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芳
(岳陽市一人民醫(yī)院東院放射科,湖南 岳陽 414000)
多層螺旋CT在腸系膜缺血中的診斷和應用
李 芳
(岳陽市一人民醫(yī)院東院放射科,湖南 岳陽 414000)
目的 分析多層螺旋CT對于腸系膜缺血診斷的應用與價值。方法 對42例疑似腸系膜缺血的患者進行多層螺旋CT檢查,檢查內(nèi)容包括平掃、門靜脈期和動脈期掃描,利用容積成像(VR)和多平面重組(MPR)以及最大密度投影(MIP)進行門脈和動脈的成像,并分析評價多層螺旋CT(MSCT)的異常征象。結(jié)果 在42例患者中,腸系膜上形成靜脈血栓36例,腸系膜上動脈栓塞6例,CT表現(xiàn):6例腸系膜上動脈栓塞患者均可見動脈遠端閉塞,CTA顯示缺損充盈管腔內(nèi),腸腔中積氣積液,與此同時有4例腸壁增厚,腸壁水腫增厚1例。結(jié)論 MSCT有快速且連續(xù)的掃描方式,并且后處理的功能特別強大且對早期患者能夠進行溶栓介入治療,所以MSCT不僅是檢查的手段,還能作為對治療效果評價的指標,有很重要的臨床價值。
X線計算機;腸系膜缺血;多層螺旋CT
腸系膜缺血主要由腸系膜動脈或者靜脈栓塞或者血栓引起的,是臨床診斷中的一大難題[1-2],相應的急性腸缺血在近年來發(fā)病率越來越高,以病因劃分為四型,動脈栓塞和動脈、靜脈血栓形成以及非阻塞性腸缺血[3],并且這種劃分方式至今仍用,但臨床表現(xiàn)與實驗室的檢查都缺乏特異性,所以MSCT是確診主要的方法,及早的診斷并治療對于提高患腸系膜缺血的患者成活率是非常關(guān)鍵的,以往血管造影用來診斷腸系膜缺血,近些年MSCT技術(shù)有了較快的發(fā)展,并廣泛被用于身體各部位非創(chuàng)傷性的血管病變檢查,提高了腸系膜缺血診斷的準確率,文中通過對多層螺旋CT以及后續(xù)處理技術(shù)的應用,全面的評價了腸系膜缺血的病例,對其在缺血程度的診斷以及判斷中所起到的價值進行探討,探討結(jié)果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1年5月至2013年11月來我院就診的疑似腸系膜缺血患者42例,其中男18例,女24例,年齡在37~79歲,平均年齡為62.3歲,首發(fā)癥狀均為腹部劇痛,持續(xù)疼痛11例,腹脹9例,惡心嘔吐8例,腸鳴音減弱或消失12例,腹瀉2例;有風心病史的4例,有心內(nèi)膜炎病史的1例,胰腺炎7例,腫瘤患者6例,心房顫動病史2例,肝硬化門脈高壓患者13例,下肢靜脈栓塞共4例,在順產(chǎn)后的1~2周的產(chǎn)婦4例,原因不明2例,患者白細胞和血小板計數(shù)較正常高。
1.2方法:使用Siemens Singo 16層的螺旋CT掃描機器,在掃描時,患者采取仰臥,屏氣狀態(tài)下進行掃描,自膈頂?shù)綈u骨聯(lián)合水平為掃描范圍,禁食禁水。
1.3圖像后分析并處理:將原始的數(shù)據(jù)行1.5 mm層厚、1 mm層距軸位來重建,重建的范圍與原始掃描的范圍一致[2],將圖像傳到Siemens MMWP工作站圖像后處理,應用多平面重組和容積成像以及最大密度投影后處理軟件,與橫斷面CT圖像結(jié)合并評價,包括改變長壁厚度,腸壁內(nèi)積氣以及腸壁異常的強化等現(xiàn)象,對管腔內(nèi)的情況多角度的觀察,分析腸系膜缺血和由其導致的程度不同的腸管缺血的CT成像,其中容積成像的圖像選取多個顏色做偽彩來增加立體感,另外兩個走向與腸系膜的動脈血管長軸平行。
1.4數(shù)據(jù)處理:兩組患者觀察結(jié)果錄入到SPSS17.0軟件做處數(shù)據(jù)處理,統(tǒng)計學方法使用t檢驗方法,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來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42例患者中,腸系膜上形成靜脈血栓36例,腸系膜上動脈栓塞6例,CT表現(xiàn):6例腸系膜上動脈栓塞患者均可見動脈遠端閉塞,CTA顯示缺損充盈管腔內(nèi),腸腔中積氣積液,與此同時有4例腸壁增厚,腸壁水腫增厚1例(圖1和圖2)。13例經(jīng)保守治療有所好轉(zhuǎn),15例經(jīng)手術(shù)治療有好轉(zhuǎn),13例取栓及溶栓的介入治療而好轉(zhuǎn),有1例治療無效死亡。見表1。
圖1
圖2
表1 不同治療的好轉(zhuǎn)情況(%)
急性腸缺血近年來的發(fā)病率越來越高,大約占住院患者中的0.1%,病程兇險且易造成死亡,患者病情轉(zhuǎn)移或者發(fā)展都要依賴早期的診斷以及對缺血的程度判別,所以及早診斷疾病治療是減少死亡可能的關(guān)鍵,CT技術(shù)的快速發(fā)展明顯提高了急性腸缺血診斷的水平。
MSCT對于急性腸系膜缺血的鑒別與診斷有較高的敏感特異性,探測器有獨特的排列方式,空間分辨率較高且掃描迅速,重建方法比較多,CT重建的技術(shù)包括MIP-thin、MRP和VRT三種[3-5],腸系膜缺血指的是靜脈閉塞和腸系膜動以及動脈血流量驟減而引起的腸壞死,以病因劃分為四型,動脈栓塞和動脈、靜脈血栓形成以及非阻塞性腸缺血,并且這種劃分方式至今仍用,但臨床表現(xiàn)與實驗室的檢查都缺乏特異性,所以MSCT是確診主要的方法,在多媒體CT進行掃描時,可以清楚的分辨病變的腸壁三層結(jié)構(gòu),在增強時,肌層和黏膜層以及漿膜層能夠強化,中間的水腫黏膜下層呈低密度無強化[6];CT常見的腸系膜缺血表現(xiàn)有腸壁厚度和密度異常,強化異常,腹腔積液和腸壁積氣,腸系膜水腫以及腸系膜血管中血栓或者栓子形成,不同的病因,CT表現(xiàn)也不同;腸管擴張程度決定腸壁厚度,一般情況下3~5 mm,文中小腸壁厚超過3 mm、結(jié)腸壁的厚度超過5 mm則為異常。腸壁水腫或者出血會一起腸壁增厚,由靜脈閉塞的回流障礙所引起的腸壁增厚比較動脈閉塞患者更明顯,且伴隨腸腔擴張與積液;文中患者有此征兆者為57%,在腸系膜動脈梗死時,對肌肉神經(jīng)有損壞但腸壁卻擴張呈“薄壁樣”要注意,本組有2例患者就是這種表現(xiàn)。
MSCT有快速且連續(xù)的掃描方式,并且后處理的功能特別強大,可以相對準確的對腸缺血嚴重的程度進行評估,對早期患者能夠進行溶栓介入治療,所以MSCT不僅是檢查的手段,還可以作為對治療效果評價的指標,有很重要的臨床價值。
[1]任小軍,章士正,董旦君,等.小腸缺血性腸病的多層螺旋CT診斷[J].中國醫(yī)學計算機成像雜志,2007,13(3):184-188.
[2]陳明,李選.多層螺旋CT在急性缺血性腸病診斷中的價值[J].首都醫(yī)科大學學報,2007,28(6):743-747.
[3]陳明,李選,謝敬霞,等.急性腸缺血的多層螺旋CT評價[J].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學報,2006,28(1):80-83.
[4]公佩友.多層螺旋CT在小腸疾病診斷中的應用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3.
[5]黃可祥,蘭慶茂,呂亞萍,等.多層螺旋CT對急性腸系膜血管缺血的診斷價值[J].海南醫(yī)學,2012,13(2):79-81.
[6]楊天富.多層螺旋CT血管成像在腸系膜上動脈栓塞診斷中的臨床應用[J].河北醫(yī)學,2013,7(2):1048-1050.
R445.3
B
1671-8194(2015)27-01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