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研究通過對678例心理咨詢記錄的統(tǒng)計分析,深入了解大學生心理咨詢現(xiàn)狀及大學生心理咨詢的需求,并在此基礎(chǔ)上提出更符合大學生需求的心理健康服務(wù)模式。
關(guān)鍵詞 心理咨詢 現(xiàn)狀 建議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8.086
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 of Current Psychological Consultation
in Universities through 678 Students' Consulting Cases
YANG Jing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enter, Wenhua College, Wuhan, Hubei 430074)
Abstract Through analysis of 678 individual cases, the study has a deep look a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urrent psychological consultation in universities and the needs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propose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mode which meets the requir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consultation; present situation; suggest
大學生正處于自我意識發(fā)展和整合的關(guān)鍵時期,這個時期具有不平衡、不穩(wěn)定性等特征,再加上90后學生獨生子女特征凸顯、各種壓力疊加,他們的心理健康承受著巨大的考驗。近年來,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guān)注,各高校也都配備了專業(yè)的心理咨詢機構(gòu)和心理咨詢?nèi)藛T為大學生答疑解惑。心理咨詢是幫助大學生心理成長的專業(yè)途徑,了解大學生心理咨詢的現(xiàn)狀,有助于深入了解大學生心理咨詢的需求,提高心理咨詢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本研究建立在600余例心理咨詢記錄的統(tǒng)計分析基礎(chǔ)之上,提出了更符合大學生需求的心理咨詢服務(wù)模式。
1 研究方法
1.1 數(shù)據(jù)來源
本研究收集了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從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期間的心理咨詢記錄,共獲取記錄678人次,其中包括預約時間、性別、年級、咨詢主題等信息。
1.2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
運用spss12.0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 統(tǒng)計分析
2.1 咨詢?nèi)藬?shù)與咨詢時長統(tǒng)計
自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該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共接待心理咨詢學生150名,共678人次,平均每人咨詢4.52次。其中,由于咨詢脫落帶來的未正常結(jié)案學生為18人,占咨詢學生的12.68%。按個案咨詢次數(shù),心理咨詢可分為短程(4次以下)、中程(4~6次)與長程(6次以上),不同時長所占比例見表1。
2.2 咨詢預約的時間分布統(tǒng)計
將大學生心理咨詢的預約時間按月分布,自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每個月大學生咨詢預約的人數(shù)分布見圖1。由圖1 可見,大學生心理咨詢預約的人數(shù)有逐年上升的趨勢。
2.3 咨詢?nèi)舜蔚男詣e與年級分布統(tǒng)計
按咨詢?nèi)藬?shù)統(tǒng)計,前來咨詢的學生中男生為43人,占28.67%;女生為98人,占65.33%;不詳為9人,占6%。按咨詢?nèi)舜谓y(tǒng)計,前來咨詢的學生中男生為246人次,占36.28%,平均咨詢?nèi)舜螢?.72次;女生為418,占61.65%,平均咨詢?nèi)舜螢?.27次;不詳為14人次,占2.06%,平均咨詢?nèi)舜螢?.56次。
按咨詢?nèi)藬?shù)來統(tǒng)計,前來咨詢的學生中大一學生為42人,占28%;大二學生為56人,占37.33%;大三學生為28人,占18.67%;大四學生為24人,占16%;不詳為6人,占4%。按咨詢?nèi)舜蝸斫y(tǒng)計,前來咨詢的學生中大一學生為143人次,占21.09%,平均咨詢?nèi)舜螢?.40次;大二學生為316人次,占46.61%,平均咨詢?nèi)舜螢?.64次;大三學生為142人次,占20.94%,平均咨詢?nèi)舜螢?.07次;大四學生為68人次,占10.03%,平均咨詢?nèi)舜螢?.83次;不詳為9人次,占1.33%,平均咨詢?nèi)舜螢?.5次。
2.4 咨詢的主題分布統(tǒng)計
每次咨詢結(jié)束后,咨詢師根據(jù)咨詢內(nèi)容填寫咨詢主題,共分為學習困難、人際關(guān)系、適應、人格、自我認識、戀愛問題、情緒困擾、睡眠障礙、個人發(fā)展及其他十個類型。由于咨詢期間隨著咨詢內(nèi)容的變化,咨詢的主題會有一定的變化,因此咨詢主題的分布統(tǒng)計按咨詢?nèi)舜蝸碛嬎恪?/p>
在前來咨詢的學生中咨詢主題為學習困難的為64人次,占9.44%;人際關(guān)系專題為189人次,占27.88%;適應為48人次,占7.08%;自我認識為184人次,占27.14%;戀愛問題為127人次,占18.73%;情緒困擾為21人次,占3.10%;睡眠障礙為16人次,占2.36%;個人發(fā)展為23人次,占3.39%;其他為6人次,占0.88%。
3 結(jié)果與討論
3.1 大學生心理咨詢時長特點
由結(jié)果可知,大學生平均心理咨詢市場為4.52次,屬于中程心理咨詢時長。許多大學生前來心理咨詢,常常抱著一次就解決問題的預期。事實證明,心理咨詢需要心理咨詢師和當事人一定時間的溝通和深入,才能真正起到緩解情緒、適應環(huán)境、改善人際等作用,而完善人格、自我則需要更長的時間。
在取樣學校,大學生心理咨詢脫落率達到12.68%,前人研究更是高達40%。如此高的咨詢脫落率是由各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方面,各高校心理咨詢師隊伍不健全,往往一個學校僅有一兩名專職心理咨詢師,而他們在心理咨詢之外往往承擔著心理活動組織、心理健康知識宣傳、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辦公行政等多重工作,導致他們心力交瘁而無法專心致志地為學生進行心理咨詢。一方面,心理咨詢師與當事人不匹配、當事人在咨詢過程中的阻抗、移情也可能導致咨詢脫落。還有一方面原因在于,當事人對于心理咨詢往往帶著不正確的認識,認為心理咨詢是件很丟臉的事情,認為心理咨詢是個一次性解決問題的過程。
3.2 大學生心理咨詢預約特點
自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大學生心理咨詢預約人數(shù)有逐年上升的趨勢??梢姡髮W生對于心理咨詢的需求在逐年上升,大學生對于心理咨詢的認識有所改善。近年來,各高校通過各種途徑深入心理健康教育,如開展心理健康宣傳月活動、在班級設(shè)立心理委員、開展心理班會等。這些活動或舉措一方面宣傳了學校心理咨詢機構(gòu),另一方面宣傳了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在一定程度上矯正了學生對于心理咨詢的誤解,從而推動更多需要幫助的學生愿意走進心理咨詢中心尋求幫助。
分學期來看,2013-2014-1學期與2014-2015-1學期分布類似:開學初9月份偏低,10月份最高,11月份相對較低,學期末12月份相對較高;2013-2014-2學期分布特點:開學初2月份和學期末6月份相對較高,學期期中3、4、5月份相對較低。深入了解發(fā)現(xiàn),該校針對大一新生開設(shè)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分兩個學期展開。由于新生軍訓結(jié)束、開始上課的時間基本從10月份開始,因此心理健康課在第一學期也是從10月份開始授課,而第二學期是從學期初2月份開始授課,這正好與大學生心理咨詢預約人數(shù)較多的時間點相吻合。另外,每學期末,學生更多面臨著考試壓力,這些壓力會推動學生前來心理咨詢。
3.3 大學生心理咨詢基本信息分布特點
前來咨詢的學生中,男生明顯少于女生,而前來咨詢的男生會談次數(shù)會多于女生。從心理求助的角度出發(fā),F(xiàn)lisher(2002)發(fā)現(xiàn)女性的專業(yè)心理求助態(tài)度比男性更加積極,他認為其原因在于女性更容易抑郁、女生容易受到角色沖突而使自己受到更大的壓力、容易受到男性至上的思想的傷害。而前來咨詢的男生往往心理困擾程度更嚴重,需要接受更長時間的咨詢和治療。
從年級分布來看,前來咨詢的學生大部分為大一、大二的學生,共占65.33%。而從咨詢次數(shù)來看,大一、大四學生多數(shù)為短程心理咨詢,大二、大三多數(shù)為長程心理咨詢,這可能與不同年級的咨詢主題不同有關(guān)。大一學生來到新的學校,面臨更多的是適應問題;大二、大三學生在適應學校環(huán)境和學習生活后,人際和情感問題相繼出現(xiàn);大四學生在面臨求職、考研時常常需要壓力紓解和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這些主題目標很清晰,不需要長時間的探索和咨詢。
3.4 大學生心理咨詢主題分布特點
從咨詢主題來看,排在前五位的主題分布是人際關(guān)系、自我認識、戀愛問題、學習困難和適應。這些主題和大學生活息息相關(guān),更多為發(fā)展性問題。
4 建議
心理咨詢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種途徑和手段,由心理咨詢現(xiàn)狀可以反映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向的重點,從而能夠進一步推進和深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深化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sh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對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關(guān)注,推動學生在遇到心理困擾時主動尋求專業(yè)心理咨詢的幫助。而心理咨詢反映出大學生的共同心理困擾與大學生活息息相關(guān),分別為人際關(guān)系、自我認識、戀愛問題、學習困難和適應等,而不同年級的大學生心理困擾的主題有所不同。因此,各高校要擴大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覆蓋面,更要在教學內(nèi)容與教學方法上進行變革,以滿足當代大學生的真正心理需求。其次,加強專業(yè)心理咨詢?nèi)藛T隊伍建設(shè)。由心理咨詢高脫落率可以看出,高校心理咨詢?nèi)藛T需要長期、穩(wěn)定的專業(yè)技能培訓與督導,從而提高心理咨詢專業(yè)水平和心理咨詢效果。另一方面,由于很多高校僅有一到兩名專職心理咨詢?nèi)藛T,他們很難滿足全校學生的心理需求,因工作壓力導致的職業(yè)倦怠就會隨之而來。因此,各高校應增加專業(yè)心理咨詢?nèi)藛T數(shù)量,擴大專兼職心理咨詢?nèi)藛T隊伍,同時保證專業(yè)心理咨詢?nèi)藛T的培訓和督導。第三,開展多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務(wù)。采用個體心理咨詢和團體咨詢相結(jié)合的方式,配合主題式講座及心理健康知識宣傳,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力度。
參考文獻
[1] 魏小璐,陳永.高校心理咨詢中脫落現(xiàn)象的成因分析及對策[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2.6:45-47.
[2] Flisher, A.J. & DeBeer, J.P., (2002).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receiving counseling services at the university of CaPe Town, SouthAfriea[J]. British Journal of Guidanee & Couseling,Vol.30,No.3,2002.
[3] 楊靜.高校心理咨詢工作者職業(yè)倦怠分析[J].科教導刊,2013.10:18-219.
[4] 江光榮.心理咨詢的理論與實務(wù)[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
[5] 李素梅.心理健康與大學生活[M].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