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珍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北緦W期,根據(jù)學校工作安排,我又接手了一個新的班級——六年級二班。這已經(jīng)是我連續(xù)接手的第四個畢業(yè)班了。每年,花依然是相同的那朵花,人卻更新著不同的人。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習慣;不同的習慣,就會產(chǎn)生不同的班風。在這樣的基礎上,短時間內打造我想要的班級文化,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每當接到一個新的班級我都在深深的思索著,嘗試著,改進著。
一、靜觀其變,欲擒故縱。
每接到一個新班,在開學的一到兩周內,我除了提一些常規(guī)的要求外,不會面面俱到的要求學生這兒你該怎么做,那兒你該怎么做。這樣一方面它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另一方面也會掩蓋班里的真實現(xiàn)狀,影響老師對班級情況的判斷,形成錯誤的認識。我會做一個安靜的旁觀者,看他們盡情的暴露自己,呈現(xiàn)真實的自我,這樣我可以真實的了解每一位同學的優(yōu)缺點,了解班干部的管理能力和管理上的漏洞,了解這個班以前的班風等等,然后我再根據(jù)我所掌握的情況,揚長避短采取下一步的措施,創(chuàng)設我想要的班級文化,讓學生在新的班級文化的引領下繼續(xù)前行。
二、巧用資源優(yōu)化環(huán)境-----打造班級“硬”文化
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創(chuàng)造一個教育人的環(huán)境,教育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作為一個班集體學習和受教育的基地——教室,其環(huán)境的優(yōu)劣會對學生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作用。
(一)灑掃庭除迎接新客
教室的衛(wèi)生是班級文化建設的基礎。我一直認為,干凈的教室不是打掃出來的,而是保持出來的。每學期開學初,我都會提前精心打掃和布置教室,力爭讓他們在開學第一天就感受到干凈、溫馨的家的感覺,讓他們明白老師愿意為家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們同屬于一個大家庭。在平時的工作中,我也會以身作則,身體力行,從自身做起。我經(jīng)常提醒學生:看到垃圾主動撿,課桌排成一條線,衛(wèi)生工具擺放齊等,從而讓每個學生都樹立主人翁的責任感——“教室就是我的家”。在黑板上寫上“歡迎來到新家”和一段溫馨的話,來告知和感染學生,在第一時間內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讓他們也能把自己當成家的主人,自愿為班級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巧用資源優(yōu)化環(huán)境
優(yōu)美的班級環(huán)境對學生具有潛移默化的教育影響力和感染力,可以增強班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所以,對于班級環(huán)境文化我會組織學生群策群力,精心打造,讓有限的教室空間變成無限的教育資源。我們每個班級都有自己固定的版塊,在這些版塊里,我除了完成學校規(guī)定的內容之外,還會充分利用這些空間讓他變成學生的“光榮榜”“警示欄”等。
我還在班里設置了一個班級信箱,接收學生方方面面的來信。小小的信箱,加深了老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同學之間的誤會少了;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感情深了;被表揚的同學多了;在班級管理上出謀劃策的“軍師”多了;學生的主人翁意識也慢慢增強了。它成了一條無形的紐帶把六十多位同學的心連在了一起。
三、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打造班級“軟”文化
一個人的思想,決定一個人的行為。在班級管理中,我始終堅定“一種觀念”,努力實現(xiàn)“兩個轉變”:即堅定學生是班級的主人,班級屬于每一個學生的觀念;變班主任是班級的管理者為班主任是班級建設的引導者、協(xié)調者;變班干部管理班級為人人參與班級管理,在這樣的理念下,努力實現(xiàn)“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理想境界。
(一)及時表揚凝聚力量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被肯定、被認可、被表揚,學生同樣也有這樣的心理需求,所以在班級管理上我非常注重發(fā)揮榜樣的力量,抓住一切表揚和鼓勵學生的契機,讓他們明白一個班級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你們每個人都是班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此來增強學生的主人翁精神。
在剛剛過去的秋季運動會上,我們班取得了較大的進步且被評為“精神文明先進班集體”,還獲得了三張集體項目獎狀。我意識到教育的機會來了,我要好好抓住并充分利用好這次機會。我對所有運動員大張旗鼓的提出了表揚,肯定他們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以及對班級的貢獻,和全班同學一起分享這份喜悅,并提議讓運動員代表親自張貼他們用辛勤和汗水贏得的獎狀。四位運動員代表滿懷著驕傲、激動的心情,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端端正正的貼在教室的后墻上,他們認真的神情、動作不亞于天安門廣場上升國旗的儀仗隊。頓時,教室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在這經(jīng)久不息的掌聲里我讀出了全班同學內心的高興與激動;讀出了他們對運動員的認可和尊重;讀出了運動員對自身價值實現(xiàn)的欣喜與滿足;也讀出了他們對班集體的熱愛。這一舉動所產(chǎn)生的教育功效還用老師過多的去說教嗎?
(二)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每接一個新的班級,我都會努力滲透這樣一種思想“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每位同學都是班級的主人,每個人都有服務和被服務的權利和義務。當同學有困難時,自覺去幫助;當同學生病時,主動去照顧,這都是這一思想的體現(xiàn)。在我們班有十六位熱心地“小師傅”,自覺結盟了自己想幫扶的“小徒弟”,在學習上、習慣的養(yǎng)成上主動幫扶,共同進步。在他們的帶動下,班里更多的同學學習積極性提高了,作業(yè)認真了,課間活動有序了。班干部也能積極發(fā)揮模范帶頭作用,想老師之所想,急班級之所急,自覺主動的把班級工作做到前面。周一班會課上,班長張穎主動提醒老師該安排本周寫班級日志的同學了;間操做操時,體委劉振振自覺提醒同學動作做到位;路隊上,張鳳簫又在提醒走的不好的同學并組織、指導他們反復練習;這番情景,我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我可以做一個“懶”班主任了,因為我擁有了一群得力的“小班主任”。
(三)知錯改錯勇于擔當
對于未成年的學生來說,犯點小錯誤是常有的事。而學生犯錯后大都會強調自己的理由,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是我們很頭疼的問題。有時,犯錯也是一種很好的教育契機,好好利用,也會促進良好班風的形成。這不,我班劉航和王洋洋吵架后,他們都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當面互相道歉后,劉航晚上回家又主動給我寫了一封保證書。當他把保證書遞給我時,我真切的感受到了教育的成功?,F(xiàn)在,每當學生犯錯時或同學之間有矛盾時,都會先反思自己的不足,同學之間少了一些埋怨和爭吵,多了一些和諧和寬容,班級氛圍正朝著和諧化發(fā)展。
班級文化建設體現(xiàn)在班級工作的方方面面,既有物質方面的硬文化,又有精神方面的軟文化。我們要充分發(fā)揮教師和學生共同的智慧,在班級文化建設上大膽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使我們的班級有快樂、有收獲、有故事、有成長。現(xiàn)在,在班級文化建設和班級管理上,我少了一些抱怨和憤怒,多了幾分冷靜和思考。在今后的班級管理和班級文化建設上,我還會不斷摸索,不斷反思,不斷總結,以達到教學相長、和諧共進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