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學敏 蘇歡 楊晴
摘 要: 孝道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美德,提倡踐行孝道對于提高大學生的素質(zhì)、穩(wěn)定家庭成員代際關系的和諧及解決老齡化社會的養(yǎng)老問題具有非?,F(xiàn)實的積極作用。本文通過問卷形式對當代大學生踐行孝道進行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當代大學生踐行孝道總體情況樂觀,但在實踐孝道的細節(jié)方面做得不夠;現(xiàn)代教育缺乏孝道教育;一些社會因素不利于踐行孝道。因此,為更好地踐行孝道,提出如下對策:大學生個體要加強自我教育,家庭努力營造充滿孝道的和諧家風,學校應加強孝道教育與感恩教育,社會需建立健全體制以打造重孝道的社會風氣。
關鍵詞: 大學生 孝道 現(xiàn)狀 調(diào)查研究
孝道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美德之一,然而,隨著社會變遷,人們越來越重物質(zhì),輕感情,孝道意識淡薄[1]。當代大學生被公認為有涵養(yǎng)、有素質(zhì)的一代年輕人,而隨著社會壓力增加,心智并未完全成熟的他們在踐行孝道方面也出現(xiàn)種種不盡如人意之處。這些現(xiàn)象違背了中華傳統(tǒng)的孝道,敗壞了社會道德風氣[2]。
當代大學生踐行孝道是知感恩、懂博愛的重要體現(xiàn)。只有懂得了正確處理家庭關系,才有可能處理好其他社會關系。因此,對當代大學生踐行孝道現(xiàn)狀開展研究有極為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一、材料與方法
調(diào)查問卷內(nèi)容結合大學生踐行孝道的具體現(xiàn)狀并融合當前最新政策編制而成,具有很強的時代氣息。問卷包括5個項目:A.孝道的認識;B.實踐孝道;C.孝道對擇友、家庭的影響;D.家風與孝道;E.社會風氣對孝道的影響。
調(diào)查問卷的發(fā)放采用隨機發(fā)放,分別從河北科技師范學院、河北工程大學、邯鄲學院三所大學隨機抽取樣本作為研究的被試者,問卷采用當場發(fā)放,當場回收,共發(fā)放紙質(zhì)問卷600份,共有效回收591份問卷,回收率98.64%。并用統(tǒng)計軟件SPSS和Excel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
二、當代大學生踐行孝道現(xiàn)狀
根據(jù)本次問卷調(diào)查的統(tǒng)計結果可以得出,當代大學生踐行孝道總體狀況比較樂觀、對踐行孝道態(tài)度認真、整體思想積極向上。結果顯示,來自城市與農(nóng)村的子女在踐行孝道方面做得均比較好,無優(yōu)劣之分,這應該歸功于我國目前城鎮(zhèn)化腳步的加快;相同的結論同樣適合于男生與女生的對照分析,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的對照分析。然而在實踐孝道細節(jié)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仍需改進與提高。
1.對父母關心情況存在的問題。孝道貴在實踐,當代大學生對父母的愛不應該只停留在“喊口號”的階段,而要真正做出來、注重細節(jié)、實踐到位。對“你對父母的健康狀況了解多少”的調(diào)查結果顯示,僅有39.65%的同學“非常清楚”,大多數(shù)同學僅是“部分清楚”;隨著我們的父母年齡越來越大,父母真的需要我們身體力行地關心他們的身體,這也是當今社會互惠理念的體現(xiàn),我們已經(jīng)在父母愛的滋潤下長大,而“羊跪乳,鴉反哺”,如今的我們應該對父母心存感恩,這也是新孝道的內(nèi)涵。而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風氣影響下,一些人的心情趨于浮躁,追求利益最大化,淡漠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使得親人間都不念舊恩,子女不懂得真正關心體貼父母。這種風氣也逐漸影響到當代大學生。然而我們應該意識到對父母的恩情于不顧并且不回報的行為是不道德的,因為父母對子女的真愛從道義上、身體上及心靈上來自于父母,這需要子女報答。
2.與父母溝通不到位?,F(xiàn)代社會的新孝道講究子女不僅要在物質(zhì)上能夠滿足父母,更重要的是滿足精神需求,經(jīng)??赐改福軌蛐钠綒夂偷嘏c父母進行溝通交流。而當代大學生在“如果你認為父母說的不對,你會怎樣”的調(diào)查中,僅有28.74%的學生會“與父母耐心交換自己的意見”,22.83%的學生會“接受父母的觀點”,49.91%的學生選擇“沉默”,4.52%的學生選擇“頂撞”,這種結果說明當代大學生仍然不能夠與父母進行良好溝通。
3.當代大學生對踐行孝道預期值的結果分析。當代大學生對自己目前踐行孝道的情況并不很滿意,正如73.89%的同學認為自己對待父母“一般”或“做得不夠”。雖然這個結果似乎顯示出大部分父母沒有得到子女“很好”的對待,有一定的悲觀性。然而,這說明大部分大學生希望自己能更好地對待父母,認為自己并沒有做得足夠好。所以這個結果帶有的樂觀性更大:一方面學生認為自己盡孝未達到極致,那么就有提高踐行孝道標準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說明接受了高等教育的當代大學生對自己踐行孝道的要求較高。
三、當代大學生踐行孝道現(xiàn)狀的成因分析
1.當代家庭代際倫理危機。中國社會正在經(jīng)歷一場倫理性危機,倫理性危機的根源來自于家庭婚姻倫理和代際倫理的失范,而家庭代際倫理的失范是當代代際關系倫理比較突出的現(xiàn)象[3]?!按鷾稀眴栴}就是現(xiàn)代年輕人與我們的父輩間最常見的代際危機。一個人的觀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的閱歷和所處的時代。而我們的閱歷與父母的不盡相同,正如在孝道意識淡薄原因分析時,31.94%的同學選擇了C項“傳統(tǒng)孝道與現(xiàn)代家庭理念相?!?,更何況,我們處在一個開放的新時代,種種不同使我們的思想觀念不可能時時刻刻與父母的相同。溝通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方式,而僅有四分之一左右的學生會“與父母耐心交換自己的意見”,更多的學生選擇“沉默”(49.91%),選擇不當?shù)姆绞綍罨覀兣c父母之間的矛盾,加劇代際危機。
2.學校教育缺乏孝道教育。我國學生往往很重視在學校受到的教育,然而,現(xiàn)有的教育體制恰恰缺乏有效的孝道教育。在孝道意識淡薄原因分析時,38.27%的同學選擇了E項“我國現(xiàn)代教育缺乏孝的教育”。現(xiàn)有的教育體制忽略了學生道德包括孝道的教育,以至于培養(yǎng)出一些高分低德的學生,不懂得盡孝,不懂得感恩。同時,學校在選拔人才時只注重學生應試能力,使得我國的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為了適應選拔制度也忽略了踐行孝道。
3.社會因素。隨著現(xiàn)代市場經(jīng)濟的趨利性使一些人置良心與道德不顧,堂而皇之地采取各種手段最大限度地滿足自身利益,忽視倫理道德。這種風氣使大學生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感染,過于利己主義,連親情也貼有金錢、利益的標簽。
更重要的是,我國未明確規(guī)定不履行孝道義務的應如何依法制裁,沒有完善的法律體制,使得虐待老人的不孝子得不到應有懲罰。這種社會現(xiàn)象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某些當代大學生踐行孝道的消極情緒。
參考文獻:
[1]朱靜輝.當代中國家庭代際倫理危機與價值重建[A].中州學刊,2013(12):107-112.
[2]李振堂.孝道的本義及其在當代農(nóng)村的境遇與弘揚[A].山東社會科學,2012(10):158-161.
[3]朱靜輝.當代中國家庭代際倫理危機與價值重建[A].中州學刊,2013(12):10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