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敏 王世鳳 華平
【關(guān)鍵詞】子宮惡性腫瘤;癌肉瘤;病例報道
【中圖分類號】R-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5)04-0268-02
1、臨床資料:
患者,女,58歲,絕經(jīng)6+年,陰道血性分泌物20+天,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陰道流血1天來我院;B超提示:子宮體前壁見一大小8.2*5.9cm的實性中等回聲占位團塊;查體見宮頸活動性出血,菜花樣物。臨床診斷:宮頸惡性腫瘤?遂行診斷性刮宮活檢。
2、病理檢查:
2.1大體觀察:收到灰黃碎爛組織一袋,體積約為6cm×6cm×1.5cm大小,部分組織呈塊狀,切面灰黃實性、質(zhì)中。
2.2鏡下形態(tài):鏡下見成片的梭形細胞、卵圓形細胞以及少量大的多角形細胞,細胞核深染,病理性核分裂像易見。在梭形細胞團邊緣見少量腺管樣結(jié)構(gòu),腺體排列密集,共壁,部分腺體呈實性團塊樣,失去腺管樣結(jié)構(gòu)。
2.3免疫組化:Vimentin(梭形細胞+),CK(腺樣區(qū)域+),Des(-),CD10(梭形細胞灶+),HMB45(-),Ki67(腺樣區(qū)域+,90%),Ki67(梭形細胞+,30%)。
2.4病理診斷:子宮癌肉瘤。
圖1腺癌成分 (HE×100) 圖2 肉瘤成分(HE×100)
圖3子宮腫瘤免疫組化CK 圖4子宮腫瘤免疫組化Vimentin
[癌成分CK(+),肉瘤成分CK(-),SP×100] [癌成分Vim(-),肉瘤成分Vim(+),SP×100]
2.5鑒別診斷:子宮癌肉瘤鏡下可見癌及肉瘤成分,癌成分為以腺癌為主,也有鱗狀細胞癌;肉瘤常為同源的纖維肉瘤或間質(zhì)肉瘤,也可以是異源的骨肉瘤、橫紋肌肉瘤、平滑肌肉瘤等;子宮癌肉瘤主要和子宮肉瘤,癌纖維瘤以及腺肉瘤進行鑒別。子宮肉瘤是單純性肉瘤成分,缺乏癌組織,常見的是間質(zhì)肉瘤或平滑肌肉瘤;癌纖維瘤,上皮成分是癌,間質(zhì)是良性纖維組織;腺肉瘤上皮成分是良性的腺上皮,間質(zhì)是肉瘤。在充分取材的前提下,可以通過免疫組化進行輔助診斷,癌成分對CK呈陽性反應(yīng),P53或Ki-67高表達,肉瘤成分對Vimentin呈陽性反應(yīng),對P53或Ki-67高表達。
3、討論:
子宮癌肉瘤是一種由惡性上皮及間葉成分混合組成的腫瘤,又稱惡性苗勒氏管混合瘤(malignant mullerian mixed tumor, MMMT))主要發(fā)生于絕經(jīng)后的老年婦女,目前越來越多的證據(jù)表明MMMT是一種單克隆性的腫瘤,認為他是子宮內(nèi)膜癌的一個亞型,生物學行為類似于高級別的子宮內(nèi)膜癌[1] ,常常是通過淋巴道擴散發(fā)生遠處轉(zhuǎn)移[1]。由于其在臨床上較為少見,約占子宮內(nèi)膜惡性腫瘤的5%,容易被誤診為單純的肉瘤或是癌。子宮癌肉瘤的標準手術(shù)方式為筋膜外全子宮+雙附件切除術(shù)+大網(wǎng)膜切除+盆腔淋巴結(jié)+腹主動脈旁淋巴結(jié)切除,并通過聯(lián)合化療進行術(shù)后輔助治療。而子宮單純性肉瘤通常是經(jīng)過血道轉(zhuǎn)移,標準的手術(shù)方式為筋膜外全子宮+雙附件切除,早期的子宮肉瘤不需要化療[2]。所以術(shù)前明確的病理診斷,對臨床手術(shù)方式及預(yù)后有直接影響。但由于部分癌肉瘤組織構(gòu)像復(fù)雜,加上取材不充分,診刮活檢診斷子宮癌肉瘤難度很大,有資料顯示[3],約50%-70%的子宮癌肉瘤病例不能通過診刮來確診,甚至有部分子宮癌肉瘤漏診為子宮單純性肉瘤。所以,診刮活檢標本診斷為子宮肉瘤時,要全取材送病檢,同時結(jié)合免疫組化觀察是否有癌的成分,排除子宮癌肉瘤后才能診斷。
參考文獻:
[1] Fattaneh A.Tavassoli Peter Devilee Tumours of the Breast and Female Genital Organs[M]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306-308
[2] 李桂蘭 子宮肉瘤治療新進展[J] 國際婦產(chǎn)科學雜志 2013 40(3):262-264
[3] Stanley J.Robboy MalcolmC.Anderson Peter Russell Pathology of the Female reproductive tract [M]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2005:375-380
[4] 趙曉蘭 王平等 子宮肉瘤43例臨床病理及預(yù)后分析[J] 四川大學學報 (醫(yī)學版) 2011 42(3):438-440
[5] 趙曉東 子宮肉瘤的治療[J] 國外醫(yī)學婦產(chǎn)科分冊 2005.32(36):374-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