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茹 卓全錄
(濮陽市環(huán)境保護科學研究所,河南 濮陽 457000)
德國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的方法研究
劉紅茹卓全錄
(濮陽市環(huán)境保護科學研究所,河南濮陽457000)
德國是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最為成功的國家之一,本文介紹了德國城市生活垃圾的管理經(jīng)驗與處理工藝,并結合我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現(xiàn)狀和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與建議。
城市生活垃圾;啟示;德國;機械生物處理技術
1.1完善的法律法規(guī)與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規(guī)是德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體系中的關鍵一環(huán),目前德國與垃圾管理相關的法律約有800項以及近5000項行政條例,對確保城市生活垃圾處理中的各項環(huán)保措施落實到位起了很大作用。德國在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中實行生產(chǎn)者責任制度、生態(tài)稅制度、垃圾收費制度等,促進了垃圾的源頭消減和回收利用,同時也為垃圾的無害化處理籌集了資金。
1.2分類收集與分類處理
德國居民家中設置四種不同顏色的垃圾桶:黃色桶、藍色桶、棕色桶或綠色桶、黑桶,分別收集帶有綠點標志的一次性包裝垃圾、廢舊紙張、綠色植物類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另外,各居民區(qū)設有專門的垃圾桶以回收各種玻璃瓶,大件垃圾、廢舊電器、建筑垃圾、危險廢物等則另有專門的回收點。垃圾從源頭進行分類后,由垃圾處理公司收集運輸,按不同類別進行處理、回收利用[4]。
1.3社會化參與
德國生活垃圾處理之所以走在世界前列,與其較高的國民素質及全方位的環(huán)保宣傳教育密切相關。城市垃圾處理是一項投資巨大的全民事業(yè),德國全體居民的自覺地參與(如自覺進行垃圾分類等)促進了垃圾管理工作的順利實施。
德國采用機械生物處理—焚燒工藝進行城市生活垃圾處理[5-7],該工藝利用微生物作用分解垃圾中的有機質、降低垃圾含水率,利用機械設備分選垃圾中的高熱值物質、金屬、玻璃等加以利用,經(jīng)機械生物預處理后再進行焚燒,大幅度提高了發(fā)電效率。該技術最終只對底灰和固化后的飛灰進行填埋,極大限度地減少了垃圾填埋場的占地面積,減少了污染物排放水平,在垃圾的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理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圖1 機械生物處理—焚燒處理技術工藝圖[7]
3.1法律法規(guī)不健全,全民環(huán)境意識不高
式中:Qm,i為實測徑流值,為實測徑流平均值,m/s;Qs,i為模擬徑流值,為模擬徑流平均值,m/s。
我國頒布的《固體廢棄物污染環(huán)境防治法》等雖對城市垃圾污染防治作出了規(guī)定,但由于缺乏相應實施細則,給依法管理帶來了困難。另外,人們環(huán)境意識不高(如亂扔垃圾、垃圾分類意識不強等)也給環(huán)境管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3.2生活垃圾管理體制不健全,處理資金缺少保障
我國主管城市垃圾清運處置的歸口部門是建設部門,環(huán)衛(wèi)部門對垃圾的管理僅是被動地清運處置,對城市垃圾的消減、再利用缺乏系統(tǒng)考慮。國內生活垃圾處理費用主要來源于國家和地方財政,且資金大都用于垃圾的收運,資金短缺制約了垃圾無害化處理水平的提高。
3.3垃圾混合收集為主、減量化程度不夠
2000年,建設部確定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南京、廈門和桂林為“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的試點城市”,實施廢電池、廢紙和廢塑料的分類收集,但由于公民分類意識不強、分類運收和處理系統(tǒng)未配套等原因,使分類收集流于形式,垃圾混合收集不利于垃圾減量化和資源回收,增大了無害化處理的難度。
3.4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水平低
我國城市垃圾無害化起步晚,衛(wèi)生填埋為多數(shù)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主要方式,垃圾處理總量低、處理方式落后,垃圾持續(xù)增長與無害化水平低的矛盾日益突出。
4.1完善法律法規(guī),優(yōu)化管理制度
完善城市垃圾管理的法律法規(guī),使有關部門能夠依法加強管理;選擇有垃圾經(jīng)營資格的單位負責垃圾收運和處理,形成市場競爭機制[8],明確管理機構并給以相應的執(zhí)法權,使垃圾治理規(guī)范化、制度化。
4.2推進生活垃圾分類,鼓勵資源化利用
積極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強化生活垃圾的源頭減量,采取合理的經(jīng)濟手段(如完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收費體系[9]、制定廢舊物質回收利用優(yōu)惠政策等)促進垃圾的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理。
4.3積極借鑒國外先進的處理技術
德國機械生物處理—焚燒工藝根據(jù)生活垃圾理化性質進行工藝組合優(yōu)化,有效地實現(xiàn)了城市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我國各省城市垃圾處理水平和方式差異較大,可根據(jù)具體情況借鑒德國經(jīng)驗,在經(jīng)濟條件優(yōu)越的城市進行試點,然后向全國推廣,實現(xiàn)“以點帶線,以線帶面”。
5.4提高全民環(huán)保意識
結合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垃圾收費等措施,進行大規(guī)模的環(huán)境法律法規(guī)宣傳,提高公眾法制觀念和道德水準,自覺遵守有關規(guī)定,積極參與垃圾管理。
德國通過完善的法律法律、健全的管理機制、先進的處理工藝有效實現(xiàn)了城市生活垃圾的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中國城市垃圾治理問題主要為法律制度不健全、垃圾混合收集、處理水平落后等,可結合我國城市具體情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建立健全垃圾收費制度、垃圾分類獎懲制度、垃圾治理問責制度等,同時,結合社區(qū)管理,完善垃圾處理細則,構建長效的生活垃圾無公害化應對機制。
[1]呂恬.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方法探析[J],九江學院學報,2008,3,91-93.
[2]劉曉峰,梁佳.國外城市垃圾管理經(jīng)驗及啟示[J],商業(yè)經(jīng)濟,2012,3,14-15.
[3]王燕,施維蓉.德國城市生活垃圾的管理現(xiàn)狀及啟示[J],污染防治技術,2009,22(1),71-75.
[4]羅仁才,張瑩.德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方法研究,中國資源綜合利用[J],2008,30-31.
[5]吳克,Michael Nelles,蔡敬民等.德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中MBT技術現(xiàn)狀[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05,9,16-22.
[6]克勞斯·維默爾.德國生活垃圾處理技術發(fā)展[J],環(huán)境衛(wèi)生工程,2004,12(4),200-205.
[7]鞠茂偉,李愛民,馬蒸釗.城市生活垃圾機械生物預處理技術研究進展[J],化工進展,2010,29,543-547.
[8]李海紅.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理及存在的問題[J],西北輕工業(yè)學院學報,2002,5.
[9]李友平,闞濤濤.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2008),1318-1320.
X799.3
A
1003-5168(2015)-12-0063-2
劉紅茹(1989-),女,碩士,研究方向:環(huán)境保護、城市生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