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月紅
[摘要] 目的 分析血液檢驗標本出現(xiàn)誤差的影響因素,并提出有效預防措施。方法 選擇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期間我院檢驗科進行血液檢查存在誤差的110份血液標本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影響檢驗結果準確性的因素,并提出相應的改進和預防方案。結果 110份存在誤差的血液標本中,16例為患者自身原因,占14.55%;35例為標本檢驗因素,占31.82%;45例為標本采集因素,占40.91%;14例為標本送檢因素,占12.73%。結論 在血液生化檢驗,包括標本采集、檢驗以及患者自身因素等有多種因素會影響檢驗質量,需要進一步加強質量監(jiān)督和管理,實現(xiàn)臨床檢驗的規(guī)范化和合理化,提高血液檢驗質量。
[關鍵詞] 血液檢驗;標本;誤差;防范方法;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 R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5)10(a)-0112-03
臨床上在對患者進行診斷和治療時,生化檢驗作為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血液檢驗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輔助檢查手段,其檢驗質量與臨床醫(yī)生的診斷密切相關[1]。但是,有研究發(fā)現(xiàn),在血液生化檢驗中,有諸多因素會影響檢驗結果的準確性,使檢驗標本出現(xiàn)誤差,不利于臨床上制定針對性治療方案[2]。因此,該文對血液檢驗標本出現(xiàn)誤差的影響因素進行了探討,并提出具體的防范措施,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期間該院檢驗科進行血液檢查存在誤差的110份血液標本為研究對象,其中60份為男性標本,50份為女性標本,標本采集對象年齡20~66歲,平均年齡為(43.4±7.9)歲。
1.2方法
由專業(yè)人員每天將臨床醫(yī)生申請的檢查項目作為基本依據(jù),檢查血液標本是否出現(xiàn)凝血情況、外觀以及采集量等,并且對采血的過程、標本采集時間、患者自身情況以及采血部位等進行詳細詢問,對血液標本是否合格進行判斷。同時,檢驗科將110份出現(xiàn)誤差的血液標本做好標記后,向臨床科室反饋上述結果,并總結和分析出現(xiàn)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1.3統(tǒng)計方法
運用SPSS 16.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和統(tǒng)計本次研究的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百分數(shù)(%)來表示計數(shù)資料,進行χ2檢驗。
2 結果
110份存在誤差的血液標本中,16例為患者自身原因,占14.55%;35例為標本檢驗因素,占31.82%;45例為標本采集因素,占40.91%;14例為標本送檢因素,占12.73%,見表1。
3 討論
在臨床檢驗中,血液檢測作為其中比較基礎的一項檢測,可以為臨床上診斷血管疾病、病毒性疾病、部分癌癥以及傳染性疾病等多種疾病提供有效依據(jù),對臨床療效的提高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3]。雖然血液檢測具有操作簡單、準確率高等優(yōu)點,但是在檢測的過程中,容易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降低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所以,在分析血液標本出現(xiàn)誤差的原因后,提出有效的預防和解決對策對提高臨床檢驗水平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3.1血液檢驗標本出現(xiàn)誤差的原因
該次研究結果顯示,在導致血液檢驗標本出現(xiàn)誤差的諸多因素中,患者自身原因、標本送檢、標本采集以及標本檢驗原因分別占14.55%、12.73%、40.91%、31.82%,其具體原因如下:①患者自身原因。通常情況下,在血液檢驗中,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年齡、種族以及患者采血前的相關活動都會對檢測結果產生影響。有研究發(fā)現(xiàn),每天患者血液中的嗜酸性粒細胞數(shù)量、白細胞數(shù)量以及血小板數(shù)量等都會發(fā)生一定程度的變化,所以在血液檢驗的過程中,其檢驗結果的精確性也容易受到這些變化的影響[4]。比如,血液檢驗前,患者做過激烈的運動,其體內的尿素氮和鈉離子數(shù)量明顯增加,細胞內蛋白酶也會發(fā)生明顯的波動,增加血液中的血小板和白細胞數(shù)量,從而對檢驗結果的精確性產生影響;比如處于月經(jīng)期間的女性患者,其血液中的白細胞數(shù)量明顯減少,也容易影響臨床診斷[5]。同時,在提交檢驗申請單時,如果患者缺乏完善的資料,在血液檢驗的過程中,也容易發(fā)生誤差,對檢測結果產生影響。此外,有報道顯示,患者在進行血液檢驗前食用食物,會影響血液中的成分,從而影響檢驗結果的準確性。②標本處理。通常情況下,人體在不同時間段的代謝活躍度也存在著一定的區(qū)別,尤其是血液中的血小板和白細胞數(shù)量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所以,在采集血液標本時,如果沒有掌握好時間,則容易導致檢驗結果發(fā)生誤差。同時,由于標本采集人員缺乏法律意識,沒有充分認識到檢驗報告的重要性,在采集的過程中,沒有嚴格按照操作要求進行,出現(xiàn)錯誤操作或者沒有選擇正確的器械,都會導致誤差。比如,在臨床檢驗的過程中,檢驗人員在運用抗凝管時,沒有按照要求進行,沒有選擇合適的采血部位,并且采集標本的量過多或者過少,這些都會對檢驗結果的精確性造成影響[6]。此外,完成標本采集后,如果檢驗人員沒有及時儲存標本,沒有認真查對,或者送檢時間過長,這些因素都會導致溶血現(xiàn)象,從而嚴重影響檢驗結果的準確性。
3.2預防血液檢驗標本誤差的有效對策
3.2.1進一步加強健康教育 醫(yī)院的相關管理人員應該充分認識到血液檢驗的重要性,并且定期組織檢驗科人員參加培訓或者知識講座,不斷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能,掌握血液檢驗操作的相關內容和知識,檢驗人員應該與護士進一步加強交流,增強醫(yī)護人員的責任意識。同時,指導檢驗人員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基礎上,不斷豐富和提高自身知識儲備,重視血液檢驗中的相關問題以及檢驗項目,在運輸、保存以及采集標本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不懂的問題,應該及時向上級人員反饋,并且找出導致問題的原因,提出具體的預防措施或者解決方案,盡量避免發(fā)生誤差[7]。
3.2.2嚴格按照操作要求采集標本 對于檢驗人員而言,在進行血液檢驗前,應該仔細對化驗單和醫(yī)囑進行核對,充分了解患者的自身情況,比如患者是否存在血液病史、是否處于生理期等。同時,采集血液標本前,應該叮囑患者保持空腹狀態(tài),控制好空腹時間,不能過短或者過長,一般在12 h左右。檢驗前,醫(yī)護人員應該對患者進行簡單的健康教育,叮囑患者避免激烈運動,因為大量運動會使體內鈉、鉀水平產生變化,影響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如果采集標本前,患者有過明顯的劇烈運動,應該指導患者適當休息,待血液成分穩(wěn)定后,再采集血液[8]。一般來說,在對血液標本進行采集前,應該仔細對儀器進行檢查,查看試管、注射器等是否完整,避免血液檢驗標本與空氣產生接觸,使試管和注射器保持干燥和清潔。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使用乙醇消毒試管或者針管,避免影響血液成分。完成標本采集后,應該充分混合試管中的抗凝劑與血液,操作的過程中,動作盡量輕柔,避免劇烈搖晃試管,并及時將標本送至檢驗科檢驗[9]。
3.2.3重視檢驗過程 血液標本運輸至實驗室后,應該將標本的實際情況作為基本依據(jù),分類進行檢驗,確定合適的儲存條件和時間。在對血液標本進行保存時,應該避免傾斜或者晃動標本,以免發(fā)生溶血情況。由于一些血液標本需要長時間儲存,應該先對標本進行離心處理,然后再按照要求儲藏。同時,檢驗人員應該定期校準和保養(yǎng)檢驗儀器,并且在校準前,先徹底清潔試管管道,避免殘留蛋白質、血液等物質。完成血液標本檢驗后,如果懷疑存在一定的誤差,應該及時進行人工復查,仔細分析每個參數(shù),并及時與主治醫(yī)生溝通和聯(lián)系,對產生誤差的原因進行分析,確保檢驗結果的準確性。
3.2.4完善管理制度 由于血液檢驗包括多個環(huán)節(jié),每個環(huán)節(jié)的要求也存在著一定的區(qū)別,所以應該建立一套完善的規(guī)章管理制度,對結果期、驗血期以及采血期進行規(guī)范和管理。采血期間,加強采血人員的管理和培訓,規(guī)范和監(jiān)督其基本操作,包括換針、按壓、抽血以及消毒等;驗血期間,指導和監(jiān)督檢驗人員嚴格按照操作要求進行,正確運用試管和試劑,確保檢驗的順利進行;結果期間,應該仔細對檢驗結果進行檢查,一旦發(fā)現(xiàn)問題或者誤差,應該及時進行復查,從而提高檢驗結果的準確性[10]。
綜上所述,在血液生化檢驗中,有多種因素會影響檢驗質量,包括標本采集、檢驗以及患者自身因素等,需要進一步加強質量監(jiān)督和管理,實現(xiàn)臨床檢驗的規(guī)范化和合理化,從而提高血液檢驗質量。
[參考文獻]
[1] 李里.血液檢驗標本出現(xiàn)誤差的原因及控制措施[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4):769-770.
[2] 朱麗娟.血液檢驗標本出現(xiàn)誤差的原因及控制對策[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5(12):20-21.
[3] 惠麗紅,程默,孫然.血液檢驗標本誤差的原因分析及預防策略[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5(10):191-192.
[4] 劉天成,彭楊琳.血液檢驗標本出現(xiàn)誤差的原因及控制對策[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5(25):67-68.
[5] 賈建剛.淺論導致血液檢驗標本出現(xiàn)誤差的原因及預防措施[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5(15):47-48.
[6] 孫娜.探討血液檢驗標本中誘發(fā)誤差的因素及控制措施[J].科技經(jīng)濟市場,2015(11):186-187.
[7] 徐衛(wèi)珍.血液檢驗標本出現(xiàn)誤差的原因及控制對策[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9):45.
[8] 劉麗.血站血液檢驗標本誤差的原因及對策探討[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4(17):19-20.
[9] 孟麗.血液檢驗標本出現(xiàn)誤差的原因及管理對策[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4(17):82-83.
[10] 高偉,潘紅,李敏智.探析降低臨床血液檢驗誤差的有效措施[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3(15):10-11.
(收稿日期:2015-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