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楊春山
一
陽光和風雨交替沐浴著滇西北的滄陽小城,時而為它涂抹上一層亮色,時而使它彌漫著迷離的霧氣。在陽光和風雨的侵蝕中,時光一年又一年悄悄從這個小城溜走,留下的是傳說、歷史,還有脆弱的紙張、泛黃的典籍和風干的記憶。曾經(jīng)宏偉的瀾滄衛(wèi)城、喧囂的馬幫商旅、滄桑的茶馬古道,都被定格在了歷史的不遠處。對于人們來說,從明朝初年的洪武調(diào)衛(wèi)算起,600多年該是一段多么漫長的時光。在這600多年間,馬蹄可以在堅硬的青石板上叩出深深的印痕,甚至連記憶都會被遺失在歲月深處。屯邊的將士、八方的商賈,沿著茶馬古道一撥又一撥地進入了滄陽城,最后將士們留下了,商賈們卻要在停歇休憩之后繼續(xù)遠走天涯。
屯邊的將士們背負著朝廷穩(wěn)定邊疆的重軛,以“七分耕種,三分操備”的姿態(tài)進入了這片荒涼的土地,開始戍邊屯田。他們在風雨中披荊斬棘、開荒耕犁、種植莊稼、放牧牛羊,讓一個個村落飄起了縷縷炊煙;讓一塊塊池塘游滿了嬉戲的魚兒;讓一片片山坡綻開了無數(shù)的花朵。悠久的中原文明進入了蠻荒的滇西北邊地,播撒下一顆顆文明的種子。從此,詩書禮儀在門楣和照壁上停駐,耕讀家風在鄉(xiāng)野和庭院里飄香。
在云南邊地,一個地方的故事總是和土司有著緊密的關聯(lián)。一代土司,就能寫就半部邊地史。在土司家族漫長的統(tǒng)治歷程里,常常會冒出幾個梟雄或雅士,留下一段段傳奇。在統(tǒng)治子民的閑暇之余,土司的心中也會騰起一股世代中興、世襲罔替的壯志豪情。從南詔和大理國時期,高氏土司就在滄城扎下了粗壯的根系。明初,在傅友德、藍玉、沐英率領的30萬大軍的征戰(zhàn)下,“宋揮玉斧”的云南歸入了大明王朝的版圖。高氏土司審時度勢,向初定天下的明王朝俯首稱臣,這樣,歸附了明王朝的高氏土司得以繼續(xù)在滄陽大地上書寫土司統(tǒng)治的篇章。時光波瀾不驚地流逝著,元朝時,因蒙古將士“兵自北南來,進攻大理,首捷此土”而被稱為“北國勝門”,地處滇、川、藏咽喉位置的北勝州,穩(wěn)依金沙江之天險,進可攻,退可守,成為了兵家必爭之地。明末清初,被稱為“儒雅土司”的高斗光,發(fā)現(xiàn)在滄城東邊曲折的茶馬古道穿行的群山之中,有一座可以建立要塞,作為保衛(wèi)滄城軍事前沿的大山。在這個地方建立兵寨或城堡,既可扼守住自己的地盤,又可為以后的軍事擴張埋下重要的伏筆。一個決定就這樣在滄城高氏土司的府邸里誕生了,看似輕描淡寫,實則寓意深遠。于是,他派遣自己的親軍土練360戶伍移駐到了那里,開始了半軍事化半游牧的生活。后來,這群人被命名為他留人;他們居住的這座山,被稱為他留山。
二
他留山山勢并不險峻,但卻巍峨、寬厚。有了360戶伍他留人進駐,這里就有了火塘和烈酒,有了歌聲和歡笑,有了馬幫和軍士。當然,這里也會有沖天的戰(zhàn)火、冰冷的箭鏃、噴濺的鮮血、累積的墳塋。松樹和雜木覆蓋著他留山,也承載著他留人的生活。山,為他留人提供了繁衍生息的可能。一條河圍繞著他留山靜靜地流淌,因為他留人的到來,河流也就有了一個名字——他留河。山水相依,他留山對他留人顯露出了寬厚的胸懷。屯戍的他留人,在河岸邊開墾梯田,種植稻糧;在山林中獵取野獸,獲取肉食;在荒地上伐木造屋,屯戍安居。鳥兒飛過他留山,留下了清脆的啼鳴;牛羊在山坡上漫步,裝點著平靜的生活。六七月間,他留山上的火草開始泛青,為他留人提供了制作衣物的原料。茶馬古道在他留山的皺褶里延伸,悠揚的馬鈴聲和穿行的馬幫在深山里漸去漸遠,只將一曲曲《趕馬調(diào)》留給了蒼莽的他留山。村落在大山里生長,時光在大山里流淌。居住在他留山的他留人,在守衛(wèi)著這片山野的同時,也讓這座山成為他們祖祖輩輩賴以棲居的家園。
志得意滿的高斗光土司,開始謀劃著把他留寨子擴建為一座城堡。他留山處于茶馬古道的一個要隘,在這里一個叫作永濟橋的地方,南方茶馬古道呈現(xiàn)出了不同的指向:一條向東,經(jīng)華坪、攀枝花到達四川;一條向南,經(jīng)大理、保山抵達緬甸;另一條向西,經(jīng)永勝、梓里、麗江、中甸到達西藏、印度。他留山成為了幾條重要道路的交會點,而他留古城堡扼守古道咽喉,來往的馬幫便川流不息地涌進他留山,進入了古城堡,在里面歇息、補充給養(yǎng)或在完成交易后又遠走四方。馬幫的出現(xiàn)催生了無數(shù)的故事,愛情與背叛、算計與機心、欺詐與寬厚,同時在這個城堡里的每一個角落上演。
大批馬幫的進入讓他留城堡里人流涌動,繁華和富庶也一步步迫近了他留山。城堡在最大程度地保留軍事功能的同時,又從來往的商人身上賺取了財富。三戶一圍,五戶一堡;戰(zhàn)事一起,一呼百應。能征善戰(zhàn)、驍勇異常的他留人讓高斗光覺得十分安心,在可以俯瞰整個他留城堡的棲云洞石崖上,高斗光和高僧海悟大師品茗悟道,飲酒賦詩,在洞中石壁上留下了“引真龍到此”的志得意滿、“大醉而書更有神”的瀟灑自如,和“誰能超世累,共坐白云中”的超凡脫俗。落款處,從“主人高斗光書”那幾個小字里,一代儒雅土司夢想千秋萬代統(tǒng)治滄陽的抱負呼之欲出。這也是以風流和儒雅號稱的土司高斗光在滄城留下的不多真跡。
從此,他留山開始接納四面八方的人流,城堡朝開暮閉,他留人耕種著自己的田地,放牧著自己的牛羊,守護著自己的宅院,接待著來往的馬幫,平靜而祥和。于是,他們制作了蘆笙、三弦、口弦、竹笛、葉哨,談情說愛,厲兵秣馬,快樂地生活在這座大山的懷抱里。也許會有一些他留少女或婆姨,被馬哥頭的氣質(zhì)和情歌吸引,跟隨馬幫遠走四方;也許會有一些趕馬漢子,被他留女子的溫柔纏綿俘獲,從此落戶他留山,男耕女織,終生廝守。馬幫的馬背上,馱來了他留人富甲一方的生活。據(jù)說,他們在與不遠處同是彝族支系的崀峨人做生意時,因為嫌羊毛太輕,就把銀子藏在羊毛中間賣給崀峨人,以增加羊毛的重量。關于此事的另一個說法是,因為他留人的銀子太多,家里到處都藏著,有些便被藏到了羊毛里,在賣羊毛的時候便把藏在羊毛里的銀子也一并賣了出去。得到了好處的崀峨人竊笑著,用他留人輕如羊毛般的銀子建起了高宅大院,買來了成群的牛馬?!八羧说你y子,崀峨人的房子”從此傳為一個笑談。
一個傳說可以見證他留人曾經(jīng)的富庶。然而,這些都只是歷史綻放出的一個花蕾,他留人的生活不可能這樣永遠平靜下去。身處軍事要塞的他留城堡,注定會發(fā)生一些驚天動地的大事。
他留棲云洞
他留大德寺
作為高氏土司的親兵,他留人在美好的生活中沒有忘記他們肩負的責任——扼守要塞,保衛(wèi)家園。這樣的重任,小小的他留城堡是無力承擔的。清咸豐、同治年間,杜文秀的起義軍為了開辟一條與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的隊伍匯合的通道,派遣虎應龍部取道他留山北上。忠于清朝廷的高氏土司,下達了嚴防死守的命令;忠于高氏土司的他留人,為了保住土司的偉業(yè),為了展示他們的忠誠,開始了異常激烈的抵抗。戰(zhàn)火在他留山無情地燃燒,被圍困的城堡卻沒有圍困住他留人護城的決心。飛蝗般的箭矢,刀槍劍戟,在城堡前翻飛;戰(zhàn)馬凄厲的嘶鳴,響徹他留山的每一個角落。一次次進攻被打退,一次次防守被撕開,一條條生命悲壯地倒下……這樣的拉鋸戰(zhàn),一打就是兩年多。在大理城里運籌帷幄、叱咤風云的杜文秀萬萬沒有想到,一個小小的城堡,區(qū)區(qū)千名他留將士竟長期阻止了自己北上的道路。隨著雙方傷亡的累積、仇恨的增加,矛盾不再可以調(diào)和。據(jù)說,后來虎應龍部成功策反同屬彝族支系的部分崀峨人,用計騙開城門,藏于城堡里作為內(nèi)應,和起義軍里應外合,終于撕開了他留城堡的突破口。城破了,殺紅了眼的起義軍,把曾經(jīng)繁華富庶的他留城堡瞬間變成了一座人間地獄,他留人的鮮血染紅了城堡里的每一寸土地。在這個曾經(jīng)給他們帶來快樂生活的城堡里,他們浴血奮戰(zhàn),但終究未能保住他們的女人和孩子,未能保住高土司的軍事前沿。沖天的火光在他留山肆虐,吞噬了這座曾經(jīng)輝煌的城堡。僥幸躲過屠殺的他留人在他留山里四散奔逃,他留山的密林成為了他們的護身法寶,為這個民族保存了幾絲微弱的亮光。在這次逃難中,有的他留人遠赴鶴慶、華坪、攀枝花等地,隱姓埋名,重新開始了滇沛流離、白手起家的生活。由于起義軍無心戀戰(zhàn),取道成功、燒殺搶掠并屠城之后便迅速離開,給他留人留下了喘息的空間。驚魂初定后,他們沒有回到傷心之地筑居,而是在離城堡不遠的地方重新建起了家園。他們含著悲痛,將親人們掩埋在了他留山上,讓親人們可以頭枕著他留山,和已經(jīng)逝去的先祖?zhèn)円黄鸢蚕ⅰS谑?,在他留山里,出現(xiàn)了一座浩大的墓群。元氣大傷的他留人從此躲進寂寞的他留山懷抱里療傷,只有來自漫漫長夜火塘邊的一聲聲嘆息,依舊會讓他留人的心里泛起無盡的隱痛。
他留人祭祀活動
粑粑節(jié)上跳起雄壯的龍擺舞
向祖先敬獻粑粑
站在古城堡的遺址里,我們依然可以看到用條石砌成的密集房基,還有古井、老樹、古道、殘垣,它們見證了他留山的戰(zhàn)火、硝煙,也見證了他留山曾經(jīng)的富庶與繁華。而在承載著他留人精神信仰的大德寺里,還升騰著裊裊的輕煙,昭示著這個民族的香火從來不曾斷去。
粑粑節(jié)上的舞蹈
三
對自然和祖先的崇拜與祭祀,可以使一個民族的力量之源得以衍生。他留人,其實是官方對這個族群的命名。他們在遷徙中遺忘了自己的來歷,自稱“塔魯素”,“塔魯”是“外路來”的意思,“素”是“人”的意思,“塔魯素”就是指“外路來的人”。關于他們是從遠方遷徙到滄城,因而自稱“塔魯素”,還是從滄城到他留山戍守,而自稱“塔魯素”,史籍中沒有相關記載。他留人奉行的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沒有特定的崇拜神靈。每年的農(nóng)歷六月二十四,他留人都要集中在一起,舉行盛大的祭祖儀式。宰殺豬羊,還要用自家制作的米酒和粑粑敬奉祖先,過粑粑節(jié)。祭祀儀式莊重、古樸。在他留祭司鐸系的帶領下,他留人捧著粑粑、米酒穿過青松枝搭成的拱門,來到了他留人供奉祖先的牌位前。每家每戶的供品密密麻麻地堆放在祭獻臺上,但互不混雜。他留人虔誠地磕頭禱告,祈求祖先們庇護他們的子孫,讓他留山風調(diào)雨順,讓他留人平安、祥和。
1.他留祭獻堂(卓我告)神位
2.他留墳林被評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營盤村墓群一角
他留人的姓氏共有九姓,其中的王、海、蘭、成四姓共占了總?cè)藬?shù)的90%以上;其余的段、邱、羅、熊、楊五姓,人員十分稀少。在他留山上,每個姓氏家族都有各自的墓葬區(qū)域,以王姓居中。粑粑節(jié)過后,他們都要以姓氏聚集家族的全體成員,在不同的時間里,到本姓家族的墓地里去祭祀先祖,過他留“宗支節(jié)”。他留人現(xiàn)在雖然過著貧窮的生活,但他們卻曾經(jīng)在他留山上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為祖先們修建了技藝精湛的墓碑雕刻。麒麟、鹿馬、蝙蝠、牛羊、駿馬、火草、祥云、石獅……這些形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的石刻圖案,雕工細致、石材緊致的墓碑,用規(guī)整的漢字記載著墓中人的生平和偉績。墓群是典型的他留文化和漢文化交融的產(chǎn)物,被稱為“夷漢融合結(jié)晶”。由于他留山不產(chǎn)石材,1.3萬多座墳塋,6000多座有碑刻的墓葬,讓這片墓地里裝載了一座浩大的碑林,這是他留人創(chuàng)造的奇跡。戰(zhàn)爭的傷痛在時光的撫慰之下成為了過眼云煙,如今,他留墳林已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被命名為“營盤村墓群”。從明末到民國年間,它的時間跨度將近300年。
四
他留人有自己的語言,但喪失了自己的文字,只有鐸系在祭祀時畫出的一些象形符號象征著天地、山川、河流、日月星辰、花草樹木、飛鳥魚蟲。鐸系祭祀時吟唱的《他留大調(diào)》是一部如同傈僳族《創(chuàng)世紀》一般的史詩,詮釋了鐸系的由來,他留人的生死、勞作、族群認同感、普世價值觀等眾多含義。而在那些象形符號和鐸系唱經(jīng)里,肯定隱藏著解讀他留人的密碼。很多民族的祭司,將敬神、驅(qū)鬼、禳佑、消災、占卜合為一體,而他留人卻把它們截然分開。鐸系的地位至高無上,他主要承擔敬神、祭祀、禳佑、祈禱、引領亡靈歸途等職責,驅(qū)鬼、占卜便由尼卜負責,而在鐸系做法事時是不允許尼卜參加的。在一場葬禮中,鐸系和尼卜分工明確,互不干擾,互不侵犯,一個他留村莊只能夠擁有一名鐸系。鐸系的傳承一般是子承父業(yè),無子的便擇徒傳授。如果師父沒有去世,徒弟就不能單獨承接法事。現(xiàn)在,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愿意接過鐸系衣缽的人已經(jīng)很少,而那些現(xiàn)存的鐸系大多都進入了風燭殘年,這應該是他留人當前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
鐸系正在書寫鐸系文字
他留少女換裝
五
愛情與婚姻是一個民族得以繁衍與發(fā)展的保證。在他留人的世界里,他們崇尚自由的愛情。以姑娘棚為特點,男女躺在床上戀愛,奉子成婚的雙系對偶婚制,成為他留人有別于其他民族的獨特婚戀方式。女子初潮后便舉行“換裝”儀式,住進父母專門為她在家里偏僻角落搭建的姑娘棚,開始和他留小伙自由交往。男子成年后要進行洗禮,取得逛姑娘棚的資格。姑娘棚陳設簡單,一張床、一口箱子、一面鏡子和一些簡單飾物。陳設雖然簡單,但床上的行李卻是一個家庭中最好、最新的。姑娘棚里沒有凳子,來串棚的小伙子只能坐在或躺在床上。最初的七天晚上,姑娘要分別接待七個不同的小伙,小伙也要分別串七個不同的姑娘棚,謂之“過七關”。在最初的這七天里,姑娘和小伙都要抑制住狂熱的心跳,互相試探,互相揣摩,體會著彼此的呼吸、心跳而不越雷池半步,方可修成正果。從第八天開始,姑娘可以接納令她動心的小伙,小伙可以自由選擇中意的姑娘。如果沒有守住七關就發(fā)生了親密接觸,對于姑娘和小伙來說都是一件十分殘酷的事。事情馬上會被對方張揚出去,從此,不會再有人來逛這個姑娘棚;不會再有姑娘棚愿意接納這個小伙。拒絕與接納需要技巧,這是屬于他留人的秘密。于是,這樣的拒絕和接納,就在姑娘棚里一次次上演,直到化為兩情相悅時的陣陣歡歌。
對于“過七關”,他留人有著明確的寓意與暗示。和異性躺在床上“過七關”聽起來似乎有些荒誕,但在他留人看來,這樣才能獲得完美的婚姻。第一關好比過獨木橋,玄乎得很,過不去就會掉下深淵;第二關好比兩只筷子夾骨頭,滑不溜秋,夾不穩(wěn)便是一場空;第三關好比火塘上的三角架,三足鼎立,猶如三角戀愛,爭風吃醋要倒霉;第四關好比織布機的四只腳,機器一動,搖搖晃晃,時間長了就會散架;第五關好比葫蘆笙的五根管子,長短不一,音調(diào)各異;第六關好比紡紗車的六片葉,葉片受搖柄擺動而旋轉(zhuǎn),不能自控;第七關好比秋千架,兩頭各有三只腳撐著一根橫桿,一蕩秋千便甩過來晃過去,不可能長久。八則象征八福壽喜,吉祥如意。因此只有過了七關之后到第八個目標,才能和相中的對象天長地久,白頭偕老。他留姑娘、他留小伙都有可能在過七關時與其中的一個情投意合,締結(jié)良緣,也可能會在以后串棚的過程中,尋覓到自己的意中人。姑娘可以在一夜接待多個小伙子,謂之“飄香”;小伙子可以一夜串幾個村落的姑娘棚,謂之“跑全場”。我曾多次走進他留山,進入他留人家,看到人去棚空的場景,只能遙想他們這種浪漫而神秘的婚戀方式,感慨萬千。
設置姑娘棚、與異性同床共枕的戀愛方式,讓他留人能夠自由地戀愛、結(jié)合,享受美好的愛情。在崎嶇的山道上,手電、火把編織出了一條愛的坦途。在姑娘棚前,猶豫的腳步被愛的柔情牽引,顫抖的雙手被愛的三弦撥動,被接納或是被拒絕,都在夜色的掩飾下無聲無息。姑娘棚里生長出的愛情,讓整座他留山散發(fā)出持久的甜香。
他留少女
他留姑娘棚
六
勞作,就是在大地上播種生活的希望。每天清晨,他留人趕著羊群和牛馬,走進闊大的他留山,讓牛羊和馬匹自由地啃吃青草。陽光溫暖地照在他留山上,讓這里充滿了無盡的生機。白云悠緩地掠過這片天空,放牧的老人擰開酒壺,喝一口濃烈的包谷酒,抹一把嘴,從缺牙的口中吼出幾嗓悠遠的古調(diào)。梯田里的莊稼春種秋收,始終讓他留人保持著勞作的姿態(tài)。他留女子依舊在六七月間上山采摘火草,種植貯麻,來獲取紡布織衣的原料。庭院里的果樹,春天招蜂引蝶,盛夏孕育甜潤,秋天果實累累,仿佛在吟唱著一首古老的歌謠。一天勞作歸來,坐在火炕床上,男人抿一口酒,女子炒幾樣菜,一家人把靜悄悄的時光都交給了那個永遠不會熄滅的火塘。來自他留山的蜂蜜、粑粑、烏骨雞、紅米、野生菌、他留梨、龍擺舞、小三弦、口弦、葉哨、火草麻布衣服、飾品,還有營盤村墓群、古城堡遺址,已經(jīng)成為他留人的一張張璀璨名片,贏得了四面八方的口碑。保存相對完好的神秘他留文化,終究會讓他留山插上飛翔的翅膀。如今,這里雖然依舊閉塞,但在不遠的將來,這里一定會贏來絡繹不絕的人潮。因為,他留山在這里,他留人在這里,他留文化在這里。
他留梯田
他留傳統(tǒng)工藝:火草制衣
我曾經(jīng)多次走進他留山,面對著浩大的墓群、滄桑的古城堡遺址、四散的村落、深邃的古井、神秘的姑娘棚,我的目光開始在這片土地上久久停留。沒有什么可以阻擋時光前行的腳步,有些事物已被掩埋,有些事物將獲新生,在遺棄和發(fā)現(xiàn)的過程里,他留人身上存留的謎團終將被一一解開。我想,當他留人面對著寬厚的他留山和浩大的古墓群時,他們一定會有一些期待要讓天空中的白云知道,要讓山林中的飛鳥知道,要讓屋檐下的牛羊知道;他們一定會有一些話語,要向著寬厚的他留山表達,向著溫潤的他留河表達,向著他們的祖先和世人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