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榮亮
什么是興趣?興趣是一種心理傾向。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最好的學習動機是學生所學材料有內在興趣。”興趣是開發(fā)學生的原動力和催化劑,是學好語言的關鍵。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睂W生對英語有了興趣,才會“想學、樂學、會學”,形成良性循環(huán),產生良好效應。當然,興趣不是先天就具有的,而是在實踐活動中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教師應該把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當做大事抓,而且要常抓不懈。在教學活動中,力求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能力,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良好語言交際情境,采用愉快教學法和趣味教學法,寓教于樂。學生的學習興趣來自于正確的學習動機和目的,對學生剛開始學習英語時出現的興趣感,要因勢利導,保持和發(fā)展這種興趣。此外,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賴于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培養(yǎng)和加強。所以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上好第一節(jié)英語課,喚起學生學習英語的欲望
幾乎每個英語老師的第一節(jié)英語課都是在優(yōu)美的“I Can Say My A B C”歌聲中開始的,我也不例外。學生聽著熟悉的歌曲,臉上露出喜悅的微笑,有的情不自禁地哼起來。唱完這首歌曲,我講了學習英語的重要性,提出了中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要求及具體做法。《基礎英語》作者??怂估f:“凡是能激發(fā)學生喜愛英語的方法便是教英語最好的方法?!睂W習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活躍的成分,是學習動機的來源。在教學中,我始終注意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二、語境交際,鼓勵學生多開口
根據教學內容的要求,創(chuàng)設適宜的英語環(huán)境和特定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把言、形、情融為一體,有效地訓練學習的口語和文字表達能力,較快地使學生進入能力“最近發(fā)展區(qū)”。如教會話“Hello,I’m Kangkang.Your name,please?”時,我微笑地走到學生身邊,一一詢問并引導他們作答,然后分組練習。這樣學生全身心地進入角色,置身于實際的情景之中。又如通過英語課本里的人數和物品數目或利用學生座號教數字,這種教學將學生置身于具體或模擬的情景之中,反復地練習所學的單詞、句子和會話,使語言的音、形、義三要素緊密地結合起來,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思維的能力和在實際情景中運用語言的能力。
三、采用“愉快教育”,激發(fā)學習興趣
根據初中生“好動、好玩、好奇、好勝”的特點,游戲是課堂教學時可采用的一種交際活動。它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上思想高度集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調動學生開動腦筋積極思維,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情緒飽滿,在玩中學,在玩中用。例如課前在講臺里放些學生學過的學習用品,讓學生反復用英語進行猜謎游戲,在學生掌握一定的詞匯后,可以進行辨物游戲。把全班分成每組四人,每組學生準備好畫有物品的卡片,如一本書、一個橘子、一輛小汽車等。游戲前,老師把基本句型寫在黑板上:“What’s this in English?It’s a (an) ...”游戲開始,一個學生拿著圖畫卡片,兩個學生進行問答,另一個學生當裁判,如果其中一個說不出來或回答錯誤就取消資格,換其他同學回答。游戲可以使課堂氣氛活躍,既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又能讓學生的智力得到充分的開發(fā),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四、因材施教,樹立學習的成功感
(美)愛默林說:“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背踔袑W生普遍“渴望得到夸獎”,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及時肯定各類學生(上、中、下)在英語學習中的變化和進步。我在課堂教學中采取了“教材相同,要求不一”的辦法,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上,“能走的走,能跑的跑,能飛的飛”,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吃得了,吃得飽,吃得好”,都能一直保持學習興趣。一方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增強自信心,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不屈不撓、知難而進的學習習慣,同時學生不斷受到探索和成功喜悅,提高興趣,上進心越來越強,促進學生的智力因素充分發(fā)展。另一方面,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增強,產生高度共鳴和和諧,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在對待“差生”方面,要多一點關懷,多一分耐心,在課堂上同樣要給他們機會,對他們的進步,哪怕是一點點,也要抓住閃光點進行表揚,鼓勵他們多開口,多提問題,激發(fā)他們產生新的求知欲。此外,在課后,要適當給予輔導,老師對他們的耐心輔導和幫助,對他們學好英語是一種無形的鼓勵。讓他們感受到學好英語是有希望的,這樣他們的自信心就會增強,從而在教學上有效地控制兩極分化。
五、堅持學以致用的原則
事實表明,學生學了英語會用,才認為學英語有意思。教師應盡力為學生提供學以致用的機會,主要是利用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這兩個陣地。在課堂上可以安排3分鐘自由演講,一次一人,輪流進行,題材自選,講稿自撰。也可以安排3分鐘同桌對話或四人一小組的自由交談,教師巡視,了解情況,加強指導。教師要有總結,只要大膽講,即使有錯誤也應肯定和鼓勵。課堂上的情景教學是學生運用英語的極好機會。另外,開展一些課外活動,如辦英語角、英語手抄報、組織英語晚會、互贈生日卡片或圣誕卡片、舉行演講比賽等,都能為學生提供運用英語的機會。學生會運用英語了,就會產生極大的興趣,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是大有裨益的。
當然,教師要隨著學生的心理變化而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心理學家告訴我們:“中學階段正是一個人從童年到青年的過渡階段?!彼麄兊闹橇Πl(fā)展特別快,他們不會停留于對簡單的游戲感興趣,而是逐漸喜歡獨立思考,喜歡懷疑和討論,教師的教學方法也應從引起興趣轉到引導深入思考的問題上。成功的教學應該是從心理學角度思考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要強調的是,研究心理變化對興趣的影響是教學工作的重點與難點,這值得教育工作者認真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