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澤明
散文二章
◎陸澤明
休息日陪媽媽去市場采購,無意中看到了新鮮的草莓,顆顆飽滿肥碩,大得有些出人意料,紅得可人,仿似新被采摘下的晚霞,卻又使人不敢多看,怕雙眼也隨著那樣的熱情燃起。
而我終究還是沒抵御住這美美的誘惑,買了滿滿一袋,將之送入了家中的水池。沖洗,裝盤,急切地想體味這欲滴的甘甜。然而不想一口下去,卻味同嚼蠟,定神一看,這草莓卻是空心的,不禁為期望的落空而神傷。
是了,心都空了,又何來的香甜呢?
想必這草莓必是一些圖利果農(nóng)的杰作。外表的無與倫比,掩藏的卻是內(nèi)在的空乏無味。誰知在它們還沒成熟結(jié)果前,果農(nóng)們使用了多少促生長的藥物,好讓它們成長得快一些,更快一些!這樣的拔苗助長,確是騙過了我這樣不入流的消費者的眼睛,而在知曉了這樣的手段,還會有誰去做他的回頭客呢?這樣的生意將來又如何繼續(xù)經(jīng)營呢?
如今看著小我些許的稚嫩孩童們,卻突然發(fā)現(xiàn),育草莓如此,育人亦是如此?。?/p>
小小的肩膀,背上了與之不成比例的書包,還有琴棋書畫、詩詞歌賦……這樣的重?fù)?dān),誰看了都心有余悸。孩子們眼鏡越戴越早,度數(shù)越來越大,就這樣架在不相稱的幼小的臉盤上。小小的年齡承受著多么巨大的壓力,承載著父母多么沉重的期望。
期望越是沉重,壓力便也隨之沉重起來。本應(yīng)作為陶冶情操的歌舞書畫,卻沉沉壓抑了孩子們心中的自由與奔放。于是不應(yīng)居于其中的重負(fù)便壓住了他們的靈魂,還有那飛翔于藍(lán)天的渴望。也許終有一天,他們會成長得如朗朗般優(yōu)秀,但誰能保證他們的心仍健全如初,沒有發(fā)生畸變呢?
心空了,外表的華美也終淪為塵埃??此菩蹓训墓艠?,明眼人卻早知它陽壽將盡,樹皮的堅持,樹葉的盛茂,均藏不住其中心已空的事實。用不了多久,皮會一點點脫落,葉會一片片凋零。大廈將傾,任是如何也阻止不了。
每個家長也許都做著一個“朗朗夢”,但一定沒有人希望自己的孩子因求猛進(jìn)而空了心靈。時代在發(fā)展,育人的觀念在慢慢轉(zhuǎn)變,而萬物的根源,那不應(yīng)為我們所失的本心,卻是永遠(yuǎn)也不能舍棄的。
只有心不再空乏,草莓才會香甜。
一直以來,喜歡書香,更希望有一個屬于自己的書房,書房不必很大,有窗,能看見藍(lán)天;有門,可以隔斷時空無盡遐想;有一幅畫,可以讓我看得見色彩;重要的是,要有林林總總的書,讓我穿越古今,在文人墨客的筆端暢游,能讓我遠(yuǎn)離喧囂,靜靜地醉心于書的世界。書,仿佛成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牽動著某一根神經(jīng),讓我沉醉。
喜歡書,源于小時候,外婆常常拿著古今中外各式各樣的故事書給我讀,我深深地陶醉在那些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里。后來慢慢長大,我又癡迷于那些優(yōu)美華麗的辭賦與佳句。而今,我有了自己的書房,有了許多藏書,卻忘記了書房的窗、書房的門和書房的畫,唯一令我神往的,便是那些樸素中蘊含真意的書。
很早就讀過的唐詩宋詞,如今依然沉醉其中,只是,體味的不再是千年前厚重的青石板,古老的墻,也不是“花自飄零水自流”的“兩處閑情”,而是在不斷地運用、不斷地理解中,體味著“竹杖芒鞋輕勝馬”的灑脫,和“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豁達(dá)。
開始喜歡散文,是喜歡散文的優(yōu)美。當(dāng)讀到朱自清的《匆匆》時,我才知道,風(fēng)花雪月的美不是散文的精髓,散文的美在于美麗中有一個深刻的道理……
六千多日子已經(jīng)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還有他辛酸的《背影》,讓我更加體味出父子間的親情。于是,沉醉其中,更知珍惜時光,珍惜眼前人。
(責(zé)任編輯象話)
(作者系北京三十五中學(xué)學(xué)生)
讀三國,讀紅樓,讀魯迅的書,也讀《紅與黑》……我在書中不斷地汲取營養(yǎng),不斷地豐富內(nèi)心,相信書將回報我難能可貴的博識、內(nèi)涵與修養(yǎng)。
書就是這樣,不管是誰,越貪婪無度地汲取,它越是無私地奉獻(xiàn),滋養(yǎng)心靈,豐富內(nèi)心。我將依然沉醉其中,書房中的那幅畫是靜止的,相信我將在書中尋找到更絢麗更流動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