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立金
在中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占有重要地位,可反觀我們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卻不能令人滿意,許多問題是由來已久,一言難盡。筆者擬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幾點淺見,請讀者同行批評指正。
一、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閱讀教學的重要性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對于學生來說,閱讀能力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不要說政治、歷史等學科與閱讀能力密切相關,就是數(shù)理化,要想準確把握其概念、定理,沒有一定的閱讀能力做基礎,是很難學好的。數(shù)理學科對于邏輯思維能力的要求更高。而思維離不開概念,離不開語言。因為語言是思維的工具。很難想象,一個概念不清的人能夠有清晰嚴密的邏輯思維。
二是與語文學習本身密切相關。簡而言之就是,要想學好語文,必須從閱讀入手。這是由語文的學科特點所決定的。所謂“語文”,包括語言文字兩個方面。其中的“語言”部分,是指有聲語言。這是必須通過“說”、通過“讀”來掌握的。所以,學校氛圍都用“書聲朗朗”來形容。聽不到讀書聲的學校,與聾啞學校何異?要想學得好,熟練掌握,必須苦下功夫。一般人兩三歲學會說話,但這僅是一般意義的會說話而已。要想說得動聽,說得得體,說得流暢,又有文采,沒有十幾年的功夫是不行的。有許多人,一輩子也沒有達到這樣的水平??梢妼W習語言是多么困難。既然如此,我們就必須充分重視閱讀課,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閱讀課文。
二、閱讀教學的誤區(qū)
由于對閱讀的重要性缺乏認識,所以在閱讀教學中就出現(xiàn)了一系列誤區(qū),其中,最明顯的也是最應該克服的傾向就是“以講代讀”,也就是以老師的講解分析課文,代替學生的閱讀。這是完全違背教學規(guī)律的,尤其違背了語言學習的規(guī)律。從教學規(guī)律上說,老師講的再多,也不能代替學生學。你即使教出“花”來,如果學生沒有進入學習狀態(tài),那么這個教學就是失敗的。學生要想學會語言,根本的途徑是他張口說,開口讀。你不讓他說,不讓他讀,只顧自己講得吐沫橫飛,即使講得再精彩,又有什么用?
我感覺我們許多語文教師,包括我自己在內(nèi),經(jīng)常不由自主地犯這個錯誤,就是想講,舍不得花時間讓學生讀。大家心里可能都有一個自以為是的道理——課堂時間這么寶貴,老師不講對不起學生。至于閱讀,什么時間不可以?何必占用課堂時間?
這種想法似是而非。首先,你講的那些對語言學習來說,其實價值并不大。如果學生只是聽你這么講,自己不閱讀,那么學上十年也不會有什么長進。對于文章來說,就是反復朗讀,體會它優(yōu)美的韻律、暢達的文氣、澎湃的激情、深刻的思想??傊?,它所包含的所有的語言美,都是通過閱讀獲得的,而不是通過教師的講解獲得的。同時,語言學習有一個重要標準,就是記住它,印在腦子里,以后可以張口就來,這才算是學到手了。如果我們平時沒有通過閱讀把書“吃”到肚子里,怎么可能在用到的時候信手拈來呢?
三、要相信學生的閱讀能力
教師占領課堂,不給學生閱讀時間,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不相信學生的閱讀能力。對于這個問題,是否應該這樣看:
第一,如果我們的語文教師不給學生閱讀時間,學生在課余時間又很少閱讀,那么時間長了,學生的閱讀能力肯定受影響。但是這種情況說明什么呢?這只能說明教師以講代讀是有害的,是必須糾正的,而不能以此為理由,繼續(xù)堅持這種錯誤的作法。
第二,一般來說,由于學生在課外往往有一定的閱讀量,因此,他們的閱讀能力往往不像教師想象的那樣“低能”。其實,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我們的教師不了解學生,低估了學生的閱讀能力,所以才會出現(xiàn)“以講代讀”的“頑固癥”。
第三,即使學生真的“低能”,解決的辦法也不是教師以講代讀,而是大膽地讓學生自己閱讀,做到在閱讀中學會閱讀。正如一個學習走路的孩子,因為不會經(jīng)常跌跤。那么作為家長,是以車代步,整天開汽車拉著孩子到處跑,還是讓孩子在跌跤中學會走路呢?我想,再愚蠢的家長都知道應該怎么做。
所以,正確的結論只能是:閱讀,讓學生自己閱讀,充分地閱讀,在閱讀中學會閱讀,在閱讀中學會語文,在閱讀中掌握語言的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