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秋醒
(浙江省臨安市錦城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社區(qū)衛(wèi)生科,浙江 臨安 311300)
對婦產科患者術后疼痛行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
董秋醒
(浙江省臨安市錦城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社區(qū)衛(wèi)生科,浙江 臨安 311300)
目的 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在婦產科術后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將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住的婦產科手術患者174例,隨機分為綜合護理組和對照組,每組87例。觀察并比較兩組的疼痛情況和術后并發(fā)癥的狀況。結果 綜合護理組患者的Ⅰ級疼痛的比例顯著高于對照組,而Ⅲ級所占比例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間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綜合護理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更短,滿意度也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間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婦產科術后疼痛患者給予綜合護理干預措施,能夠顯著降低患者疼痛程度,縮短住院時間,提高患者滿意度。
婦產科;疼痛;綜合護理
婦產科手術是治療婦科疾病的一種重要方法,疼痛是術后患者必須面臨的問題,使身體產生的不愉快感覺。疼痛可以引起機體的應激反應,加速組織的分解代謝,影響切口愈合,引起血壓等生命體征的異常,導致嚴重的疼痛,進而反過來影響治療效果[1]。因此,減輕術后患者的疼痛程度一直是術后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相關研究顯示,患者術后進行積極的綜合護理干預,可減輕術后患者的疼痛程度[2]。為降低術后患者的疼痛程度,我們對手術患者給予采取積極的綜合護理措施,取得了滿意的療效。
1.1一般資料:選擇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住的婦產科手術患者174例為研究對象,年齡22~80歲,平均(47.64±6.05)歲。其中子宮切除術62例,剖宮產術57例,陰道手術32例,盆腔清掃術23例。按照入院順序隨機分為綜合護理組和對照組,每組87例,觀察組給予綜合護理對策,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的護理干預。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統(tǒng)計學無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①術前健康宣教:健康宣教能夠增強患者對疼痛的認識。根據患者的疼痛評估結果給予個性化的健康宣教,讓患者對術后疼痛程度及疼痛時間具有正確的預期,并教會患者相關的知識和控制疼痛的方法,以提高患者的痛閾。②良好的溝通技巧:良好的溝通能夠縮短護患距離,更容易使患者領會護士的意圖,增強其治療和護理配合度。因此,在術后患者護理中,護理人員采取誘導式發(fā)問的方式鼓勵患者將內心的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進行充分的發(fā)泄,避免疼痛加重情況出現,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況,使患者保持積極心態(tài)配合治療[3]。③緩解疼痛方法:患者術后疼痛除了應用止痛藥治療外,還應保持正確的臥位,盡量減輕切口的張力,從而減輕傷口的疼痛,避免切口開裂。此外,聽輕緩音樂、緩慢呼吸法等有助于機體放松,減輕疼痛。
1.3觀察指標:分別對比兩組的疼痛狀況、住院時間和患者滿意度。疼痛評估采用0~10級線性視覺模擬評分法(VAS),在標尺上標有從0~10的數字,數字越大,表示疼痛強度越嚴重?;颊邼M意度采用自行設計量表,得分0~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滿意度越好。
1.4統(tǒng)計學分析:數據的統(tǒng)計分析采用SPSS16.0軟件。疼痛程度的比較采用秩和檢驗,住院時間和患者滿意度的比較采用t檢驗。P<0.05表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疼痛狀況的比較:由表1可知,綜合護理組患者的Ⅰ級疼痛的比例顯著高于對照組,而Ⅲ級所占比例顯著低于對照組,秩和檢驗顯示,兩組間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VAS評分的比較[n(%)]
2.2兩組住院時間和患者滿意度:由表2可知,綜合護理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更短,滿意度也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間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即綜合護理干預能夠顯著縮短住院時間,提高患者滿意度。
表2 兩組住院時間和患者滿意度
婦科手術是治療很多疾病的重要手段,手術不可避免的會給患者造成切口疼痛。由于患者均為女性,對疼痛的耐受更差,術后疼痛是人體對手術刺激后的一種反應,劇烈疼痛不可避免可誘發(fā)或加重患者緊張、恐懼等不良情緒,使其消耗大量體力[4],影響術后的恢復,延長住院時間,影響患者的術后生活質量。要促進術后恢復,必需解決術后疼痛問題。目前對于導致疼痛的機制尚不完全明確,其發(fā)生可能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對術后疼痛的正確處理是非常必要的,針對存在的問題加以分析、解決,將疼痛治療作為疼痛護理工作質量作為一項持續(xù)性工作來抓。因此,對需行婦科手術的患者不僅要求麻醉醫(yī)師具有熟練的技術操作技能,同時也對護理提出了更高要求[5]。綜合護理是以現代護理觀為指導,為患者提供最佳的人性化護理的一種護理模式,運用良好的溝通技巧,與患者進行有效的溝通,加強健康宣教、護患溝通,心理疏導,密切觀察患者的情況,增加患者護理配合度,不斷提高護理質量,為術后緩解疼痛奠定了基礎[6]。
本研究結果顯示,綜合護理組患者的Ⅰ級疼痛的比例顯著高于對照組,而Ⅲ級所占比例顯著低于對照組。綜合護理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更短,滿意度也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梢姡瑢D產科術后患者給予綜合護理措施,能夠有效減輕患者的疼痛程度,縮短住院時間。研究結果與相關研究相符[7]。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措施在婦產科患者術后疼痛的控制起著很重要的作用,積極的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減輕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滿意度,促進患者的早日康復。
[1] 彭谷華.綜合護理干預改善婦產科患者術后疼痛效果分析[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3,17(18):2349-2350.
[2] 陳火明.婦產科患者術后疼痛的相關原因分析及優(yōu)質護理對策[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3):43-44.
[3] 錢小亞.對婦產科患者術后疼痛行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6):41-42.
[4] 竇立清.婦產科患者術后疼痛的護理[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2,14(8):27-29.
[5] 徐相婷,王良俊,李偉,等.循證護理模式在改善自然分娩產婦圍生期生存質量和情緒狀態(tài)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13(13):13-15.
[6] 楊安平.婦產科患者手術后疼痛的綜合護理方法研究[J].四川醫(yī)學,2013,34(5):769-770.
[7] 陳巧玉,高奕佳.婦產科患者術后疼痛應用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黑龍江醫(yī)學,2013,37(6):457-458.
R473.71
B
1671-8194(2015)24-026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