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凌羽
文字和數(shù)字作為文化的載體,雖然在形式上有差異,但都能體現(xiàn)民族文化的心理和特色。英語和漢語,作為兩大既有歷史又成體系的語言,都分別擁有自己獨特豐富的習語文化。“習語與一個民族的地理環(huán)境、歷史背景、經(jīng)濟生活、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心理狀態(tài)、價值觀念等方面有著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文化的差異性使得數(shù)字在不同的文化中被賦予了不同的意義和感情色彩。
一、數(shù)字習語
習語是詞匯中特有的一種長期相沿習用的固定短語。其意思隱含于字面意義之中,不是簡單地疊加或者翻譯其構成成分的表面意義,具有整體性。隨著文化的發(fā)展和文明的進步,數(shù)字被歷史和人文賦予了除去它計數(shù)以外的含義,更具有民族特色和文化特點?!皵?shù)字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文化語言,是使用頻率很高的思維和交際工具”。如,漢語中信手拈來幾個數(shù)字習語:“七上八下”“九霄云外”和“十全十美”。 英語中也是很常見:one in a thousand (千里挑一), at sixes and sevens (亂七八糟),on all fours (匍匐著)等等。
二、文化差異性
1.歷史淵源
古代宗教對人們的社會生活起著支配作用,無形地影響著人們的認知方式。佛教影響的習語比比皆是,如三生有幸,四大皆空,七情六欲,九九歸一。英語國家中基督教文化的影響十分深遠。如西方人認為“七”是個神秘的數(shù)字,上帝用七天創(chuàng)造了世界,一個星期也是七天, 《圣經(jīng)》中羔羊有七角七眼,就是神的七靈。連我們愛喝的碳酸飲料都是“七喜”(seven up)。在《圣經(jīng)》中所用的“七”,多表示完全或完全成功的意思。
2.民族心理
因為地域和文化的差異,人們對不同數(shù)字的感知取向也不相同。中國傳統(tǒng)文化認為,事物有陰陽兩極,只有當陰陽調(diào)和才能滋生萬物?;閱始奕?,抑或是升學開業(yè),中國人都傾向偶數(shù)。有偶數(shù)構成的習語都有吉祥平安的寓意,如四平八穩(wěn),六六大順,十全十美。英語數(shù)字習語中體現(xiàn)出的則是相反的情況,英語國家的人們多視單數(shù)為吉利(13除外),如one thousand and one thanks (千恩萬謝),all goods things go by three(好事成三),in ones seventh heaven (在無限幸福和快樂中)等。
3.文化背景
數(shù)字習語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源自古代的歷史事件、文學作品和神話傳說,兩種文化有不同的發(fā)展方式和路線,自然因為出處不同、典故不同,各自的習語就具有不同的特色。如Rome was not built in one day(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a nine days wonder (曇花一現(xiàn)) 等都體現(xiàn)出中外國家深刻的文化內(nèi)涵。
綜上所述,數(shù)字習語有著清冽的民族特征和歷史特征,既是一種語言現(xiàn)象,又是一種典型的文化現(xiàn)象。由于歷史淵源、民族心理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兩種文化在數(shù)字習語方面都賦予了語言和文化不同的靈魂和意義,使其不再是簡單的語言符號,而是能傳遞更深遠的情感和意義,體現(xiàn)了文化差異。對漢英兩種語言之間數(shù)字習語的比較,不僅有助于我們了解兩種語言的精華,還有助于深入了解兩種文化,避免在跨文化交際中產(chǎn)生歧義和誤解。
參考文獻:
[1]平洪,張國揚. 英語習語與英美文化[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0.
[2]鄧炎昌,劉潤清. 語言與文化[M].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1989.
[3]楊佑方.英語圣經(jīng)詞源[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