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芹
摘 要: 隨著網絡進一步發(fā)展,目前在校中學生沉迷網絡不能自拔,荒廢學業(yè),因網絡迷戀引發(fā)的社會問題已經引起很大程度的社會關注。文章分析中學生網絡迷戀的成因。
關鍵詞: 網絡迷戀 法制教育 綠色網絡
生活中處處有網絡,隨時可以上網。網絡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內容,特別是中學生對網絡好奇,有著巨大的吸引力,有的在校中學生沉迷網絡不能自拔,不但荒廢學業(yè),而且有的甚至引發(fā)網絡犯罪現(xiàn)象。于是出現(xiàn)越來越多的“問題學生”,根源在迷戀網絡。網絡問題已成為學校教育教學管理中一個普遍而突出的問題。下面結合我校實際,分析中學生迷戀網絡的原因。
一、自身思想壓力大,虛擬網絡緩解壓力
目前教育體制下學生的學業(yè)負擔比較重,學習上的壓力及家長方面的期望讓學生感到壓力,而他們還略顯幼嫩的心根本無法承擔這樣的壓力,想找個途徑宣泄這種壓力,緩解這種本不屬于他們這個年齡層的壓力,虛擬的網絡就成了他們很好的宣泄世界,慢慢地,他們就容易迷戀網絡,陷于其中。
中學生的心智還處于發(fā)育階段,無法完全準確地判斷出哪個是對的,哪個是錯的,一般隨著社會大流前行,因此,容易在進入網絡之后,沒辦法馬上理智停止,反而越陷越深。
二、管理不夠規(guī)范,縱容學生犯罪
目前在校中學生上網比例居高不下,因網絡引發(fā)的犯罪呈逐年增長趨勢,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這一嚴重的社會問題呢?
為了獲取更多的利益,網吧經營者不惜違反規(guī)定,專門在學校周圍設立網吧,吸引在校生上網或者接納未成年人上網。為了留住上網的孩子,一些網吧還提供吃住,通宵經營,幫助孩子逃避學校管理和家長追查,因此,要規(guī)范管理,不給學生滋生犯罪的土壤。
三、網站多內容混雜,腐蝕學生的心靈
中學生對網絡游戲有癮,互聯(lián)網上80%的游戲軟件來自境外,多數(shù)網絡游戲都涉及以扮演角色互相砍殺為主,充斥暴力斗毆、欺詐手段、色情等內容,讓中學生好奇,沉迷其中不能自拔。某些中學生一旦進入網絡游戲,就會忘記吃飯睡覺,通宵達旦,夜不歸宿,嚴重影響學業(yè),既傷身又傷神,得不償失,而且使一些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發(fā)生扭曲和錯位,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網絡游戲中存在的暴力斗毆、欺詐手段、賭博、色情等不健康內容,嚴重玷污中學生的思想,腐蝕他們的心靈。對正處于成長發(fā)育期的中學生來講,道德觀、價值觀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
四、缺乏文體活動和興趣小組,構成沉迷網絡的原因
部分學校重智育、輕德育,注重抓課堂教學,忽視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關注校園內涵建設,忽略校外教育現(xiàn)象。學校應多開展一些內容豐富、健康向上、形式多種多樣的文體活動和興趣小組,多開展對中學生具有吸引力的校內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因此,越來越多的中學生在周末時間、業(yè)余時間虛度、無聊。有的中學生混入網吧,迷戀網絡,受到網絡游戲的毒害,長期下去,嚴重影響身心健康。
五、中學生心智不健全,易受到網絡的沖擊
中學生正處于心智不健全,生長發(fā)育和世界觀、人生觀形成階段,對社會是非還不能分清,易沖動,缺乏理智,自我約束能力不強,法制觀念淡薄,缺乏辨別是非的能力。一旦受到來自外界不良思想、文化和社會丑惡現(xiàn)象的影響,就容易在理想、信念上產生動搖,好逸惡勞、愛慕虛榮、過分追求物質享受、容易沉迷網絡游戲、暴力斗毆、色情等感官刺激的缺點充分暴露出來,盲目沖動,只圖一時滿足,不考慮后果如何,易走上犯罪道路。
六、學校和社會聯(lián)合,綜合治理促成效
學校對學生上網行為一般采取“堵”的措施,關上校門、叮囑家長。但是由于經濟利益的驅使,不少網吧步步逼向校園,有的成為學校的左鄰右舍,嚴重干擾學校的正常管理和秩序。如果學校及社會兩者能形成有效的防預體系,對在校中學生上網行為和網絡犯罪形成有效扼制,控制上網時間和內容,加強督查,將未成年人拒之網吧之外,同時聯(lián)合學校開展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加強法制教育,宣傳告別網吧
要從根本上解決中學生迷戀網吧等問題,減少在校中學生網絡犯罪事件,學校必須加強法制教育。近幾年,國家為促進計算機信息網絡發(fā)展,保護網民合法權益,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guī)。但是,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在校學生對相關網絡法律法規(guī)缺乏了解,法律意識淡薄。知法才能更好地守法。因此,必須加大普法深度和廣度。通過宣傳教育,認真落實未成年人不得進入營業(yè)性網吧的規(guī)定,呼吁在網吧終端設備上安裝封堵色情等不健康內容的過濾軟件,有效打擊違法行為。協(xié)同家長監(jiān)管未成年人在家庭中的上網行為。
八、倡導網絡文明,共建綠色網絡
首先要轉變教育模式,現(xiàn)代教學模式要和網絡接軌,如開辦網絡學校,開設網絡課堂等。很多學校都有健全的校園網絡,學生在課余可登錄學校網站。
其次,要開展中學生文明上網,建立網絡誠信體系,引導中學生的網絡行為,建立規(guī)范的網絡倫理。
再次,要使中學生正確認識網絡游戲的是非長短,自覺培養(yǎng)良好的興趣與愛好,用道德、知識觀念約束自己的行為。廣大家長要對孩子上網時間和內容有所監(jiān)督和提醒,對學生加強網絡知識普及和引導,形成共同的防范意識,為下一代創(chuàng)造安全有益的成長環(huán)境。
開展更多更精彩的課余活動,吸引學生的“眼球”,與網絡爭搶生源,將陷入網絡泥潭中不能自拔的學生挽救出來。用活動作為載體,融集體主義、團隊精神、榮譽感等于一體,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健康向上的情趣。
綜上所述,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網絡是一把雙刃劍?,F(xiàn)在的網絡管理還不完善,法律制度不夠健全。學校要有效控制中學生網絡迷戀的現(xiàn)象,對中學生有可能網絡迷戀進行預防和控制。只有從根源上切斷網絡對在校中學生的毒害和誘惑,加強中學生法制教育,凈化網絡終端,才能確保中學生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