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瓏山東省煙臺市萊州廣播電視臺,山東煙臺 261400
新聞要學會“講故事”
宋瓏
山東省煙臺市萊州廣播電視臺,山東煙臺261400
摘要新聞寫作故事化目前已是中國各級媒體記者在新聞創(chuàng)作過程中運用的越來越多的一種寫作方式,寫新聞就要會講故事,這種講故事的方式,不僅增強了新聞報道的客觀性與可讀性,也使新聞報道充滿了趣味性和人情味,更增強了新聞的真實性。
關鍵詞新聞;故事;細節(jié);節(jié)奏
《萊州新聞》是萊州電視臺最重要的一檔新聞節(jié)目,內(nèi)容涵蓋萊州市社會、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的各個層面,權威性強,影響力大。近年來,《萊州新聞》一改傳統(tǒng)時政新聞的新聞報道模式,轉(zhuǎn)文風、改方式,使時政新聞更加的生動、活潑、好看、豐富,越來越受百姓的關注,而在這其中,新聞“故事化”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理解,這個傳播的過程歸根結底就是我們的記者能不能把故事講好的過程,而這個過程需要我們的記者從新聞作品的一開始就要進行設計、推敲、把握,最終把這個故事講好,達到傳播的目的。
我們在學校上新聞寫作課的時候,老師告訴我們,導語里面都要有“五要素”,那就是——什么人、什么地、什么時間、干什么、為什么,這五點都要在導語交待清楚,五個要素缺一不可。舉個例子,這是我在2014年中秋時采寫的一篇報道,《萊州:做“糖帽子”蒸“月糕”品中秋的味道》,導語:“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中秋風俗,中秋的食品也都各有特色。在山東膠東半島的萊州市,就有著中秋‘蒸月糕’,‘包糖帽子’的習俗?!痹賮砜匆粭l我在2013年過年時采寫的一篇報道,《趕大集“哈”羊湯傳統(tǒng)佳節(jié)吃出年味兒》,導語:“在山東萊州,不僅有馳名中外的“梭子蟹”,而且還有著名的“掖縣羊湯”,因其選料講究,味道鮮美,而倍受老百姓的喜愛。在新年到來之際,除了買年貨,人們還要喝上碗熱乎乎的‘掖縣羊湯’,‘滿嘴流油’的迎接新的一年。”通過這兩條新聞導語,我們可以很清晰的看到,里面的五個要素殘缺不全,而是強調(diào)了新聞中的主人公、什么故事、有哪些有趣的事兒、以及故事中的一點點懸念。正是這樣戲劇化的語言描述,帶有懸念的故事情節(jié),才讓觀眾對這條新聞產(chǎn)生了興趣,雖然沒有五要素,卻達到了吸引觀眾把新聞看下去的目的。在如今的新聞寫作當中,這種像講故事一樣的導語模式已經(jīng)替代了傳統(tǒng)新聞寫作的導語模式,被觀眾們接受認可,也讓我們的新聞更加的生動。
當今是一個講故事的時代,誰的故事講的好,就能達到傳播的目的。那我們在講故事的同時,就要首先把握好一個關鍵點,那就是要知道故事的核心是“人”。
2.1 要把主人公放在第一位
在2014年春節(jié),我接到一條新聞線索,萊州市將為全市80歲高齡老人發(fā)放雙份養(yǎng)老金,那么在這樣一條新聞中,即要把市委市政府大方向的惠民政策講透,又要用講故事的方式把這樣的一條時政新聞做活。好,那我們就從人物說起,由一個個體、由一個具象的東西、一個主人公的概念切進去。文章一開頭,“隆冬時節(jié),萊州市程郭鎮(zhèn)高郭村村民盛萃芳老人家里非常熱鬧,笑聲不斷。”緊接著工作人員送錢的現(xiàn)場同期聲,再轉(zhuǎn)接市民政局的工作人員給送來的這三百元高齡補貼,讓這位已經(jīng)92歲的高齡老人樂得合不攏嘴。而就在同一天,和92歲盛萃芳家僅有幾街之隔的劉慎言在家里,老人數(shù)著鈔票,笑在嘴上,美在心里。今年萊州市有2800多位高齡老人與兩位老人一樣,領到了政府送上的這份“雙重大禮””,一下子橫向就拉開了,后面又加上了新聞鏈接,以及大方向的宏觀的觀察。一條老百姓關注的政府惠民的民生新聞,通過我們把具體的人物放在宏大新聞事件當中進行表達,一下子就增加了觀眾的可信度,相信在老百姓的身邊,的的確確就有這樣的好事兒發(fā)生。所以,把一個真實新聞事件的講述,通過故事的方式來進行表達,它的傳播效果與傳統(tǒng)的大里來,大里去的寫作方式是有本質(zhì)區(qū)別的,人們更容易接受,也更加的直觀。我理解,故事離不開人,新聞也離不開人,新聞的焦點應該在人,觀眾會永遠關注人,也是因為關注人才關注我們的新聞。
2.2 學會換位思考
我是一名新聞記者,我也經(jīng)常作為一名觀眾,收看新聞報道,我也喜歡看有故事的新聞報道,不喜歡那些大話、空話、套話。你不愛聽、不愛看的東西,觀眾怎么會愛聽、愛看呢?所以,我們在寫新聞報道的時候,要站在觀眾的角度想問題。
2013年的三八婦女節(jié),我和同事去鄉(xiāng)鎮(zhèn)采訪,偶然得知這個鎮(zhèn)正在搞一個三八節(jié)婦的演出活動,記者的直覺告訴,這個活動中有新聞可做,于是我們就來到了活動現(xiàn)場,好家伙,一到現(xiàn)場立刻被現(xiàn)場的氣氛吸引,靈感一下子就來了。當時我就在想,如果我是觀眾,我一定也很喜歡看這樣熱鬧的、有特點的、能展現(xiàn)老百姓風采的新聞。于是,就在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里,我和攝像共同采寫拍攝了《新聞特寫:春天里的“農(nóng)村婦女大聯(lián)歡”》,這條片子給當天的《萊州新聞》帶來了活潑的元素,成為整檔節(jié)目的亮點,時長不過兩分多鐘,短小精悍,有人物、有細節(jié)、有笑點。
作為一名記者我們在接到一條新聞線索的時候,從中找故事這是必要條件,如果想讓這個真實的故事與我們的整體新聞節(jié)目互相搭配,就要求我們在采訪的時候把握好節(jié)奏,在采訪之初,就要在心中策劃好,怎樣在有限的文字和時間里將新聞故事講述完整。
3.1 細節(jié)讓新聞更有趣
所謂電視新聞細節(jié)就是指新聞記者在事件發(fā)生現(xiàn)場抓取那些反映實踐變化發(fā)展的過程,令人印象深刻的畫面,這些畫面可以小到一個新聞人物的表情、動作甚至是一個眼神,也可以是一些能夠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和聽覺效果的畫面。
在《趕大集“哈”羊湯傳統(tǒng)佳節(jié)吃出年味兒》這篇報道中有這樣一段,“您看,這‘朝天鍋’翻騰滾滾的就是‘掖縣羊湯’,大片兒的羊肉,像牛奶一樣白的羊湯,再添上香菜,蔥末兒,吃到嘴里肉質(zhì)香嫩,喝到肚里湯鮮味兒美”通過這樣一段細節(jié)的描述,觀眾就很容易被生動的文字和大特寫的畫面帶進到那個環(huán)境當中,拉近了與觀眾的距離;好的、有趣的細節(jié),會將觀眾再次被帶入故事當中,一進入細節(jié),觀眾的收看狀態(tài)都是不一樣的。細節(jié)在敘事上強調(diào)的是個性化的內(nèi)涵和風格,傳遞的信息具有復合的特征,能給觀眾一個多元化的闡釋空間,增添新聞故事的趣味性。
3.2 故事與節(jié)奏
好故事要配合著節(jié)奏。節(jié)奏永遠是講一個故事當中很重要的一點,這個節(jié)奏包含著什么呢?就是合理分配,就是你所擁有的細節(jié)、你的能力,這個細節(jié)既包括故事細節(jié)。
比如,我要采訪一條新聞,故事很好,但是《萊州新聞》的節(jié)目時長總共才15min,那我就要想好了需要采訪多久?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即要把故事講好,又要控制好節(jié)奏,不冗長、不拖踏,將細節(jié)、故事分配好等等,一切都要在掌握之中,這也體現(xiàn)了一個記者的講故事的功夫。
新聞要學會“講故事”是讓我們的新聞更加充滿人性味兒,充滿真、善、美,但在這其中,真實卻是法寶,是新聞的生命。我們在講好新聞故事的時候,真實的報道新聞內(nèi)容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傳統(tǒng)新聞的寫作方式,在當前的輿論競爭中的優(yōu)勢已不付存在,我們不僅要懂得放下身架,也要守得住自己的品質(zhì)與格調(diào),讓我們的新聞,在以故事為敘述的前下,傳遞更多的善意、責任感和建設性,讓我們的新聞,不僅要好看,有趣,更要充滿正能量。
作者簡介:宋瓏,本科,助理編輯,研究方向:新聞采編,播音主持
中圖分類號G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708(2015)141-0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