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迷霧 圖+由老爺炕提供
老爺炕炕頭上的滿漢全席
文+迷霧 圖+由老爺炕提供
有人說,重慶人喜歡吃但不會吃。理由是吃的東西總是那么幾樣,不是火鍋就是江湖菜,以至于其他菜在重慶的生意相當難做,這導致許多外來菜系只好把自己最符合重慶人口味的菜品當成了主打。最典型的就是東北菜,因為餃子這東西實在是大眾傳統(tǒng)美食,所以在重慶,東北菜館基本上都是哈爾濱餃子館。至于重慶人思維中的東北菜,不就是豬肉燉粉條和小雞燉蘑菇嗎?
這讓老畢很是郁悶,這個在重慶待了多年的東北漢子,待成了重慶女婿,連重慶話都說得有模有樣了,對重慶菜卻始終沒有培養(yǎng)出太多感情。于是和媳婦兒一合計,干脆自己開一家家鄉(xiāng)味道的館子得了,一來可以滿足口腹思鄉(xiāng)之欲,二來也算是給東北菜正名,“誰告訴你們東北菜就是餃子的?”就這樣,便有了這家老爺炕東北菜。
老畢說東北菜其實相當繁雜,那幾樣我們耳熟能詳?shù)臇|北名菜其實算是“中原菜系”和東北民間菜的融合。而要說東北菜的粗獷和大氣,則被“滿洲菜”占了十之八九。畢竟,滿洲菜可以追溯到努爾哈赤帶著滿族騎兵橫掃天下的時候,所以店內的招牌菜可不是餃子和豬肉燉粉條,而是老畢家鄉(xiāng)的滿族菜色。
比如一道滿八旗野意鍋。這其實類似“滿族火鍋”。一大口銅鍋端上桌,鍋中盛滿了熱騰騰的湯頭。老畢說這湯頭是老母雞熬出來的,綜合了煮、燉、燜、煨四種烹飪技法,最大程度上保證了湯的鮮味。配菜是肥牛和幾樣小菜,其中的東北酸菜算是個驚喜,重慶市面上只此一家,直接吃感覺不到太多酸味,但在湯中燙了片刻后,一鍋湯都沾染上了酸菜的滋味,燙起肥牛越發(fā)的入味。坐在炕上,一邊悠閑地燙著肥牛,一邊嚼著已經(jīng)入味的酸菜,突然有了幾分當年橫掃天下的滿族騎兵們下了馬背,用隨身攜帶的陶罐生火煮湯,涮著狍子肉,喝著烈酒的豪氣來。老畢還說,到了乾隆爺?shù)臅r候,這道菜可是正兒八經(jīng)的御膳。
另一道特色滿洲菜看著比較普通。菜名“大豐收”,簸箕上擺著青菜、大蔥、黃瓜還有瑰紅色的東北心美蘿卜,一股子地地道道的東北農家風味。吃的時候需要蘸醬,醬名“笨蛋醬”,實際上是東北特色的大醬。這大醬可是大有來頭,當年努爾哈赤征戰(zhàn)天下,手下將士缺鹽,便是用這傳自女真族的大醬替代鹽巴,從而有了“兵馬未動,大醬先行”的典故。拿心美蘿卜沾大醬咬一口,清脆、香甜,算是理解了為什么清宮御膳中,會有這么一道“尋常小菜”。
除此之外,老畢家鄉(xiāng)清原特色的食材“千子”,配上炭火烤制的干豆腐,合著孜然辣椒芝麻而成的清原特色亂炒;口感柔糯,可算是美容佳品的手工皮凍;色澤金黃,形態(tài)口感酥香甜脆的拔絲白果都是難得一嘗的滿族美味。目前老畢正在研究滿族“八大碗”,都是滿漢全席中的滿族名菜,又分上中下粗細數(shù)個門類,不禁讓我感嘆原來東北飲食文化也是博大精深。老畢說那是,他想通過老爺炕,讓更多的人能夠了解和喜歡東北菜。我突然覺得有一天,在老爺炕哪怕是吃到滿漢全席,似乎也不是什么值得大驚小怪的事情了。
左右頁圖:坐在老爺炕的炕頭上,喝著65°的小燒,品嘗著粗中帶細的地道東北滿族菜色,這種爽快的感覺,重慶可是只此一家。
你眼中的東北菜是什么?餃子、豬肉燉粉條還是小雞燉蘑菇?老爺炕告訴你,東北菜可遠遠不止這些。
地址:望?;ㄊ心祥T一區(qū)二層(北城天街遠東百貨上行800米)
最難忘的特點:重慶獨一無二的滿族菜,無論是大氣的滿八旗野意鍋還是民間風味濃厚的大豐收都值得一嘗。順便店內有純正高粱釀造的65°東北小燒,配上一大鍋老旗營汆白肉,絕對是酒客無法拒絕的誘惑。
LaoyekangEnjoying Northeast Dishes in the Restau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