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仕靜
編 者 按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溫州市鹿城區(qū)近年來進行了“初中學段‘促進有效學習教學變革”的實踐探索,致力于以“六備”(備學習起點和目標、備教學思路和板書、備重難點、備興趣點、備作業(yè)和備反思)教學設計為基本備課形式、以學情分析為基礎、以學習目標為導向、以學習任務為載體、以學習共同體建設為關鍵、以學習評價為保障,構建“學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以下幾篇論文是這一探索的過程和成果在不同學科教學中的體現(xiàn)。
眾所周知,備課是上課的前提,備課的方向決定著上課的方向,備課的質量決定著上課的質量。因此,有效備課是課堂變革有效實施的前提和基礎,是決定課堂變革成敗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經(jīng)過調研,我們發(fā)現(xiàn),溫州市鹿城區(qū)初中科學學科的教師在備課上存在為教師“好教”而備、照搬他人教學、缺乏活動設計意識和方法等問題。這反映在課堂上就是:教師“教”得多,學生“學”得少;教學面面俱到多,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少;學生缺乏學習興趣的多,學習動力足的少。
基于以上認識,我們開展了以“備課改進”為載體的初中科學課堂變革實踐探索。
一、“備課改進”的內容
(一)優(yōu)化原有的備課模板,改進教師的備課方式
由于原有的備課模板繁雜、零碎,且沒有突出教學的核心要素,不能體現(xiàn)“學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已與當前課改的需求不相適應,我們采用“整合”“單列”“加減”等方法,將原有模板優(yōu)化為“六備”(備學習起點和目標、備教學思路和板書、備重難點、備興趣點、備作業(yè)和備反思)教學設計,如表1所示。
需要說明的是,在“六備”教學設計中,我們將“重難點”“興趣點”單列出來,旨在突出教學的“核心目標”,以引導教師圍繞“核心目標”分析學情、確定學習起點,并從學生學的角度設計學習過程和進行教學反思。
(二)明晰初中科學教師備課的底線要求,突出“核心學習活動”設計
在“六備”教學設計中,我們明晰了初中科學教師備課的要素及相應的基本要求:
【起點和目標】①分析學生已有的知識與技能。②分析學生原有的生活經(jīng)驗。③結合學生認知水平、認知規(guī)律及心理特點確定合適的教學起點。④依據(jù)教學起點和教學要求,確定合適的教學目標(包括重難點)。
【思路和板書】①精心設計板書,板書應簡潔有效,突出教學的重難點。②教學思路應簡約表述教學環(huán)節(jié),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力求包含“情境、問題、活動”三要素。
【重難點】①詳細設計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的學習過程,突出關鍵問題和關鍵活動設計,讓學生好學(容易學),體現(xiàn)“學為中心”。
【興趣點】①每節(jié)課應考慮從情境內容、活動形式、教學方法、教學語言、教學評價以及作業(yè)等方面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至少要有1處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點,以確保讓學生好學(喜歡學)。
【作業(yè)】①備當堂檢測學生在“重難點目標上”的學習效果,檢測作業(yè)控制在3~4題。②備課外作業(yè),主要備下節(jié)課的前置作業(yè)3~4題。
【反思】①記錄課堂上學生學的情況,如學習興趣以及課堂生成等。②記錄學生的作業(yè)或考試中的典型錯例,并適當進行分析。③基于學生課堂上的學和作業(yè)等反饋,酌情或延后進行教學反思。
需要強調指出的是,這一“備課改進”尤其提倡教師圍繞學生學習的重難點目標,聚焦核心學習任務中的關鍵問題和活動設計,促進學生主動、有意義地學習。
(三)融入課堂教學的“核心理念”——“學為中心”
“六備”教學設計以“學為中心”為核心理念。如圖1所示,“六備”中“備起點和目標”“備板書和思路”“備重點和難點”是立足于讓學生“好(hǎo)學”(容易學);“備興趣點”則立足于讓學生“好(hào)學”(喜歡學);備作業(yè)(前置性作業(yè)、當堂檢查作業(yè)等)和“備反思”(從學生學的情況開始反思),則立足讓學生“學好(hǎo)”。 而“好(hǎo)學”“好(hào)學”“學好(hǎo)”則充分體現(xiàn)和詮釋了“學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理念。
二、探索過程及實施策略
按照“試點先行、分步實施、重點突破、整體推進”的工作思路,我們確定溫州市鹿城實驗中學和溫州市雙嶼中學為首批初中教師“備課改進”基地學校,進行先行先試。以下是“備課改進”的具體做法和措施:
(一)整合區(qū)校研訓機制,促使教師“能改”“會改”
一是成立“學科指導小組”,研究和指導初中科學“備課改進”,具體措施為:(1)發(fā)揮學科指導小組的研究力,不斷完善“備課改進”的方案及各要素;(2)發(fā)揮學科指導小組的影響力,引領和指導學校教師開展“備課改進”。
二是圍繞“備課改進”,開展初中科學專題研訓活動,具體措施為:(1)開展“六備”教學設計專題備課會和專題培訓會;(2)開展“六備”教學設計評比活動;(3)開展“六備”教學設計經(jīng)驗交流和團隊賽課活動;(4)開展“學為中心”的常態(tài)優(yōu)質課堂評比。
三是圍繞“備課改進”,建構“456”初中科學研訓機制。為破解教師因研訓導致工學矛盾的難題,促使學校的集體備課常態(tài)化、實效化,營造互學互研、互研互比的氛圍,經(jīng)過調研論證,我們提出了初中科學“456”研訓機制,如表2所示。
表2
同時,我們明確了初中科學教師備課組活動的基本流程和備課組團隊展課活動的基本流程。
備課組活動的基本流程如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