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毓山先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杰出的藝術家,是中國當代藝術傳統(tǒng),特別是雕塑藝術傳統(tǒng)重要的創(chuàng)建者之一。他出生于川北的農家,生性樸實、寬厚,任勞任怨,為人豁達大度而不計較個人得失,他情感細膩而豐富,稟賦高邁而聰慧過人,橫溢的才華在雕塑、書法、繪畫、攝影等多個藝術領域都有精彩的呈現(xiàn),尤其以重大歷史題材、紀念碑式的大型創(chuàng)作和深邃的學術見解,以及獨到的教學思想而為當世所稱譽。
2015年6月2日,是葉毓山先生的八十華誕,也恰逢他執(zhí)教、從藝60周年。當日,來自全國各地的藝術家、文學家、攝影家、歷史學家、詩人,以及葉先生的摯愛親朋和學生們,齊聚四川成都雙流的牧馬山下,大家為他獻上一份衷心地祝福。真可謂群賢畢至,少長咸集。葉毓山先生對黨和國家、民族無限的忠誠,對雕塑藝術事業(yè)無比的摯誠,對朋友、學生格外的真誠,對于親人則一片坦誠,所以他以巨大的人格魅力感召了天南海北的人在此日聚集到他的身邊。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吳為山先生因為出國,不僅打來了越洋電話,而且還手書墨寶《仰之彌高》為葉先生祝壽,委托四川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雕塑家鄧樂先生在現(xiàn)場轉呈葉先生。《雕塑》雜志社社長、主編范偉民先生也應葉毓山先生之邀赴此盛會。
此日,葉毓山先生“三喜臨門”。其一,舉辦了一個熱鬧的八十周歲生日慶典;其二,舉辦了《葉毓山雕塑》作品集的隆重首發(fā)式;其三,中國雕塑學會為他頒發(fā)了“中國雕塑藝術終身成就獎”。真可謂:李蘇遺風延牧馬,葉氏逢三喜;巴蜀神韻映雙流,毓山立八荒。
一、《葉毓山雕塑》首發(fā)式暨頒獎典禮
上午11:00,由中國雕塑學會、四川美術學院聯(lián)合主辦,由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雕塑藝術委員會主任、廣州美術學院院長、中國雕塑學會副會長黎明先生主持,舉行了《葉毓山雕塑》首發(fā)式和“中國雕塑藝術終身成就獎”頒獎典禮。
這部彩色印刷的《葉毓山雕塑》,由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雕塑學會會長曾成鋼先生主編,由孫振華先生和陳培一擔任副主編。曾成鋼為此作品集傾情作序,中國雕塑學會還邀請了宋春華、吳為山、黎明、隋建國、陳云崗、朱成、鄧樂、焦興濤、項金國、陳培一、孫振華(依畫集順序)等著名藝術家和藝術理論家為作品集撰文致賀。該集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大八開本,硬精裝,護封加瓦棱紙盒,總頁碼為400頁,高達50印張。其中,收錄了葉毓山先生的精品力作數(shù)十件,還有部分早期評論文章的節(jié)選。
原國家建設部副部長宋春華,原四川省委副書記甘道明,原中央美術學院黨委書記、著名雕塑家盛揚,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副理事長佘國華,四川美術學院院長羅中立,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雕塑學會會長曾成鋼,原長春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王學戰(zhàn),四川音樂學院美術學院院長馬一平,四川省美術家協(xié)會主席阿鴿,原中國軍事博物館總設計師夏書紳等十位嘉賓在主席臺就坐,并作為第一批讀者接受了葉毓山先生的簽名贈書。曾成鋼用按捺不住的激情言語,講述了他用最短的時間、最快的速度親自跑到了云貴川地區(qū)的大山深處,前去觀摹葉先生作品的過程,并簡述了《葉毓山雕塑》的大致編撰過程。
中國雕塑學會授予葉毓山先生“中國雕塑藝術終身成就獎”。中國雕塑學會副會長、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殷雙喜先生宣讀了《頒獎詞》。原建設部副部長宋春華先生和中國雕塑學會會長曾成鋼先生為葉毓山先生頒獎。發(fā)表了重要講話,感謝葉毓山先生當年的教育以及獎掖,也感謝葉毓山先生為四川美術學院奠定了一個起點很高的發(fā)展基礎,奠定了“以創(chuàng)作代基礎”的教育方針和良好的學風。
葉毓山先生應主持人之邀,發(fā)表了由衷的感言:“蓉城初夏,惠風潤雨如酥;岷峨滴翠,林箐竹篁遍麓。牧馬山下,板橋河岸,友聲摯情,白鷺代主鳴呼。八方眾友雅集,似昔日之蘭亭;四環(huán)涼棚品茗,勝九曲之流觴。有京都幽燕、嶺南甌越之諍友,有秦川古都、江南蘇杭之同道,有豫章新府、巴渝鄉(xiāng)土之故人,更有南滇伊通之遠客。藝壇名流,學界鴻儒,少長咸集,談笑歡聚。忽驚白駒過隙,轉瞬八秩鬢白。浮想聯(lián)翩,感慨頻生。嘆時光之飛馳、大塊之過客。時運起落,滄海桑田,有如人生。自思自量‘辛勞一生,其藝追求無止境,苦也;女婿向理美言‘其樂一生,聞道審美有后先,樂也。有今日之盛會,友情親情之鼓勵,當效曹公‘老驥伏櫪,應步詩仙壯思飛舉。望歸未來,當代藝術,人才輩出,創(chuàng)新不斷,江源浪迭,后生可畏。學會母校,成鋼、中立、黎明、振華主辦今日之高雅盛儀,眾友眾情,此時此刻,言在意外,深致躬謝;親人子女,向理、葉洲、葉蘋、蔡苓操辦此年之生日聚會,切切親情,諄諄人倫,感慨不已,致以謝忱?!?/p>
在《葉毓山雕塑》畫冊首發(fā)式和“中國雕塑藝術終身成就獎”頒獎典禮行將尾聲之時,葉先生的女兒葉蘋女士和外孫子向一郎,為他送上了最溫馨的祝福,祝他八十華誕快樂!全體與會人員起立、鼓掌、歡呼,恭賀葉先生生日快樂,從而將這個慶典活動推向了高潮。
主席臺就坐的嘉賓們也紛紛講述了自己與葉毓山先生交往過程中的感人故事,各自送上禮物,表達自己的心愿,為葉毓山先生的八十華誕又增添了幾分歡樂。最后,每一位嘉賓都將千言萬語濃縮成一句話,來表達對葉毓山先生的由衷祝福。
二、葉毓山雕塑研討會
下午14:30,由中國雕塑學會副會長、深圳雕塑院院長孫振華先生主持,召開了關于葉毓山先生的藝術創(chuàng)作與藝術教育的“葉毓山雕塑研討會”。
上半場,四川美術學院雕塑系主任焦興濤發(fā)表了《葉毓山與四川雕塑》、四川美術學院教授王林發(fā)表了《葉毓山與四川美院的創(chuàng)作教學》的專題演講。下半場,中國美協(xié)副主席、中國雕塑學會會長曾成鋼發(fā)表了《葉毓山的藝術道路》、四川大學教授林木發(fā)表了《葉毓山雕塑研究》的專題報告。大家所討論的重點就是“以創(chuàng)作代基礎”的教學理念,是葉毓山先生當年執(zhí)掌四川美術學院的致勝法寶,不僅取得了重要的教學成果,而且在全國美術教育界也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重大影響。1982年3月3日,“全國高等藝術院校美術創(chuàng)作教學會座談會”在四川美術學院舉行,葉毓山先生在大會作專題報告,報告的主旨就是“創(chuàng)作代基礎”的經(jīng)驗與體會。這是建國以來所召開的第一次專門研究美術創(chuàng)作教學問題的全國性會議。同年5月,葉毓山的重要論文《近年來我院創(chuàng)作的回顧》在《美術》雜志第5期發(fā)表。提出“以創(chuàng)作代基礎”的教育方針,概括而言就是用創(chuàng)作帶動基礎、以基礎促進創(chuàng)作,創(chuàng)作與基礎二者并行不悖。
在自由發(fā)言時間,一些當年的親歷者,如馬一平、項金國、羅中立、王林、林木等,還對葉毓山先生主政四川美術學院期間的一些軼事、趣聞進行了回憶,對葉先生當年的善政良策進行了討論。一些受益者還以身說法,講述了葉先生不拘一格地大膽發(fā)現(xiàn)人才、使用人才的感人故事。尤為令人感動的是,葉毓山先生在四川考古學會的朋友,不僅用大量事例講述了葉毓山先生在創(chuàng)作歷史文化題材時的審慎與考究,而且還朗誦了文采飛揚、感情豐沛的抒情長詩,贏得了滿堂喝彩!
葉先生的弟子、著名雕塑家朱成先生在最后一個發(fā)言中就他所關注的毛主席紀念堂雕像的問題,與葉毓山先生進行了交流。最終他表示,他要用十年的時間,為葉先生的九十大壽做一個策劃,獻上一份獨特的厚禮。
三、八十華誕盛宴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牧馬山下葉毓山先生的工作室人聲鼎沸,熱鬧非凡。由四川美術學院教授、西安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王林先生主持,為葉毓山先生舉辦了一個盛大的生日晚宴。
巨大的電子屏幕播放著葉毓山先生非洲原野之旅的影片,令人心潮澎湃的畫面蕩漾在一泓碧水之上;動人的樂曲奏起,美妙的歌喉綻放,彌漫著異域情調;航拍的小飛機在人們的頭頂上來回盤旋,引起了陣陣歡呼;在歡聲笑語中,美味佳肴列開了陣勢,推杯換盞激起了友情。王林的主持相當風趣、幽默而且活潑,不斷地點將登臺,讓嘉賓們或一吐衷腸,或一展歌喉。中央美術學院黨委副書記王少軍先生和公共藝術學院副院長王中先生,滿懷深情地講述了學生時代到四川美術學院初次拜訪葉毓山先生,并找他借錢的事情以及之后與葉先生同行出訪的軼聞趣事,顯示了葉先生提攜后進、樂于助人的高尚情懷。最后,大家為葉毓山先生點燃了生日蠟燭,齊聲唱響了生日贊歌,獻上了共同的衷心祝?!T溉~先生壽比南山,藝術之樹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