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良+唐曉麗
在城市之外,大山深處,有一列不高的蔥蘢的山嶺,一條清凌凌的小溪靜靜地流淌。在小溪與山麓之間,是廣袤的草原、參天的青松胡楊、悠閑自得的牛羊馬駝,以及簡而不陋的氈房和木屋,匯成了哈薩克人的生活及精神家園。
在富蘊縣薩依恒布拉克夏牧場的天底下,一碧千里,四面都是小丘,到處都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小丘線條是那么柔美,只用綠色渲染,沒有筆墨勾勒,輕輕流入云際;駝群、羊群、馬群,或奔騰長嘯、或漫步游走在牧人的長鞭下,緩緩融入夕陽。
日落時分,夏牧場是寧靜的,像是老舍說的一樣:在這境界里,連駿馬與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
動人的音律
悠悠歲月,茫茫草原。長期居住在富蘊這塊美麗的夏牧場的哈薩克族牧民,稟賦草原的靈性、智慧,同時把自然、美麗歸還草原。碧草榮枯,穹廬轉(zhuǎn)徙。牧民的生活、習(xí)俗、文化與草原一起匯聚為一條涓涓細(xì)流,流入額爾齊斯河這條母親河。
阿依特斯、木沙依拉、氈房、刺繡、奶香……構(gòu)成了富蘊這片草原上最醉人的符號。淳樸的哈薩克人就是在這樣一個世外仙境傳承他們最原始、最本真的哈薩克草原文化。
我喜歡這片草原,而我更沉醉于草原上阿依特斯(阿肯彈唱)、木沙依拉(詩歌朗誦)。因為那原生態(tài)、渾厚的聲音太能讓我敞開心扉。
每逢阿肯彈唱會,遠(yuǎn)近的人們身著盛裝,騎著駿馬,彈著冬不拉載歌載舞來到鮮花盛開的草原上,各路歌手登場獻(xiàn)藝,聽眾們喝彩助威,經(jīng)常是通宵達(dá)旦一連數(shù)日地盡興。而這時,我也會安靜的坐在其中,去聆聽去感受。
頌歌、哀怨歌、情歌、習(xí)俗歌、詼諧歌……我雖然難懂唱詞中的語言,但是那些喜怒哀樂卻能讓我的思緒跟著阿肯指尖波動的琴弦四處飛揚。這時的心定神寧,足以勝過那萬千次的安撫,因為那一切聒噪的、繁雜的、渾濁的,都將被那琴聲和歌聲抽離了出去,只剩下清透的草原。
無論是被形容為駿馬、英雄還是雄鷹、駱駝,在哈薩克人的心中,阿肯永遠(yuǎn)都是值得褒獎的精靈,因為他們傳遞了草原最美的聲音,他們讓草原上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充滿了生命。
有人說,阿肯彈唱不僅是一種藝術(shù)表演,更是智慧和才華的競技,是草原游牧民族勇氣、意志、好勝心、搏擊力的張揚和展示。
哈薩克人是天生的詩人。牧羊人可以是詩人,也可以是養(yǎng)馬人,他們隨時隨地都有可能朗誦出內(nèi)心而發(fā)的詩歌,木沙依拉(詩歌朗誦)這種最為原生態(tài)的形式,已經(jīng)在富蘊大草原上成為歷久的常事。
牧人的胸懷
哈蘭別克是我認(rèn)識的許多哈薩克族朋友當(dāng)中接觸最少的一個,因為他長期生活在薩依恒布拉克夏牧場,我也只能借著采風(fēng)的機會一年半載的與他見上一次,而每當(dāng)這樣的機會到來時,他總是邀請我去他家的氈房坐上一坐,我很享受這樣的時刻,品味著他母親精心準(zhǔn)備的包爾薩克、野生果醬、奶茶,了解他羊鞭下的游牧生活、細(xì)品哈薩克人的醇厚質(zhì)樸。
從哈蘭別克的講述中,可以明了哈薩克人生活的草原造就了他們強壯、團(tuán)結(jié)互助、純樸友善的性格。在相對殘酷的生活環(huán)境中,只有學(xué)會互助和分享,才能走得更遠(yuǎn)。也因此,“祖先留下的財產(chǎn),有一部分是留給客人的”便逐漸成為了一句流傳廣遠(yuǎn)的諺語。在他們的思想深處,認(rèn)為自己所擁有的財產(chǎn),并不僅僅屬于個人所有,只是上天暫時寄存在自己家,所以,凡是前來拜訪或投宿的客人,無論是否認(rèn)識,也不論是哪個民族,不論懂不懂他們的語言,都熱烈歡迎,竭誠接待。
哈薩克人以純樸、誠實、直爽、熱情好客而聞名。這是因為牧場地廣人稀,居住分散,行旅不便,外出時,凡有氈房的地方,自然就成了休憩和投宿之處,行人就可免受饑寒之苦。如果你在大草原上旅行,臨將吃飯或者日暮投宿時,哈薩克人不會將你拒之門外,因為哈薩克族還有一句俗語:“如果太陽落山時放走客人,就是跳進(jìn)河里也洗不清這個恥辱?!碧热暨^客在黃昏時投宿哈薩克人家而遭到拒絕,便可傳告他們的頭目,這個拒絕過客的家庭,一定會受到懲罰。實際上,哈薩克人是從來不拒絕過客住宿的,長期生活在山林或草原,他們的胸懷也如同美麗的新疆大草原一樣,美麗、善良、熱情,具有很強的包容性。
哈蘭別克不喜歡旁人說他是牧羊人,他喜歡自稱是逐草人。他說,逐水草而居,最能接近自然,最能嗅到最美的香味、聽到甜美的聲音,只有這樣他的生活才會顯得更有韻味。
哈蘭別克的孩子馬上要被送到縣城上學(xué)了,他說孩子是一定要接受現(xiàn)在文化和新鮮事物的,但是,他一定不會讓自己的孩子忘記自己曾經(jīng)生活過的那片純凈的草原,不能遺失草原上這個純樸民族的寬厚和博大胸懷。
醉心的詩意
美麗的地方,總能喚來許許多多的鳥類、野生動物以及家養(yǎng)牲畜,還有野生的各色小花,就連白云都顯露出幾分祥和。夏牧場就是這樣一個充滿靈性、美麗如畫的地方,水草豐美的山野茂林,孕育了小松鼠、旱獺、黃鴨等各種精靈,野芍藥、野百合、滿天星、野草莓……身在其中,讓人都不忍打擾它們安靜的生活和生長,只有靜靜的觀賞!
我常常想,在這樣一個美麗的地方,草原上的青春應(yīng)該是什么樣兒的呢?是奔放,是靜謐,是幻想,是寫實,抑或是那些我們根本無法觸及的、最接近靈魂的驚心動魄!不由得心生暢想,附一首小詩贈別早已潛藏在內(nèi)心的草原:
草原上的青春
漫無邊際的綠
悠遠(yuǎn)清新的香
你說,你愿做這廣袤草原上的一支小花
在藍(lán)天白云深處
隨風(fēng)盡情地?fù)u曳
我說,我愿能與那些個身穿民族服飾的青年男女一起
感受青春,任思緒肆意飛揚
在這里
有肥美的牛羊馬駝
有紅的、紫的、黃的,叫不出名字的山花
在這里
有雄鷹展翅
有魚兒歡唱
你說,這是自然的造化
我說,這造化就是他們的庭院、他們的家
在這庭院里
小伙子用粗大的雙手
彈奏著粗獷的音律
連那青山都被喚醒傾聽
姑娘們用曼妙的身姿
跳動著醉心的舞蹈
連那長河都被吸引放慢了腳步
你說,他們的青春應(yīng)是在云中
我說,那云朵就在草原上
那綠意正濃的草原
那風(fēng)華正茂的人兒
因為你,和你的青春
這里變成了
四季醉人心脾的凈地
你說,草原上的青春是一幅絕美的畫
我說,草原上的青春是一曲流動的長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