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正平
高考復習是一項系統(tǒng)的綜合性工程,需要我們對每個階段的任務和目標及方式方法做出詳細的規(guī)劃與設計。尤其是最近兩年,安徽高考數(shù)學試題偏難,學生本身自信心不足。筆者結合自身的高三教學實踐經驗現(xiàn)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探究。
一、課堂目的性要強
沒有目的的復習只能是東一頭西一頭,抓不住關鍵與核心的亂碰亂撞。學生進入二輪復習最缺的就是時間,學生數(shù)學題做的越來越多,但做題多并不一定就能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能力。因此教師在上課時,思路必須清晰,知識點是講解的基礎,方法是最需要明確的,而這些在上課的講解中應在學生的接受范圍內才行。每一道題,都存在著他的思想方法,講課時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去分析,特別是各類題型,要不斷總結,不斷輸送思想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選題針對性要強
作為一名高三數(shù)學教師,很重要的一點是立足學情和教情,選好二輪復習的每一道題。由于數(shù)學的海量試題我們不可能窮盡,教師就要根據教學的計劃與進度以及學生的實際學習需要進行有針對性的選擇。課堂教學時精講這些題,不搞題海戰(zhàn)術,選擇的題目要極富營養(yǎng)價值,具有很強的代表性。因為二輪復習時間短,學生和教師的精力都非常有限,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掌握所有的知識點,更不可能做完所有的數(shù)學題目。因此,二輪專題訓練題針對性要強,要在短時間內訓練學生的解題速度和應試技巧。
三、試卷講評要拿捏得當
二輪復習已臨近高考,各種模擬卷的練習不可或缺。這些試卷可以用來幫助老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也可以幫助學生拓展思維能力,提高應試能力和解題速度。但講解試卷更需要一個好老師的精心準備,需要做足功課。首先,模擬卷中有許多是學生常做的基礎題,這些試題只要點到即可,而有些試題則需要仔細剖析,特別是高考重難點,熱點且要求能力較高的需要精心講解,對于錯誤率較高的且典型的試題則要下猛藥。其次,安徽省高考數(shù)學共21題,其中選擇10題,填空5題,解答6題,每道題型基本固定。講評試卷時應讓每一位同學先了解試卷的結構,縱覽全卷,理清出題人的意圖,把握解法,增強學生的化歸意識,提高學生思想水平。在二輪復習中,訓練學生解決類似題型的能力。精講一類題目,傳授此類題目解題思路和方法,一筆帶過這個知識點的性質或公式。
四、對學生的要求要落實到位
復習復習的關鍵在落實,學生的學習獲得必須要經過檢查、督促以及反饋才能不斷強化。學生不是接受器,學習內容的內化也需要一定的過程,學生并不是我們老師想當然的那樣,我們講多少,他們就接受多少,我們需要經常檢查學生的接受情況,看他們消化多少,對于學生掌握情況較好的內容和要求,我們可以加以深化,而對學生掌握情況較差,甚至出現(xiàn)偏差的目標要求我們必須反復加以強化,逐一突破落實。我們應根據學生的學情,定好位,吃透每一位學生,把學生的易錯點和薄弱環(huán)節(jié)歸好類,給這些學生明確任務,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明確自己復習要點,并不斷強化提高。
五、興趣的培養(yǎng)依然重要
學習始發(fā)于興趣,數(shù)學興趣的培養(yǎng)應滲透在數(shù)學教學和復習每一個階段。平時我們教師都很重視學生數(shù)學興趣的養(yǎng)成,但有時我們會認為已經高三下學期了,學生都知道學了,我們只要把內容講出來,學生自己知道學就好。其實,學生是知道好好學的,但如果老師上課缺乏了新意,學生即使想學,估計上課也會走神,這樣必然降低學習效率。因此,教師上課時,不必吝惜那幾分鐘的時間,可以通過一些方法,如說一些激勵或風趣的話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出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熱情。
總之,在二輪復習的過程中,我們教師要做出目標明確、進度科學、靶向準確、立足二輪復習的時間節(jié)點,透析高考數(shù)學試題的命題思路,有針對性地探究解題的方法技巧。夯實解答常規(guī)題目的基礎能力,提升破解難題的水平,就一定能實現(xiàn)二輪復習后學生水平和能力的跨越,從而贏下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