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芳瑞
十年來,我曾經有“不識廬山真面目”的困惑,有“山重水復疑無路”的迷茫,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期待,更有“直掛云帆濟滄?!钡暮肋~。
一、低碳、生態(tài)、陽光課堂的尋求歷程
2004年剛剛從事工作的我面對新課程改革大潮,進行積極探索:所謂新課改就是打破傳統(tǒng)教師“一言堂”的模式,“解放課堂、解放學生”。2007年,已經初步形成的新課程教學理念與實踐模式受到沖擊。2008年,山東省強勢推行中小學素質教育,規(guī)范辦學行為。這一年,十萬山東高中教師一起走進新課程,進行更深層次的全員培訓,給困惑中的新課程改革注入一劑強心針。一場教育改革的集結號正式吹響。
大潮之下,我對新課改、高效課堂有了更新認識:“高效課堂不僅是傳授知識,而是師生之間進行的一場生命與生命的交流、溝通?!薄鞍l(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不僅是有效教學的要求,更體現(xiàn)對生命的信任與尊重?!薄敖虒W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呼喚、鼓勵?!薄案咝дn堂要讓課堂動起來,實現(xiàn)師生共振,教學統(tǒng)一?!泵恳稽c思維的火花不斷匯聚,自己理性的教學思想愈加清晰。自己勇敢地提出打造“低碳、生態(tài)、陽光政治課堂”的目標。低碳課堂應是一種以低時耗、低消耗、低損耗為基礎的課堂教學。力求用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產出。最小的投入,要求教師的語言凝練有效,教輔材料的準備必須直觀簡潔,情境創(chuàng)設必須恰當生動,教師講解要深入淺出;最大的產出,則要求教學目標充分而準確地實現(xiàn),要化繁為簡、少教多學,最終實現(xiàn)簡約高效的教學效果,我們篤信簡約的課堂深刻的美。
所謂“生態(tài)課堂”是人本主義課堂,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人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為第一要務的教學情景,是一種珍視“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教育氛圍。不但要讓學生學會課本知識,而且要培養(yǎng)學生最本真的個性,喚起學生心靈深處最真實的人之所以為人的價值自豪感,燃起學生生命的激情之火,讓他們追求積極向上的生活。所謂“陽光課堂”就是以“在陽光下生活,在自信中成長”作為育人理念,以“學會求知、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會創(chuàng)造”作為育人目標,構建“充滿思想、充滿觀點和行為規(guī)范、充滿尊重與關懷、充滿智慧、充滿文化”的政治教育大課堂。努力推進新課程探討與開發(fā),通過課堂、家庭、社會、自然四位一體多種教育元素的良性互動,培養(yǎng)智能并具有個性、和諧發(fā)展有所長的創(chuàng)新人才。
二、“低碳、生態(tài)、陽光政治課堂”主要模式
我的“低碳、生態(tài)、陽光政治課堂”主旨精神可歸納為“1、2、3、4、5”。“1”是“一個核心”即育人為本;“2”是“兩個堅持”即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堅持以教師為主導;“3”是“三個陣地”即課堂主陣地,課前和課后兩個輔陣地;“4”是“四個優(yōu)化”即優(yōu)化教學目標、優(yōu)化教學方法、優(yōu)化教學環(huán)境、優(yōu)化練習設計;“5”是“五個環(huán)節(jié)”即五步教學法,基本流程為精巧導入、激發(fā)興趣—精心設問、啟發(fā)思維—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討論交流、達成共識—鞏固提升,強化能力。
我的五步教學法核心理念是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打造生活課堂。并根據課型需要對五步教學法進行適當優(yōu)化。
新授課(以經濟生活為例):
立足生活——覽經濟【精巧導入,激發(fā)興趣】;
層層遞進——悟經濟【精心設問,啟發(fā)思維】;
勇于探索——析經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釋疑解惑——懂經濟【討論交流,達成共識】;
鞏固升華——用經濟【鞏固提升,強化能力】。
復習課(以經濟生活為例):
立足生活——悟經濟【創(chuàng)設情景,把握學情】;
宏觀把握——覽經濟;【知識梳理,揭示關系】;
突出重點——析經濟【設置問題,綜合訓練】;
聯(lián)系實際——用經濟【精講點撥,訓練思維】;
鞏固升華——憶經濟【梳理總結,揭示規(guī)律】。
好模式只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條件,關鍵是如何把體現(xiàn)新課程理念的“一二三四五教學模式”落到實處。我主要通過“課前預習案”、“課堂探究案”、“課后延伸案”把新課程理念體現(xiàn)出來,把“低碳、生態(tài)、陽光政治課堂”的精神貫徹進去。
1.課前預習案:①主要從“立足生活”、“宏觀感知”和針對重點知識的“微觀觸摸”三個方面設計。②結合當前學生自主學習時間,我們根據思想政治學科特點,把自主學習時間控制在20分鐘,目的就是用最合理的設問和引導帶給學生最直觀的感受,用最簡潔的語言激發(fā)學生興趣,用最少的時間收到最好的效果,力求做到真低碳。
2.課堂探究案:根據“五步教學法”設計,主要針對前四個方面,思想政治課堂教學過程必須是學生自主的探究、發(fā)現(xiàn)與創(chuàng)造的過程。為此,針對探究問題的設計我們提出五項原則:①“精”:即重點原則。②“順”:即通順原則。③“近”:即貼近原則。④“思”:即探究原則。⑤“動”:即活動原則。
3.課后延伸案:①主要針對“鞏固升華”環(huán)節(jié),我一般提倡非常6+1(六個選擇題一個問答題),力行簡約。②做到“四個力求”:力求原創(chuàng),力求最新,力求精致,力求全面。
三、推進實踐“低碳、生態(tài)、陽光政治課堂”的一點感悟
作為一個“低碳、生態(tài)、陽光政治課堂”的踐行者,我深刻地體會到教育教學是多位一體的系統(tǒng)工程,好的教學模式的踐行需要教師無止境地探索,需要和諧的育人環(huán)境,更需要科學合理的制度保障……面對未來我充滿信心,我將繼續(xù)立足本校實際,大膽改革,銳意創(chuàng)新,努力走出一條具有齊魯一流名校特色的教育教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