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長見
(河南省固始縣人民醫(yī)院普外科,河南 信陽 465200)
外科手術治療乳腺增生伴癌變的臨床分析
楊長見
(河南省固始縣人民醫(yī)院普外科,河南 信陽 465200)
目的 分析外科手術治療乳腺增生伴癌變的臨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期間確診為伴有癌變性狀的乳腺增生患者76例作為研究對象,以拋硬幣的方式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患者各38例。對照組患者采用保守的化療方法治療,試驗組患者采用外科手術治療,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分析對比。結果 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總有效率為89.47%,對照組總有效率為52.63%,試驗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對患者實施為期一年的隨訪發(fā)現(xiàn),試驗組中僅有1例復發(fā),對照組中有2例患者復發(fā),兩組患者復發(fā)率情況比較差異不具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外科手術治療乳腺增生伴癌變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值得在臨床應用上推廣。
外科手術;乳腺增生;癌變;臨床療效
乳腺增生是女性中的常見病癥,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為乳房腫塊、乳房脹痛,尤其在20~50歲群體中具有很高的發(fā)病率。乳腺癌是女性中的常見惡性腫瘤,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影響[1-2]。一些臨床研究者提出,乳腺增生與乳腺癌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本文旨在分析外科手術治療乳腺增生伴癌變的臨床效果,特收集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期間確診為伴有癌變性狀的76例乳腺增生患者進行了分組試驗,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收集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期間確診為伴有癌變性狀的76例乳腺增生患者,按照拋硬幣隨機分組的方式將患者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8例,試驗組年齡24~50歲,平均年齡(38.33±10.12)歲;對照組年齡25~49歲,平均年齡(37.77± 10.23)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各項基本資料無顯著差異,具可比性(P>0.05)。
1.2方法:對照組患者采用保守的化療方法治療,試驗組患者采用外科手術治療,手術方式選擇乳腺內(nèi)部硬性增生結節(jié)選擇性切除以及對患者進行乳腺區(qū)段切除術,手術中進行病理切片冰凍。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分析對比。
1.3效果判定標準。治愈:腫瘤和增生完全消失;好轉:腫瘤縮小超過50.0%,增生基本消失;穩(wěn)定:腫瘤縮小低于50.0%;進展:腫瘤體積增加超過25.0%[3];總有效率=(治愈+好轉+穩(wěn)定)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0%。
1.4統(tǒng)計學處理:數(shù)據(jù)以SPSS18.0軟件分析,以率(%)表示計數(shù)資料,比較經(jīng)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總有效率為89.47%,對照組總有效率為52.63%,試驗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對患者實施為期一年的隨訪發(fā)現(xiàn),試驗組中僅有1例復發(fā),對照組中有2例患者復發(fā),兩組患者復發(fā)率情況比較差異不具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對比情況
臨床研究表明,乳腺增生合并癌變患者是女性中的常見病癥,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影響。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包括以下3個方面:首先是纖維腺病型的表征。一般情況下,纖維腺病型患者在發(fā)病初期的臨床特征主要是上皮組織增生,隨著病情的發(fā)展會逐漸出現(xiàn)較為明顯的纖維組織增生病狀。當患者的導管也發(fā)生了增生病變的時候則被稱為導管增殖;如果患者出現(xiàn)了多數(shù)導管內(nèi)均呈現(xiàn)上皮組織乳頭狀增生癥狀則被稱之為導管乳頭狀瘤癥;對于形成了盲管的患者則判定為盲管腺病,如果患者存在明顯的纖維化癥狀則稱之為硬化性腺病。以上的病癥在臨床診治過程中往往容易被誤診為浸潤性癌;其次是乳腺囊腫病。當患者發(fā)生乳腺囊腫病后,在診治過程中往往可見乳腺的腺泡以及乳腺末梢腺管呈現(xiàn)出的各種程度的擴張,部分患者可合并有不同大小及不同形狀的囊腫樣的病癥;最后是纖維化病癥的類型。纖維化病癥患者在診斷過程中往往會呈現(xiàn)出間質的纖維化表現(xiàn),同時合并有小葉明顯的萎縮情況甚至于小葉徹底消失不見,一些患者乳腺腺管可能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彎曲變形,可見乳腺細胞顯著的縮?。?]。臨床研究表明,纖維化病癥患者在臨床上表現(xiàn)為用手可以摸到不規(guī)則性的盤狀腫塊,在按壓的過程中,腫塊不會引起疼痛發(fā)生;通過分析其部位發(fā)現(xiàn),纖維化腫塊主要分布在外上象限的部位,其質感硬如橡皮,邊界不清晰,與周圍的組織并沒有明顯的界限,一些患者的纖維化腫塊會出現(xiàn)活動受限的情況。而該類表現(xiàn)在臨床檢查過程中容易被誤認為是癌癥,而腫塊和它周圍的皮膚及基底組織并沒有明顯的粘連表現(xiàn),因此需要對患者實施明確的病理性診斷。
作為一種常見的、非常嚴重的乳腺增生疾病-乳腺癌一直是危害女性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也是所有因腫瘤導致女性死亡的重要因素,該病的診治是全世界共同關注的問題,臨床研究表明[5-6],正確的分析病癥并對癥施治是造福女性的前提
通過本次所選的76例患者的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經(jīng)外科手術治療的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89.47%,而采用傳統(tǒng)保守治療的對照組患者總有效率為52.63%,由此提示采用手術切除的方式對患者進行治療是非常有效的。而由于不同患者的體質存在個性化差異,一些患者乳腺增生的病變雖與癌變性狀并存,但也會發(fā)生上皮組織也呈現(xiàn)出非典型的增生現(xiàn)象,特別是在中重度的非典型性增生就是乳腺癌出現(xiàn)的癌前病變患者中,但這類型患者并非浸潤癌,在實施手術治療過程中只需將其中的乳腺纖維化增生以及囊腫型乳腺區(qū)部分切除即可,這樣不僅可以達到治愈乳腺增生的目的,也能夠避免乳腺癌發(fā)生。另一方面,乳腺癌患者還可能表現(xiàn)出乳頭狀腫瘤,因此,如果患者存在乳頭溢液,則應及早進行的病理診斷,明確病情,避免發(fā)生乳腺癌,并對癌前病變實行干預。通過試驗表明[7],以上類似的患者通過外科手術治療均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少患者所受的疾病危害,并能夠維護患者的利益,避免患者受到治療的痛苦。
綜上所述,外科手術治療乳腺增生伴癌變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值得在臨床應用上推廣。
[1] 奚榮祖.手術治療乳腺增生伴癌變24例療效觀察[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1(23):14-15.
[2] 姬立東.外科手術治療乳腺增生伴癌變臨床特點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11):239-240.
[3] 石華,陳文淵,楊杰,等.外科手術治療乳腺增生伴癌變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2,19(11):175+177.
[4] 馮乃兵,劉勇.探討外科手術治療乳腺增生伴癌變的臨床特點[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3,23(7):1650.
[5] 趙艷波,李靜.外科手術治療乳腺增生伴癌變的臨床分析[J].求醫(yī)問藥(學術版),2012,10(2):599-600.
[6] 何嫻婕.手術治療乳腺增生伴癌變臨床分析[J].健康必讀(下旬刊),2013(4):80.
[7] 左莉莉.分類干預性治療乳腺增生癥的臨床分析[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3(24):203-204.
R737.9
B
1671-8194(2015)24-013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