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琴
【摘 要】目的:觀察護理干預對減輕母嬰分離早產兒母親產后焦慮的影響。方法:選取本院內100例早產兒產婦作為本次的觀察對象,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給予護理干預,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結果:進行為期1個月的觀察后,發(fā)現(xiàn)兩組產婦的焦慮情況存在差異,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對于母嬰分離早產兒母親產后焦慮癥狀實施護理干預可有效緩解其產后焦慮,改善了產后產婦的心理狀況,具有重要價值。
【關鍵詞】護理干預;產后焦慮;早產兒;母嬰分離
由于早產兒出生后體質較差,易出現(xiàn)各種并發(fā)癥,往往需要送往新生兒監(jiān)護室進行進一步觀察而造成了母嬰分離[1]。本文主要觀察我院100例早產兒母親產后采用護理干預方法進行心理狀態(tài)影響及臨床分析。評級其有效性及價值,為改善臨床護理工作提供有效建議?,F(xiàn)將相關資料整理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對象為本院內100例分娩早產兒產后母嬰分離產婦,本次研究對象均平均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產婦年齡在21~35歲之間,平均(26.6±4.23)歲;觀察組產婦年齡在22~35歲之間,平均(27.6±3.23)歲;所有產婦均已婚,具有初中及初中以上文化水平。入選標準:無產后合并癥或醫(yī)療糾紛,自愿參加并簽訂相關知情同意書,無早產兒病情惡化或轉院。本次研究兩組初產婦的性別、孕周時間、早產兒體重及文化方面均無差異具有可比性,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常規(guī)給予護理指導,進行產前產后知識宣教學習,預防產褥期并發(fā)癥并詳細交代注意事項。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的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實施護理干預。①信息支持:因早產兒轉送至新生兒監(jiān)護室造成母嬰分離,產婦失去母親角色而處于焦慮狀態(tài),所以護士需每日將早產兒的情況告知產婦,并耐心解答產婦的問題,同時可適當安排母親進行探視,為母親提供信息支持降低產婦焦慮率。②心理干預:對早產兒病情的擔憂,孩子不在身邊使得產婦焦慮抑郁,從而影響產后恢復。指導母親哺乳的相關知識、早產喂養(yǎng)特點、保暖、護理方面的方法技巧及注意事項。早產兒預后可如正常順產兒一樣健康,借此鼓勵母親,幫助其用正確的心態(tài)面對,減輕精神壓力,從而保障母嬰健康。③生活干預:如產后恢復指導,針對產后產婦生殖器官的變化進行護理治療。利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幫助產婦子宮恢復,體型恢復并幫助解決泌乳問題及產后尿潴留、便秘等產后癥狀。做好宣教與哺乳知識學習,提高產婦認知能力。詳細介紹母乳喂養(yǎng)前后乳房按摩的作用、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項等[2]。
1.3 評價標準
采用臨床HAMA焦慮表對兩組的產婦焦慮程度進行評估,焦慮評分標準:所有評估項目采用5級評分法, HAMA評分標準:0分無癥狀、1分為輕度癥狀、2分為中度癥狀、3分為重度癥狀、4分為極重度癥狀。抑郁評分同上,在焦慮評分過后對產婦的護理滿意程度進行評分,標準為:<60分為不滿意、≥60分為一般滿意、>78分為滿意、>98分為非常滿意。得出結論[3]。
1.4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方法
采用數(shù)據(jù)處理統(tǒng)計SPSS 16.0軟件,計數(shù)資料使用χ2檢驗表示,以P<0.05為統(tǒng)計標準,具有統(tǒng)計意義。
2 結果
對兩組產后焦慮抑郁評分進行比較,結果存在顯著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3 討論
臨床研究的不斷進步,人們對于產婦產后母嬰的保健意識也隨之逐步增強。臨床婦幼保健師都強調了加強產后護理干預是最理想的服務模式,特別是針對產后焦慮產婦。臨床早產兒出生后由于體質差需送往新生兒監(jiān)護室進行觀察治療,造成了母嬰分離。產婦由于早產兒出生后不能在身旁照顧喂養(yǎng),導致角色錯失加上關心早產兒的病情及治療所以產后易發(fā)生焦慮抑郁等癥狀。因為這種焦慮心態(tài)不僅在早產兒住院期間存在,還可能持續(xù)伴隨至早產兒出生后兩年。早產兒母親為了應對產后焦慮應加強學習早產兒生理知識及喂養(yǎng),因此產后實施護理干預是非常重要的。
本次研究對早產兒母嬰分離后產婦產后焦慮進行干預觀察。發(fā)現(xiàn)在護理干預后觀察組產婦的心理狀況恢復良好,護理滿意評分較對照組明顯要高,結果存在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也證實了上述觀點。
綜上所述,對于母嬰分離早產兒母親產后焦慮癥狀實施護理干預可有效緩解其產后焦慮,改善了產后產婦的心理狀況,提高了護理質量,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具有重要價值。
參考文獻
[1]周明芳,劉蕾,王楠,等.母嬰分離早產兒母親母乳喂養(yǎng)體驗的質性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11,11(12):837-840.
[2]周明芳,晏玲,劉蕾,等.NICU出院早產兒母親角色適應的心理體驗[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11):1057-1060.
[3]徐業(yè)芹,楚雪,邱玉芳,等.護理支持對母嬰分室極早產兒母親焦慮水平的影響[J].臨床醫(yī)學工程,2012,19(6):986-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