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信春 丁 芳 李佳豫
(云南省保山市隆陽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云南 保山 678000)
8例艾滋病患者進行依非韋倫、拉米夫定和替諾福韋治療的生化指標分析
向信春 丁 芳 李佳豫
(云南省保山市隆陽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云南 保山 678000)
目的 了解艾滋患者在用依非韋倫(EFV)、拉米夫定(3TC)和替諾福韋(TDF)治療過程中血小板、血紅蛋白、淀粉酶、三酰甘油、丙氨酸轉(zhuǎn)氨酶指標變化情況,為有效抗病毒治療制定患者治療方案提供科學依據(jù)。方法 收集我區(qū)1990年以來進行EFV、3TC和TDF聯(lián)合治療8例HIV患者信息,回顧分析隨訪過程中生化指標的檢測結果。結果 通過HAART治療后,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血小板、三酰甘油、丙氨酸轉(zhuǎn)氨酶總體呈上升趨勢(P<0.05);而淀粉酶呈下降趨勢(P<0.05)。結論 鑒于抗病毒治療藥物對各項生化指標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有高血脂血癥、血小板過高、心腦系統(tǒng)疾病患者不宜選用該治療方案進行治療,治療過程中應注意保肝、護肝。
艾滋病;EFV;3TC;TDF;生化指標;分析
艾滋病又稱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所引起的以免疫功能進行性受損為表現(xiàn),從而導致各種機會性感染和惡性腫瘤的傳染性疾?。?]。目前,高效抗反轉(zhuǎn)錄病毒療法(HAART)是公認的最有效的干預手段,可以有效的延長患者的生命改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但HAART藥物存在著各種不良反應,嚴重的影響了患者長期服用的依從性,從而產(chǎn)生耐藥性,治療失敗等不良后果。所以及時對高效抗逆轉(zhuǎn)錄病毒治療患者進行肝功能監(jiān)測,作為停用或更換藥物的重要指標。本文分析的EFV、3TC和TDF聯(lián)合用藥方案,對8例在抗病毒治療隨訪過程中監(jiān)測的血小板、血紅蛋白、淀粉酶、三酰甘油、轉(zhuǎn)氨酶變化情況,現(xiàn)將具體結果報道如下。
1.1資料來源:所有病例資料均來源于歷年我區(qū)進行艾滋病抗病毒治療資料庫。
1.2隨訪時間:嚴格按照張福杰等主編《國家免費艾滋病抗病毒藥物治療手冊》(第2版)標準執(zhí)行。
1.3方法:選取58例成人全程進行EFV、3TC和TDF抗病毒治療病例,共收集369份隨訪資料觀察在隨訪過程中檢測血小板、血紅蛋白、淀粉酶、三酰甘油、轉(zhuǎn)氨酶的變化情況,對隨訪病例資料采用SPSS17.0簡明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次分類進行統(tǒng)計分析。
通過HAART治療后,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血小板、三酰甘油、丙氨酸轉(zhuǎn)氨酶總體呈上升趨勢(P<0.05);而淀粉酶呈下降趨勢(P<0.05)。具體情況見表1~5。
HAART治療的目的是獲得長期有效的抗病毒效果,即最大限度地減少病毒載量,并將其維持在不可檢測水平、獲得免疫功能重建或維持免疫功能,同時顯著降低與HIV相關的各種感染性疾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2],從而延長生命并提高生活質(zhì)量。HAART治療的關鍵是藥物的選擇及良好的依從性。目前全球現(xiàn)有的藥物已達38種(包括聯(lián)合劑型),但對于大多數(shù)發(fā)展中國家和資源有限地區(qū),可選藥物的種類仍然有限,因此,利用有限的藥物獲得最大限度的治療效果是抗病毒治療的核心環(huán)節(jié)。
表1 患者治療前后血小板數(shù)量比較
表2 患者治療前后血紅蛋白含量比較
表3 患者治療前后三酰甘油比較
表4 患者治療前后淀粉酶比較
表5 患者治療前后丙氨酸轉(zhuǎn)氨酶比較
3.1血小板:8例病例中血小板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呈現(xiàn)上升趨勢的病例有7例,占87.5%;血小板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呈現(xiàn)下降趨勢的病例有1例,占12.5%。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呈現(xiàn)上升的比例明顯高于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呈現(xiàn)下降的比例(t=56,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這可能由于使用藥物,使存在于巨核細胞中的病毒被抑制,巨核細胞產(chǎn)生血小板的功能得以恢復有關。對于患有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和腦血栓的艾滋病患者在抗病毒治療過程中要同時對血小板進行檢測,過高時可以采取停藥或換其他的藥物進行治療;對于患有貧血的艾滋病患者可以采用這種方案進行治療。
3.2血紅蛋白的檢測:8例病例中血紅蛋白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呈現(xiàn)上升趨勢的病例有4例,占50%;血紅蛋白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呈現(xiàn)下降趨勢的病例有4例,占50%。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呈現(xiàn)上升趨勢的比例與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呈現(xiàn)下降趨勢的比例相當(t=72,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尚不能認為EFV、3TC和TDF對血紅蛋白有影響,藥物對血紅蛋白無不良反應。
3.3三酰甘油的檢測:8例病例中三酰甘油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呈現(xiàn)上升趨勢的病例有7例,占87.5.5%;三酰甘油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呈現(xiàn)下降趨勢的病例有1例,占12.5%。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呈現(xiàn)上升趨勢的比例高于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呈現(xiàn)下降趨勢比例(t=62,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可認為該治療方案能引起脂肪代謝異常,這與依非韋倫會導致高三酰甘油血癥[3]相關。因此對于肥胖患者,有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不建議采用本方案進行治療。
3.4淀粉酶的檢測:8例病例中淀粉酶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呈現(xiàn)上升趨勢的病例有2例,占25%;淀粉酶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呈現(xiàn)下降趨勢的病例有6例,占75%。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呈現(xiàn)上升趨勢的比例低于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呈現(xiàn)下降趨勢的比例(t=57,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可以認為EFV、3TC和TDF能使淀粉酶下降臨床上用其他抗病毒藥物引發(fā)胰腺炎時,可考慮更換該用藥方案治療。
3.5ALT的檢測:8例病例中ALT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呈現(xiàn)上升趨勢的病例有7例,占87.5%;ALT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呈現(xiàn)下降趨勢的病例有1例,占12.5%。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呈現(xiàn)上升趨勢的比例高于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呈現(xiàn)下降趨勢的比例(t=50,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這可能與依非韋倫會造成肝細胞損傷有關,因而在進行抗病毒治療時要注意保肝護肝。
[1]高勇.核苷類似物抗HIV的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流行病學傳染病學分冊,2001,28(1):10-15.
[2]Gulick RM,M ellors JW,Havlir D,et al.Treatment within dinavir,zidovudine,and lamivu dine in adults with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infection and prior antiretroviral therapy[J].N Engl J Med,1997,337(11) : 734-739.
[3]李燕,陸林.艾滋病與藥物濫用[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199.
R512.91
B
1671-8194(2015)012-01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