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審理刑事案件時,證據的采納采信是案件事實認定的核心,確定刑事證據的采納采信標準,即刑事證據的采納應該符合客觀性、關聯性、合法性。刑事證據的采信應符合真實性、充分性和證明標準。并嚴格貫徹落實證據采納采信標準有利于刑事案件的公正審理,減少冤假錯案的發(fā)生。本文即探討刑事證據的采納和采信標準及其貫徹落實方法。
關鍵詞:刑事證據;采納標準;采信標準;證人證言
在法治意識越來越深入人心的今天,人們對訴訟程序的合法性也越來越重視。證據的采納采信更是刑事訴訟程序的核心,何種證據應該被采納,采納后何種證據應該被審判人員采信都是我們需要探討的問題。
一、刑事證據的采納采信
當前,法治越來越健全,當我們尚無技術去復原客觀事實而只是以證據為基礎去重構案件事實,這種事實本質上并非本體論中的客觀事實而是認識論中的事實。要想使人們相信根據重構的事實是客觀可信的,首先就要保證被采納的構成案件事實的證據的取得手段及程序都有理有據、合乎法律,然后再遵循法定的時限及順序并按照法定方式將案件移送法院,而這些證據在法庭上要經過出示、辨認、質證等環(huán)節(jié),最終裁判者根據具體情況和相關標準對所出示的證據予以采信。這也就意味著,最終能成為定罪依據的證據是裁判者最終采信的證據。在整個過程中,證據的采納和采信顯得尤為重要。
證據的采納和采信可以說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證據的采納更偏重于程序性,充分的體現了訴訟程序的客觀性。只要滿足成為合法證據的條件,證據就應該被采納。證據的采信偏重于實體性問題,其解決的是被采納的證據能否作為案件的定案依據問題。有些證據即使被采納了,但由于種種原因導致證明力不夠,不能夠為審判人員所采信。
(一)刑事證據采納標準
對于刑事證據的采納標準,從我國學者提出的觀點來看,其應當符合我們通常意義上所說的證據的三性:客觀性標準、關聯性標準和合法性標準。其中客觀性標準指的是在訴訟過程中所提交的證據應該具有客觀性,不能是主觀臆想的證據;關聯性標準指的是訴訟過程中所提交的證據與案件所涉及的事實是有關聯性的,不可用與本案無關的證據證明本案的相關事實;合法性標準指的是訴訟過程中提交的證據無論是形式、提交主體還是收集方式都應該符合法律規(guī)定,只有這樣的證據才是合法的,才可能在訴訟過程中被采納。
(二)刑事證據采信標準
刑事證據的采信標準,可以細分為三方面標準:真實性標準、充分性標準及證明標準。真實性標準是指:只有經審查屬實的證據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在這個標準上就充分的顯示出刑事證據采納和采信標準的不同,證據具有客觀性時并不能就判斷該證據是真實的,所以當證據被采納后還應該通過技術手段來判斷其真實性,只有具有真實性的證據才能被審判人員采信。刑事訴訟法第四十二條規(guī)定:“以上證據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背浞中詷藴适侵福鹤C明力的充分性,證據的證明力有大有小,只有具有充分的證明力的證據才應該被采信,成為案件的核心證據。證明標準是指:不能排除合理懷疑的證據都不應該采信,只有單個證據以及單個證據組成的證據鏈條都能夠排除合理懷疑時,該證據才能夠被采信。
二、貫徹刑事證據的采納和采信標準方法
刑事司法是最易侵犯人權、侵犯人身自由的法律實踐領域,所以,刑事案件的辦理必須秉承公平公正之心。刑事證據如何采納和采信,關系到一個刑事案件的最終處理結果,同時也關系到當事人雙方權利的保護以及錯誤的懲罰。在形形色色的刑事案件中刑事證據能夠被正確地采納和采信,是避免冤假錯案發(fā)生的決定性因素,因為在刑事錯案的發(fā)生因素中,證據是核心。在司法實踐中,證人證言最具有證明力,但同時由于證人證言的主觀性比較大,很難判斷其真實性,所以給刑事證據的采納采信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在貫徹刑事證據的采納和采信標準的過程中,在證人證言方面我們可以從以下角度入手:
(一)加強證人制度建設
證人出庭作證對于促進案件真實發(fā)現的意義是十分重大的,保證案件的客觀性,也就能更好地貫徹刑事證據采納標準,為刑事證據的采信把好質量關。證人出庭作證可以更直觀的提供證人證言,審判人員觀其行聽其言能更有利于其判斷證人證言的真實性。證人出庭作證可以保證訴訟參與者的質證權,對于證人的當庭證言,如果當事人有疑問可以在庭上直接質證,有利于審判的公正真實。
(二)提高司法人員的素質和能力
因為在貫徹刑事證據的采納標準和采信標準的過程中,要加入案件承辦人的主觀意志判斷,所以司法人員的素質與能力有必要得到提高。辦案人員應從根本上剔除“有罪思維”,在收集證據時不能主觀的認為犯罪嫌疑人是有罪的,隱藏有利于犯罪嫌疑人的證據,或者通過不法手段來收集證據。從根本上提高自身的職業(yè)素質,轉變“有罪思維”,減少冤假錯案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黃維.對刑事證據采納和采信的研究[D].云南大學,2012
[2]劉晶晶.證人證言與刑事錯案問題研究[D].河南大學,2012
[3]陳一云.證據學[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4]何家弘.刑事證據的采納標準和采信標準[J].人民檢察,2001(10)
[5]王進喜.刑事證人證言[M].法律出版社,2012
作者簡介:
李佳陽(1992~ ),女,遼寧大學法學院,2014級,法學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