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強
摘 要:新課程改革對物理教學提出了新的具體要求,在這種形勢下,針對目前物理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結合物理這一學科的自身特點進行課堂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傳統(tǒng)的物理課堂往往枯燥乏味,過分強調知識的傳承與積累,因此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物理課產生畏難情緒,而生活化的情境創(chuàng)設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良好的情境可以使學生產生愉快的情緒,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大腦的活動效率,因此教師要通過生活化的情境創(chuàng)設,激發(fā)學生探究動力,使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轉變?yōu)橹鲃铀魅≈R,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物理課堂的主人。
關鍵詞: 物理教學 生活化情境 探究動力
物理與社會生活、生產技術等都息息相關,而這一特點決定了物理教學必須貼近生活,正如美國教育學家杜威所說:“教育即生活。”物理學的理論知識正是來源于社會生活,物理學的發(fā)展也會推動生產技術的變革,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生活化將成為一種必然趨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進行生活化的情境創(chuàng)設。
一、廣泛搜集生活資料,進行生活化的課堂導入
備課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先決條件,因此高中物理生活化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從備課開始。首先,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注意材料的選擇,既要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又要與現(xiàn)實生活密切相關。此外,教師所選擇的生活素材要顯現(xiàn)出教學的重點并充分體現(xiàn)教學內容,引發(fā)學生共鳴,這就要求教師廣泛搜集生活資料,利用這些生活素材進行教學設計。問題是探索的源泉,也是學生學習的原動力,因此,創(chuàng)設物理生活化情境的另一重要途徑就是進行生活化的課堂導入,教師要立足學生實際,引入生活實例。在以往的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會從學科的角度提出問題,引出課題,使學生感到生疏,因此教師要進行生活化的教學設計和課堂導入。例如,在講述“牛頓第三定律”這一內容時,可以讓學生用手拍擊桌子,提問學生:手掌有什么感覺?為什么用手拍桌子,手掌會感到疼痛?想不想知道原因?進而引出課題,也可以為學生列舉一些生活現(xiàn)象,例如足球運動員用身體頂球的時候,球會飛出去,用雞蛋敲擊桌子時,蛋殼會破裂,等等,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的學習從感興趣的生活情境入手,進而使學生在生活中感受物理的魅力,體驗物理知識的生活價值。
二、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
物理來源于生活,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是使物理聯(lián)系生活實際的重要途徑,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技術生動形象、直觀便捷的特點,采取學生所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物理教學,使學生感到物理就在生活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經常會涉及一些物理現(xiàn)象和規(guī)律,但這些物理現(xiàn)象和規(guī)律在生活中往往又很難觀察到,學生更不可能有機會全部親身體驗,且高中物理涉及很多容易混淆的重難點內容,普通的實驗演示可能效果并不顯著,而多媒體技術就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通過圖表、漫畫、視頻、錄像等形式將靜態(tài)的物理符號動態(tài)化,充分調動學生多感官,吸引學生注意力,節(jié)約時間,提高上課效率。例如,教師在講述“圓周運動”這一內容時,就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播放過山車過圓形軌道、運動員花樣滑冰、游樂園旋轉木馬等情景,通過這些生活經驗的情境再現(xiàn),幫助學生理解圓周運動和力學定律,使學生圍繞自己身邊的問題展開探究。在講解“電流”這一概念時,由于電流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制作向學生演示電流在電路中流動的畫面,使學生理解這些現(xiàn)象。這樣做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應用能力,效果也比教師一味地講述有意思得多,在加深學生印象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動態(tài)思維能力,激發(fā)學生探究動力。
三、加強實驗活動創(chuàng)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
物理是一門具有很強實驗性的學科,對于物理的學習應該充分利用實驗活動,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給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培養(yǎng)學生探究動力。首先,教師在進行物理教學時應提供足夠的實驗設備,全面把握學生的心理特征,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自我表現(xiàn)欲望,通過模擬生活情景解決生活實際問題。例如,教師在講述“電學”這一內容時,可以讓學生動手制作簡易的串并聯(lián)電路,加深對電學的理解,另外,在實驗過程中要充分利用身邊的生活資源,例如可以用鉛筆芯作為變阻器,將導線一端與鉛筆芯連接好,導線的另外一端在鉛筆芯上滑動,通過連入電路長短的改變來改變燈泡的亮度,這樣做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于滑動變阻器的原理的理解,還可以有效增強教學效果。實驗活動的創(chuàng)設,可以將物理內容與生活問題巧妙結合在一起,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此外,通過實驗教學,還可以使學生在操作過程中掌握相關物理概念,并從中歸納分析出一般規(guī)律,使學生感受物理實驗與生活實際的密切關系,并通過物理實驗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因此,教師要在物理課中加強實驗活動活動,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將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使學生真正成為物理課堂的主人。
結語
創(chuàng)設物理生活化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探究動力是對傳統(tǒng)物理課堂教學的一種改革,不僅有助于課堂教學活動的全面進行,而且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引入生活化實例,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加強實驗活動創(chuàng)設,這些都是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的最佳方法,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幫助學生在生活中感受物理的魅力,體驗學習物理的樂趣,弘揚全新的教學理念,逐步提高教學質量,收獲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劉君.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研究與實踐[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7.
[2]霍昭輝.優(yōu)化物理課堂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J].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版,2011(03).
[3]張維漢.淺談高中物理實驗的生活化[J].教育教學論壇,2014(16).
[4]唐學民.淺談高中物理情境教學的生活化設計[J].新課程,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