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峰
摘要: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也引進了合作學習的方法,它可以改善語文課堂教學效果,提升教學水平,使得學生成為課堂中真正的主人,充分發(fā)揮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同時合作學習可以為小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對于他們的成長也有很大的積極作用。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改變傳統教學觀念,教給學生更加有效的學習方法,創(chuàng)設合理的情境,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升,增強師生互動以及學生的交流溝通能力,將合作學習更好的與傳統集體教學結合起來,靈活安排教學課堂[1],使得學生可以更加充分的進行合作學習,從而更好的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合作學習;方法
小學語文是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礎學科,因此掌握語文知識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我國小學語文教學還存在很多教學上的錯誤觀念,很多小學教師不能將正確的學習方法教給學生,并且他們當前的教學模式與方法也遠不能滿足當前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所以作為小學語文教師,他們應該從自身的教育方法著手,切實有效的引進一些新型的教學模式,如引進合作學習的方法,真正幫助學生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以及綜合素質,同時促進小學語文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一、引進新型教學模式,改變傳統教學觀念
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改變傳統教學觀念,充分發(fā)揮合作學習這種新型教學方法在課堂中的積極作用,從傳統的注重“教師教”轉變?yōu)楝F代教學理念的強調學生主動學。新課標體系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并不是一味的講解知識,而是適當的指導學生,讓他們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思考、學習,發(fā)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同時新課標還強調師生之間的互動[2],這樣教師才能根據學生反饋的對于課堂知識的掌握程度更好的改進教學方法。只有從教學理念上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合作學習才能發(fā)揮出它更大的作用。
二、注重學習方法的傳授,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
小學生身心都處于正在發(fā)展的重要階段,他們通常沒有正確的學習方法,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學習方法的傳授,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如在《珍貴的紀念》一文的教學中,教師就是采用先教會學生學習方法,再由學生們自主進行學習。首先教師要求學生在課前預習課文,教師分別對各自然段的內容概括成核心標題寫到黑板上,然后進行第一段的詳細學習,要求學生手指字輕聲讀文章第一段內容,邊讀邊把不認識的字用括號括起來,然后看上下文猜一猜,完成這些任務后要求學生就近四人小組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合作識字,小組內解決不了的再向周圍同學或者老師請教。生字認識完成之后,要求學生小組之間合作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第一段,理解課文內容,并用跟教師板書不同的話來總結第一段的內容概要。最后讓學生接下來的段落中選一段自己進行學習,給學生提出更多的學習建議,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差異。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并且可以適時提出問題并通過合作學習解決問題,很好地培養(yǎng)了他們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合理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營造出合作學習的氛圍
小學語文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巧設一些與課堂內容相關的場景,或是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音樂動畫,可以給學生提供一種情境氛圍,很好地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使得他們在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中更加主動的學習。如在《小小的船》一文的教學過程中,《小小的船》是葉圣陶先生寫的一首美妙精巧的兒童詩,這首詩歌的韻律協調,音樂性很強。因此教師通過多媒體軟件播放事先下載好的“小小的船”動畫短片,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隨后教師問:學生們都知道哪些船呀?學生七嘴八舌的回答道,輪船、貨船、軍艦、帆船等。教師:這些船都行駛在海里,我們今天要來學習一種不一樣的船,它叫“月亮船”,它在天上。通過這樣一種方式合理引入課題。接著配樂朗讀課文,給學生提出幾個問題:1、小女孩乘著小小的船看見了什么?2、小小的船指的是什么?要求學生邊聽音樂邊思考,并分組進行討論合作學習,教師巡視,并對學生的疑問進行合理指導。教師通過多媒體營造出歡快的學習氛圍,更好的促進了學生們的合作學習。
四、加強實踐能力與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合理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實踐活動,不但更好的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同時也讓學生更好的意識到團隊合作的力量,強化了學生之間協助合作的團隊意識。小學生因為從小所處的環(huán)境不同導致性格有所差異,同時他們也沒有條件和機會去參加一些社交活動,導致其視野比較狹窄,個性方面也比較羞澀,因此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學生們的性格差異,用博愛的心去接納每一個學生,真誠的走進每個學生的心理,理解他們的需求,更好的將合作學習應用到教學過程中,使得每個學生都可以感受到合作學習的積極作用,幫助他們更好的提高自己的語文成績與學習能力,更好的推動小學語文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五、增強師生互動以及學生的交流溝通能力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針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交流討論,并將討論結果反饋給教師,讓教師更好的安排課堂的進度。教師通過學生反饋回來的信息可以清楚的知道學生的理解以及消化程度,學生之間相互討論,可以及時認識清楚同學的學習情況,進而更好的調整自己,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可以更好的提高學生們的溝通交流能力,提升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3]。
結尾:
小學語文只有不斷改進和完善當前的教學方法,才能不斷適應社會的經濟發(fā)展,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根據學生現狀,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合作學習的機會,充分發(fā)揮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作用,使得小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并有針對性的進行改正,同時教師要積極引導,還應該為他們創(chuàng)造出一個更加輕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可以真正領會到語文的感染力,更好的提升他們的語文學習水平,同時推動小學語文教育事業(yè)的不斷進步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陳莉.新課程小學語文教學的合作學習方法探究[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2,(36):79.
[2] 周俞.小學語文教學開展探究性學習的探討[J].新課程(小學版),2012,(10):289-290.
[3] 鮑金梅.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探究[J].大觀周刊,2011,(6):5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