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羅杰斯說:“成功的教育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氛圍?!痹谟⒄Z課堂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輕松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可以讓學生產(chǎn)生良好的心理效應,使學生處于積極的情感狀態(tài),使學生主動而愉快地學習。
關鍵詞:初中英語 課堂教學 有效性 思路和方法
一、 引言
新課標明確指出:“改變課堂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xiàn)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p>
二、英語課堂教學的存在問題
目前的課堂教學中存在著這樣的問題:只注意活動的多樣性而忽略對學生認知水平的了解;設置活動時只注重情景的創(chuàng)設而減低了思維的成分;重視課件設計的精巧而忽略所設計活動的真實效果。此外,有些教師對自己課堂教學的效果缺乏評價意識和有效的評價設計,這必然導致部分學生,特別是基礎比較薄弱、自主學習能力不強的學生學習效率不高,課后課業(yè)負擔加重,逐漸失去對英語學科的興趣和自信心,最終放棄學習英語。
三、 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含義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最終獲得全面發(fā)展。首先,發(fā)展就內涵而言,指的是知識、技能,過程、方法與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者,即三維目標的協(xié)調發(fā)展。具體而言,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業(yè)上有收獲,有提高,有進步。具體表現(xiàn)在: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特征中最核心的一點是看學生是否愿意學、主動學以及怎么學、會不會學。
四、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思路和方法
1.團隊學習,打破常規(guī),創(chuàng)建有效的學習氛圍
有效教育是孟照彬教授創(chuàng)建的教育教學方法,是繼世界五大教學模式后的第六種教學模式,他的核心理念是“組織與參與”,基本功內涵是“效率優(yōu)先”和“過程優(yōu)先”。此種教學方法徹底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格局,讓老師教授的不是單純的知識內容,而是教會學生從聽講開始到思考動手。我們認為“有效學習”強調小組團隊學習,它的關鍵性指標如“傾聽”“關注”“關照”“資源利用”等一旦在小組內形成,那么小組的學習效率就會非常高,還杜絕了教學上的邊緣人的出現(xiàn)。提高課堂的有效性就是提升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達到知識與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和諧與統(tǒng)一,教學方式的轉變,可以拉近課堂與生活的距離,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英語,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英語的整體素質得到較快的提高。
2.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保持有效的主動學習
要讓學生學得好,學得生動有趣,作為教師,就必須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讓學生對課堂感興趣,學生一旦對英語感興趣,就會樂于接受它,變“苦學”為“樂學。”英語作為一門外語,不同于其它學科,學生很難象學漢語一樣輕松自如地掌握。所以,要求學生在課堂中要高度地集中注意力。如何能一上課就將學生注意力集中起來?英語教學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是否能在課堂上保持一種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只有生動,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只有活潑,才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使他們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一切方法,只要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有利于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都應該采用。但又必須根據(jù)課堂上學生的知識反饋和思維活動情況靈活選擇教法,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不但要注意知識的講授,更要密切注意學生的思維進展情況。
在我剛接任現(xiàn)在所教的班級時,有這樣一些學生,其他功課都很好,唯獨英語差得讓人無法面對,對他們,對老師和班級來說都是損失。是智力問題還是別的原因?經(jīng)過仔細的觀察,我發(fā)現(xiàn)他們對英語學習毫無興趣,對自己缺乏信心。如何才能讓他們樹立自信心,提高他們的英語成績?我決定先從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入手,在課堂教學中,安排和設計一些有趣而又簡單的教學活動,我有意識的讓他們參加到教學活動中來,讓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對話操練中擔當一些簡單的角色;起先,他們有些不自在,不肯開口說,即使開口,也是用最省略的語言,我不放棄對他們的努力,我相信只要多給他們創(chuàng)造機會,并毫不吝嗇的對他們的進步進行表揚,他們一定會感興趣的;在小組的活動中,因他們的加入讓他們組獲得了成功,組員的鼓掌和老師的表揚,我欣喜的發(fā)現(xiàn)他們的眼中有我所期盼的東西――成功的喜悅感。
3.改變學習評價機制,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
新課標明確指出“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在課堂教學教學中教師“備學生”要才多種角度去看學生,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和長處,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自尊、自信中快樂成長。那么,我們就不能按照自己“教”的思路進行教學,而應按照學生“學”的規(guī)律進行教學。即:學生“應該怎樣學”,我們就“應該怎樣教”。所以,我們在教學設計時,要以充分尊重學生已有知識經(jīng)驗為前提,教師設計的教案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周密地考慮到學生存在“已有知識經(jīng)驗和思想方法基礎”的事實。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思想,不要挫傷他們的積極性,尤其是對學困生,教師的態(tài)度尤其要慎重,不能放棄對他們的努力。教師要努力尋找他們的閃光點加以鼓勵,幫助他們樹立信心;給他們介紹一些學習方法的書,并教他們一些改善大腦記憶力的鍛煉方法;對于作業(yè)出現(xiàn)較多的錯誤,不是簡單用紅筆打“×”,一概否定,而是把正確的部分劃出來,寫上“good”或“well done”之類的表揚話,使他們感到還有希望,從而保持學習的積極性。還要經(jīng)常讓他們有表現(xiàn)的機會,哪怕是點滴的進步都要加以表揚,學生并不是單純地追求表揚,他們會把老師的表揚看成是對自己的關注和重視,從而激發(fā)繼續(xù)向上的動力。
結束語
總之,有效課堂作為一種理念,更是一種價值追求,一種教學實踐模式。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將會引起我們更多的思考、更多的關注,我們要踏踏實實地研究“有效性”,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從素質教育的目標出發(fā),充分挖掘自己的教學智慧,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更加高效快樂。
參考文獻:
1.孟照彬 《新基本功》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
2.林梅 《和諧高效思維對話—新課堂教學的實踐探索》,教育科學出版社,2009
3.教育部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