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淼
摘 要: 護理禮儀與人際溝通教學可以采用講授法、案例分析法、角色互換法等多種教學方法,本文對常用的幾種方法進行分析,指出其優(yōu)缺點,并對如何綜合運用多種方法教學進行有益探討。
關鍵詞: 護理禮儀 人際溝通 教學方法
根據護理專業(yè)職業(yè)崗位能力要求和我校人才培養(yǎng)方案,護理畢業(yè)生必須同時具備人文素養(yǎng)和專業(yè)技術與技能,護理禮儀與人際溝通這門專業(yè)基礎課程包括儀容、服飾、舉止、言談、交往、工作禮儀和人際溝通等,通過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職業(yè)禮儀素質,掌握人際溝通的技巧,培養(yǎng)高素質的護理人才。
1.常見的教學方法及其優(yōu)缺點
從目前看,護理禮儀與人際溝通教學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1講授法
講授法是通過教師的口頭語言表述、講述、講演等形式系統地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通過講授,教師完成信息傳遞,促進學生認知能力發(fā)展。講授法教學效率高,通用性強,是當前教學中最為普遍運用的教學方法。但講授是一種單向的知識傳遞過程,學生無法直接體驗這些知識,因而經常忘記教師講授的內容,再加上大部分課件文字內容過多,教學內容單調乏味,學生學習興趣低下,缺乏積極性。
1.2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指把實際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作為案例,交給學生研究分析,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判斷能力、解決問題及執(zhí)行業(yè)務能力的培訓方法。在護理禮儀教學中,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需要,教師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護患案例,引導學生分析、討論,使學生針對具體問題認真思考、主動探索,以提高學生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不過案例分析教學法的成敗取決于兩個基本要素,一是案例本身的質量,二是教師自身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教師對案例研究不透,案例點評不全面、不深入,課堂效果就不理想。
1.3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是指把教材中講述的事情場景再現于課堂,通過教師引導,讓學生置身于教材所講的環(huán)境當中,引起學生一定的體驗,調動學生的想象力、思維力和感受力,再經過教師巧妙設問,使學生取得預期教育效果的教學手段。
在護理禮儀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病房情景模擬如幼兒不配合注射、患者拒絕實習護士護理等,以各種身份分析案例,不但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能使學生學會換位思考,避免未來護患矛盾的產生。情境教學在護理禮儀教學中效果明顯,學生容易接受并掌握教學內容,在親身體驗中理論聯系實際,通過相互學習和合作解決問題。但情境創(chuàng)設要緊扣所傳授的知識。對教師而言,豐富的理論知識和相當的工作經驗是保障情境教學效果的前提。
1.4實踐操作法
實踐操作法是指教師參照規(guī)范禮儀的要求,結合形體訓練方法,按照護士日常工作特點進行編排,通過實際動作訓練,使學生進一步鞏固理論知識,并培養(yǎng)其實際應用能力。通過實訓學生能夠用所學知識指導實踐操練,將所學禮儀規(guī)范用于實際工作中。通過實訓使學生體會護士的職業(yè)形象與道德標準,有利于加強學生的職業(yè)意識。但實訓法要求教師熟悉實訓中的各項職業(yè)技能,涉及職業(yè)操作中的護理禮儀時,需要專職護師協助才能取得較好效果。
1.5角色互換法
角色互換教學法是指改變傳統以教師為中心、以授課為教學活動主體的教學方法,學生走上講臺,以教師角色進行備課、講課、評課,教師則以學生身份聽課,使教與學兩個主體換位,在學生講課的基礎之上,教師總結優(yōu)點,指出不足。這種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中心,引導學生自行查找資料、翻閱書籍,誘發(fā)學生自主學習動力,不僅能使學生很好地掌握本堂課的內容,而且對學生的自信心、儀態(tài)、表達能力等均有很好的鍛煉作用。
角色互換教學法在實施過程中,有諸多優(yōu)點。對學生來說,能夠提高學生主體參與意識和探究意識,拓展了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對教師來說,能體會到自己以往教學中的優(yōu)缺點,還能了解學生,為今后教學做好準備。但角色互換并非教師不再備課、上課,把全部任務都交給學生,相反,為了上好課,教師在應花更多時間做好準備工作,而且由于學生水平參差不齊,教師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求得學生平衡發(fā)展。
1.6演示教學法
演示教學法是借助道具或多媒體把護理過程中的一些真實禮儀案例展現在學生面前,把一些理論性強的知識、原理簡明化、形象化,幫助學生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認識。教師在課堂上充分利用演示教學法可直觀、生動且真實地把理論知識形象化,可以集中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能幫助教師強化課堂教學效果,學生在課堂上就可以把護理禮儀的理論內容延伸到實際應用當中,在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拓寬學生的護理職業(yè)知識面。
演示教學法中的重點是多媒體課件制作。在制作課件前要求教師認真鉆研教材,閱讀相關參考資料,盡可能到一線崗位進修學習,然后根據教學大綱的需要設計護理禮儀的多媒體課件,在課件適當的位置插入護理禮儀的圖片或相關視頻。但是演示教學法并不適用于所有的護理禮儀教學內容,教師應根據各章節(jié)教學大綱的具體要求正確、合理地使用演示教學法。
2.教學方法綜合運用
護理禮儀與人際溝通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護理禮儀課程中要綜合利用各種教學方法,探索師生共同能夠共同接受的途徑和方式,激發(fā)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愛好,使學生充分了解和全盤接受護理禮儀課程的教學內容,達到教學目標,實現教學的最優(yōu)效果。
本學期對我校1201-1206班共335名同學進行了護理禮儀教學方法的調查,這些學生絕大多數是初中畢業(yè)生,年齡平均在15-18歲之間,對護理工作禮儀及人際交往沒有任何經驗,簡單的教學方法對于他們來說枯燥無味,對于知識的掌握和理解被動消極。結果顯示最受學生歡迎的教學方法是實踐操作法,排最后一名的是講授法。
總之,護理禮儀與人際溝通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技能型課程,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要求學生掌握有關禮儀知識,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利用這些知識充實和完善自身,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教師只有在教學實踐中大膽摸索,不斷總結和積累經驗,才能探索出提高教學質量的最佳途徑。
參考文獻:
[1]謝安邦.高等教育學[M].P265.
[2]劉丹.演示教學法在高職護理禮儀課堂中應用的探討[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2(19):60.
[3]黃莉莎.在護理禮儀教學中引入情景教學[J].科技視界,2014(5):225.
[4]郝玉梅,劉如月.教與學角色互換教學法在護理教學中的實施[J].護理學雜志,2007(7):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