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
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學生發(fā)揮主動性和參與性,在不斷的交流、合作以及溝通的過程中發(fā)現自身學習漏洞,提升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從而實現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初中數學教學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能夠充分促進學生間的合作、競爭和共贏,是一種值得推廣的教學模式。
一、初中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
初中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一種較為科學的教學方式,但是在實踐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
1. 合作學習小組劃分缺乏科學性。一般情況下,初中數學教學中合作學習小組是按照座位的順序進行劃分的,前后的兩桌或者是三桌形成一個合作學習小組。這種分組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隨意性,畢竟座位的安排很難充分考慮每個學生的學習水平、個性特長以及能力互補等因素,因此這種分組就容易引發(fā)合作問題的出現,不利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展開。
2.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存在形式化。在初中數學合作學習的教學中,很多教師僅僅將合作學習停留在表面上,簡單地將學生劃分為幾個小組,僅僅將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定位在解決學習難點上。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仍然是遵從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被動學習,有的學生甚至借小組合作之由進行聊天之實。教師并沒有關注教學過程中更加深層次的問題,沒有將合作學習模式落實到位,也難以將合作學習的精神貫徹下去。
3. 學生參與小組合作缺乏積極性。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重點在于合作學習,在于學生主動性的發(fā)揮,在于團體之間的互幫互學,共同提高,但是在真正的合作學習過程中,有的成員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由于對自己缺乏信心,便往往承擔一些無關緊要的任務,比如搜集資料、整理信息。而主要的任務、核心的問題則主要是依靠某幾個成員去完成,這樣便會導致部分同學形成惰性和依賴性,不利于對自我的鍛煉,也不利于學習水平的提高。
4. 教師在小組學習中的指導性沒有有效發(fā)揮。教師在進行小組合作教學中,只是單純地規(guī)定需要完成的任務和完成時間,對最終的結果進行評價和指正,而缺少對學習任務完成過程的關注。這樣,教師則很難發(fā)現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難以提出具有指導性的意見。教師應該在小組合作教學的過程中,針對學生之間怎樣合作學習,怎樣提高合作效果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意見。
二、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策略研究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存在著很多問題,需要教師深化合作學習的理念,優(yōu)化教學方式,精細合作細節(jié),真正體現合作學習的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
1. 組建科學的合作學習小組。組建科學有效的合作學習小組是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提和基礎,在小組的組建中,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數學學科的學習水平以及學生的個性特點、能力特長,對學生的基本情況有比較詳細的了解和掌握,再進行對比,結合數學學科學習的特點進行小組劃分,盡量保證小組內部具有互補性,小組之間水平相當。劃分出小組以后,可以讓組內成員選舉小組長,以便于小組內部的合作和協調。在教師的指導和小組組長的帶動下,實現小組學習的整體提升。
2. 營造小組合作學習的良好氛圍。首先需要教師充分了解小組合作的實質,在備課、授課以及作業(yè)布置等環(huán)將合作意識貫徹下去,使得具體的教學模式與小組合作模式相輔相成。比如,在課堂的問題設置中,注重問題的針對性、合作性和遞進性,直接面向小組進行提問,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和討論,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識和特長。在課后作業(yè)的布置上,教師可以發(fā)揮小組內的成員之間相互監(jiān)督、相互幫助的作用,讓成員之間監(jiān)督作業(yè)的完成,相互檢查作業(yè)的正確情況。對于難以解決的問題還可以進行討論,從而在教學的全過程中滲透合作學習的精神,讓合作學習成為學生發(fā)揮主動性的平臺。
3. 建立科學的合作方法和考評規(guī)則。在合作學習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合作學習方法的指導。在課堂上,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培養(yǎng)學生聽、說以及表現能力。在考評規(guī)則的建立上,教師要把握公平公正的原則,對小組合作學習的全過程進行評價和考評,將個人表現與小組成績結合,提高學生的責任意識與集體榮譽感。
總之,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在教學中不僅要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還要注重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提升,而小組合作模式恰恰能夠實現學生綜合能力提升與教學質量優(yōu)化的雙重效果。因此,教師應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優(yōu)化教學方法,完善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