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宏 高喜茹
【摘 要】 本文分析了車輛火災的特點及原因,提出了車輛火災的預防措施和撲救措施。其預防措施有:對駕駛員進行消防安全教育;培養(yǎng)駕駛員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要做好車輛的各項技術檢查工作。其撲救措施是:先救人、后救物;先控制、后滅火;先重點,后一般;防中毒,防窒息;聽指揮,莫驚慌。
【關鍵詞】 車輛火災;特點;原因;預防和撲救措施
隨著我國國民經(jīng)濟的不斷深入和快速發(fā)展,汽車產(chǎn)業(yè)和汽車的運輸功能對經(jīng)濟建設和人民的生活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隨著車輛數(shù)量和任務的繁忙,帶來了不斷“飆升”的火災事故。本文結合車輛裝備和任務的特點談談如何做好車輛火災的預防和撲救工作。
一、車輛火災的特點
首先,發(fā)動機部位易起火。汽車發(fā)動機部位燃料、電和火源、熱源相對集中,尤其在行駛途中,故障率較高,著火頻率大;其次,火勢燃燒迅猛。汽車通常為汽油、柴油、液化氣等為燃料,閃點低,易燃易爆;汽車內(nèi)部包括各類潤滑油、橡膠管、皮革、布類、塑料及一些高分子材料,使其燃燒速度快,初期如果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幾分鐘內(nèi)就形成猛烈燃燒;再者易形成爆炸燃燒。車輛起火后,常伴有燃料箱、燃料管等容器、管線爆炸破裂;同時會造成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每輛汽車價格不菲,少至十多萬元、多則上百萬,在短短幾分鐘內(nèi)就可能付之一炬。
二、車輛火災的原因
造成汽車火災的原因特別多,最為突出的就是油路故障、電器故障、人為因素和其他原因引起的故障,其中油路故障和電路故障所引起的車輛火災是最主要的原因。
1、電路系統(tǒng)故障引起的火災
(1)線路接觸不良起火。接觸不良、電氣線路連接不實、松動打火;接點氧化、接觸連接不良使接觸電阻過大,使導線接點發(fā)熱引起可燃材料起火進而引發(fā)火災。造成這種情況的,大多是車輛在行駛中由于長時間震動或冷熱變化,使線路接點松動而造成的。同時在電氣線路之間、電氣線路與用設備及其他接插件連接處由于表面接觸松動或長期在使用過程中的電腐蝕作用,金屬的蠕變性造成接觸電阻過大,使局部過熱而引起著火;加上有些車輛在安裝、改造時,導致各種接頭處松動,易出現(xiàn)打火進而造成車輛著火。
(2)線路超負荷起火。汽車上各部位電氣線路、導線,都是根據(jù)汽車中各種電氣的容量標準選擇導線配置的。在汽車改裝時,私自接入過多的電器設備,特別是功率較大的設備,使電氣線路實際的負載超過其規(guī)定負荷,引起整條線路發(fā)熱,線路外絕緣的燃燒或破損,進而引起線路間的短路,點燃周圍可燃物質(zhì)引發(fā)火災。也有因為接線位置不正確、接線不正規(guī)、導線選擇不合適等原因,造成局部線路的過載,留下了火災隱患。
(3)電氣線路漏電、短路。汽車在行駛過程中的顛簸、振動,易造成車內(nèi)線路間的相互磨擦,由于振動、摩擦或受機械力作用,加上車內(nèi)溫度、濕度等因素的影響,使導線絕緣層破損造成短路;受局部高溫作用使線路絕緣老化,被油污腐蝕、失去絕緣能力,可能發(fā)生漏電或線路間短路的現(xiàn)象,維修人員、駕駛員誤接、亂接線路造成短路。這些因素造成的短路打火、產(chǎn)生的高溫和電火花,會引燃電線、汽車燃料、油污、等其他可燃物起火。
2、供油系統(tǒng)故障引起的火災
供油系統(tǒng)在汽車中占很重要的一部分,主要由油箱、汽油濾清器、汽油泵、化油器、油管等組成。汽油、柴油都是一些可燃易燃液體,對于汽車來說,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故障都有可能漏油,當滲漏出的可燃油品遇到最小點火能量或火源都可發(fā)生火災。起潤滑作用的潤滑油對容易產(chǎn)生摩擦的部位起到潤滑作用,但這些部位往往也因為摩擦出現(xiàn)高溫,使我們用來起保護作用的潤滑油卻成為隱形殺手;車輛在修理過程中,擦車的油棉紗、未擦凈的易燃液體遇到火星或高溫發(fā)生著火引起燃燒,造成車輛火災,使車輛報廢。
3、高溫引起的車輛火災
隨著氣溫的攀升,汽車“著火”更是人們必然討論的重點。高溫易使一些車輛密封容器內(nèi)的壓力加大、橡膠部件軟化、易造成汽車機油等液體泄漏,火花、靜電就會起火引起汽車火災。汽車如果在陽光下暴曬時間過長,車內(nèi)溫度可以到達50℃~70℃,此時車內(nèi)的一次性打火機、空氣清新劑、香水、化妝品等都很可能因溫度過高而發(fā)生爆燃,從而很容易引起車輛燃燒,造成火災事故。
4、違章用火引起的火災
汽車在維修過程中違章作業(yè)引起著火。如違章動火焊接,清洗零件時不斷開蓄電池的電線,直接用明火烘烤發(fā)動機、使用明火照明引起著火等。駕駛員或乘客安全意識差,在車內(nèi)吸煙時,常常將未熄滅的煙頭或火柴梗亂拋亂扔,若煙頭或火柴梗接觸容易燃燒的坐墊、座椅,或將煙頭和火柴梗直接掉落在其他可燃物和裝飾材料上也會引發(fā)火災。在運送危險品時違反安全規(guī)定,駕駛員、押運人員違章操作,違章存放物品引發(fā)火災。
5、機械摩擦引起的火災
汽車發(fā)動機的潤滑系統(tǒng)缺油,機件相互接觸并相對運動,摩擦產(chǎn)生高溫,接觸到可燃物易導致火災;發(fā)動機內(nèi)軸承、活塞、氣缸壁、齒輪箱因磨損或制造上的缺陷,也會導致過度的磨擦生熱。機動車制動片間隙調(diào)節(jié)過緊引起火災最后導致車輛起火。汽車輪胎充氣不足,輪胎摩擦過熱引起火災,或者由于輪胎在超標準負荷情況下長時間運行,內(nèi)部積熱引起自燃起火。 剎車“咬死”,剎車片失靈,長時間的運轉后磨擦產(chǎn)生高溫,也容易引起輪胎受熱自燃。
三、車輛火災的預防措施
要預防車輛火災的發(fā)生,就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對駕駛員進行消防安全教育
駕駛員不但是汽車的操作者,更是汽車火災參與者和撲救者,強化他們的消防安全意識,就是要組織他們進行消防安全知識、車輛防火知識的教育,只有從根本上提高汽車駕駛員的防火意識, 使他們充分認識到汽車火災事故的嚴重性和危害性,才能做到有備無患,減少汽車火災事故的發(fā)生。同時要對駕駛員進行經(jīng)常性的消防安全知識的培訓和教育,普及汽車火災預防基本知識,就如何預防車輛火災,消除火災隱患,在發(fā)生車輛火災后如何組織撲救進行學習和教育,提高他們撲救車輛火災能力。還要組織駕駛員學習消防器材的使用,特別是要掌握各種滅火器的適用范圍,檢驗、檢查方法,熟練掌握滅火器的操作要領和注意事項,讓他們不僅懂防火知識,更要懂滅火知識,切實做到小火可撲滅,大火能控制。
2、駕駛員要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一是駕駛員要始終堅持對車輛進行日常保養(yǎng)、換季保養(yǎng)和定期保養(yǎng),始終讓車輛處于良好的技術狀態(tài)。二是不能違章開車,線路不能亂接、亂拉,以免造成局部線路超載過大,使線路絕緣層發(fā)熱,引起短路。三是對車內(nèi)易燃易爆物品要進行清理,例如像打火機、香水、摩絲、空氣清新劑、化妝品等易燃物品決不允許放在儀表盤上,這些物品容易被太陽光線聚焦,也會導致火災;四是在停車的時候,也要盡量選擇陰涼的地方,避開太陽直接曝曬,以免因陽光暴曬引起車輛自燃。
3、做好車輛的各項技術檢查工作
一是做好機動車的日常檢查。定期檢查電器、燈座、開關、制動燈開關等的連接頭是否有松動和脫落的問題。二是經(jīng)常檢查蓄電池、點火開關、電動機、啟動繼電器等大電流的電器設備的接線柱、連接導線、絕緣等是不是存在問題;查看車架、化油器、油箱、油管、油管接頭、坐墊等漏油件、油漆件、易燃可燃物附近的插接頭、導線等是否有磨損、破皮的問題,并及時的進行修理,把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三是經(jīng)常檢查發(fā)動機和底盤是否有漏油現(xiàn)象。檢查燃油油管、制動液油管和動力轉向油管的密封性,如果發(fā)現(xiàn)這些油管有滲漏現(xiàn)象要及時處理;同時做好汽車發(fā)動機清潔工作,避免堆積太多的污垢。發(fā)動機缸蓋上的油污、油垢,能導致導線、點火線圈、和火花塞漏電。如果溫度特別高,油垢、油圬就很容易揮發(fā)成油氣,遇到搭鐵等引發(fā)的電火花等,就會引起著火,造成車輛火災事故。
四、車輛火災的撲救措施
車輛在車場發(fā)生火災,在采取疏散措施和撲救措施的時候,一般要看車輛著火的具體位置;如果著火汽車在車場的一邊時,應在撲救火災的同時,組織疏散與火場相連的車輛;如果著火車輛停放在車場中間部位,應在撲救火災的同時,迅速組織人員疏散著火車輛周圍停放的車輛;如果駕駛員和乘車人員的衣服被火燒著,如時間允許,可以迅速脫下衣服,用腳將衣服的火踩滅,也可就地打滾壓滅衣物上的火焰,救援的人員可以給著火的司乘人員身上潑水,但千萬不能用滅火器直接噴射,以防傷口感染難以愈合。
車輛在行駛過程中,如果發(fā)動機艙已經(jīng)開始冒煙并且有火苗從縫隙中竄出,駕駛員應迅速停車,打開所有車門讓乘車人員立即下車,然后切斷電源,不要打開引擎蓋,以防空氣對流加大火勢。這時可拉開鎖止扳手,讓引擎蓋漏一條縫,然后往里面噴滅火劑,等到?jīng)]有煙霧時方可停止。這時才能打開引擎蓋,進行清理工作。如果火勢特別大,那就立即打火警電話,同時要讓所有的人遠離著火車輛,防止油箱爆炸造成人員傷亡。
當汽車被撞后發(fā)生火災時,不但能造成車輛零部件遭受嚴重的損壞,還會給乘車人員造成很大的傷亡,此時,首先要設法救人。同時報警,如果車門沒有損壞,應盡快打開車門讓乘車人員迅速逃離,避免造成更大的人員傷亡。同時,駕駛員和有滅火經(jīng)驗的乘客,可利用車上配備的滅火器及時的進行滅火。如果汽車在加油過程中發(fā)生火災時,駕駛員一定要冷靜,千萬不要驚慌,要立即停止加油,趕緊將汽車開出加油站(庫),用隨車上配備的滅火器以及衣物等將油箱上的火焰迅速撲滅。地面如果有流散的燃油,用滅火器或沙土將著火的燃油撲滅。車輛在修理廠修理發(fā)生火災時,修理人員應迅速下車或鉆出地溝,切斷電源,用滅火器或其他滅火器材將火撲滅。
總之,車輛發(fā)生火災后,初起火災的撲救原則是:救人第一;先救人、后救物;先控制、后滅火;先重點,后一般;防中毒,防窒息;聽指揮、莫驚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