分倉再生式回轉空氣預熱器。
鍋爐燃燒器采用墻式切圓燃燒方式,形成大直徑切圓,以獲得沿爐膛水平斷面較為均勻的空氣動力場。燃燒器分三層,二次風偏離一次風5°進入爐膛,形成風包粉的布置方式,有效減少爐膛的結焦。燃燒器的上方為四層分離型燃燼風室(SOFA)噴嘴,它具有補充燃料后期燃燒所需要的空氣,同時實現(xiàn)分級燃燒以抑制NOX的生成。
#1、2機組負荷大于300MW的各種工況下,主、再熱蒸汽溫度均不能達到額定值(主汽溫度571℃、再熱汽溫度569℃)。主、再熱汽溫低容易造成汽輪機末級葉片受到水沖蝕,嚴重時影響末級葉片強度,甚至斷裂,嚴重影響了汽輪機的安全運行。
3.1磨煤機投運方式,盡量投運上層磨以提高火焰中心
由入爐煤熱值在3200kcal/kg,界于設計煤種和校核煤種之間,滿負荷煤量約在370~380t/h,磨煤機出力又達不到設計出力80t/ h,滿負荷情況下必須6臺磨煤機運行。
通過一個月的運行,機組負荷在360~450MW,磨煤機運行方式一直為上5層磨運行,主汽溫勉強維持在550℃,但在上層制粉系統(tǒng)停運檢修時,主汽溫便下降到510℃以下。
3.2根據(jù)煤粉細度設計值(R90為35%)調(diào)整各臺磨煤機的折向擋板
褐煤揮發(fā)分高,著火比較容易,運行中對鍋爐的煤、灰、渣取樣分析,根據(jù)灰、渣的含碳量分析結果,可適當將煤粉細度調(diào)粗。2011年8月份,C、D、E磨煤機煤粉取樣化驗結果分別為: 43.8%、62.72%、65.2%;鍋爐飛灰可燃物0.68%,燃燒良好。
3.3適當提高鍋爐運行氧量
以機組負荷550MW負荷為試驗工況,氧量5.0%,主、再熱汽溫540℃左右;通過變氧量調(diào)整試驗,氧量保持在設計值3.5%,主、再熱汽溫仍在540℃,說明適當提高氧量并不能提高汽溫或者提高不明顯。這是由于提高風量,一方面使末級過熱器處的對流換熱吸熱量是增加的,但同時使爐膛溫度降低,分隔屏過熱器處的輻射換熱吸熱量減小的,兩方面的因素使汽溫的上升并不明顯。
3.4提高過熱度有利于提高主汽溫度,在垂直水冷壁管壁溫度不超過440℃情況下,盡量提高過熱度
3.5調(diào)節(jié)二次風配風方式及燃燼風開度
實施情況:二次風配風方式采用均等配風或?qū)毸团滹L,燃燒效果較好,但必須保持與負荷相應的大風箱壓力。
經(jīng)過燃燒調(diào)整試驗,燃燼風對汽溫影響不明顯,原因是:與煙煤相比,同樣的揮發(fā)分,但是由于褐煤水分高達30%多,在煤中水分析出后,煤粉顆粒中留下的空隙更大,與空氣接觸面積更大,燃燒更加迅速、完全,這就是煤粉細度高達60%,但是飛灰可燃物含量仍較低(0.3~0.7%)。
3.6燃燒器噴口改為向爐膛中心偏轉20°
2011年5月,#1爐空氣動力場試驗結果表明AB層強風環(huán)直徑為15.5m,較設計值10.9m明顯偏大。鍋爐正常運行中,一次風攜帶著煤粉進入爐膛后著火、燃燒、煙氣膨脹,沿著爐膛高度方向,旋轉火焰的實際切圓直徑將不斷增大,必定大于冷態(tài)時的測量值。#1鍋爐停運期間檢查發(fā)現(xiàn)水冷壁有沖刷現(xiàn)象,因此判斷為火焰切圓半徑過大,水冷壁輻射換熱外還有存在一定的熱傳導,水冷壁熱負荷偏大,過熱器、再熱器對流換熱減小,主再熱汽溫一直低于設計值。通過在燃燒器噴口加裝導流板將A、D、E、F層燃燒器噴口改為向爐膛中心偏轉20°,#1爐空氣動力場試驗結果表明AB層強風環(huán)直徑為14m,EF層強風環(huán)直徑10m,比改造前減小。改造后,鍋爐切圓燃燒半徑變小,火焰沖刷水冷壁的現(xiàn)象消失,水冷壁換熱方式完全改為輻射換熱,過熱器、再熱器換熱量增多;同時,由于只是燃燒器噴口角度改變,二次風噴口角度并未改變,風粉混合延時,火焰中心上移,過熱器、再熱器換熱量又增多,因此主、再熱汽溫均能夠達到設計值。
通過本次燃燒調(diào)整試驗可知,各層磨煤機出力、二次風配風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主再熱汽溫,但影響最大的是切圓半徑的大小。墻式切圓燃燒的鍋爐與四角切圓燃燒的鍋爐一樣,在鍋爐設計時假象切圓半徑不能過大,如果運行中發(fā)現(xiàn)切圓半徑過大,則可以在噴燃口加裝導流板來減小切圓半徑。
[1]安巍,朱彤,高乃平.改善切圓燃燒鍋爐煙溫偏差措施的數(shù)值模擬分析[J].人力發(fā)電,2012,(05):31-35.
[2]劉敦禹,秦明,孫巧群,等.600MW超超臨界墻式切圓鍋爐燃燒過程數(shù)值模擬[J].熱能動力工程,2011,(01):89-93.
[3]岳峻峰,梁紹華,寧新宇,等.600MW超超臨界鍋爐墻式切圓燃燒系統(tǒng)的特點及性能分析[J].動力工程學報,2011,(08):598-604.
王傳軍(1983—),男,山東肥城人,本科,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鍋爐燃燒調(diào)整及脫硝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