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巖
英語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在接近真實的具體的語境和情景中學習語法知識,并且正確運用語法知識談論自己的生活學習。語法教學的方法和策略是圍繞教學目標和實際學情,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創(chuàng)設生動的情境,設計不同形式的任務活動,鼓勵學生在活動中理解知識、吸收知識、運用知識,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這一觀點。我在區(qū)級的公開課9A GrammarA Reported speech with tense changes正是本著在接近真實的具體的語境和情景中學習語法知識,并且正確運用語法知識談論學生自己的生活學習理念,創(chuàng)設真實的情境,設計不同形式的任務,讓學生在感受到快樂和成功的同時學習語法知識,實現(xiàn)英語語法在生活中的魅力運用,讓枯燥的語法教學在鮮活的情境中真實用起來。
一、課程構(gòu)思
由于我要授課的內(nèi)容超前于本校的教學進度,在不改變教學目標的前提下,我只能考慮重新設置教學情景講解本部分語法。本校周四舉行秋游活動(school trip),我決定利用這次秋游活動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以此為載體,教授如何把直接引語轉(zhuǎn)變間接引語,使用多種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情境,在講授過程中我注重對學生進行聽說訓練,使學生通過學習,正確運用間接引語談論發(fā)生在自己生活中的事,正確轉(zhuǎn)述他人話語,達到靈活運用、學以致用的目的。
通過介紹活動的三個階段(before the trip旅行前準備,during the trip旅行中和after the trip旅行后),我逐步講授直接引語變成間接引語在人稱、時態(tài)、時間狀語和語序上的變化規(guī)則。
二、教學目標
Knowledge Objectives:
1.To know the concept of Direct speech and Reported speech.
2.To use reported speech to talk about what someone else said.
3.To use reported speech to report questions.
Ability Objectives:
1.To use the changes of pronouns,tenses and adverbials correctly.
2.To use the word order and ’if or whether’ correctly when reporting questions.
Affective Objectives:
1.To let the students learn to be grateful to others.
2.to train the students to take part in activities.
三、教學步驟
Step1.warming up& lead-in
Lead in the new lesson by an English song,and talking about photos in the school trip.
When did we have the trip?
Where did we go?
What did you do during the trip?
What did you see during the trip?
What did you take for the trip?
設計思路:在此環(huán)節(jié)的開始,我給學生展示了秋游的照片,同時配上了一首happy的英文歌曲,以此輕松地帶領(lǐng)學生進入我的教學情景,并和他們談論秋游的時間、地點,以及他們在活動中做事情,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輕松進入新課。
Step 2.Presentation
(1)Explain the concept of direct speech and reported speech.
(2)Tell the differences of direct speech and reported speech.Help them learn the two speeches by comparing them.
(3)practise using reported speech by talking about the trip.
Do you think it a wonderful trip?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trip?
設計思路:
在講解直接間接引語概念時,通過展示學生對秋游的談論語句,我讓學生對比兩種引語的語句,找出不同點,讓學生對這兩種引語概念有感官上的直接認識。緊接著詢問不同學生的評價以轉(zhuǎn)述他人的評價,從而及時運用兩種引語。
(4)Sum up the pronoun changes and do some exercises.
設計思路:
在學生認識兩種引語不同的基礎(chǔ)上,展示更多學生的評價以講授人稱代詞的變化,強調(diào)人稱代詞真正所指何人。給出比較大量的評價的句子讓學生總結(jié),有自己的感悟,比純粹的講述有效,同時輔以大量練習及時鞏固人稱變化。
Step3.before the trip (旅行前準備)
1.Ask the students questions about their preparations for the trip.
Listen to some short dialogues between students themselves about their preparations for the trip.
(1)Present some sentences with tense changes.
(2)Sum up tense changes.
2.Listen to three short dialogues and present some sentences with adverbial changes.
設計思路:
很多學生在秋游之前做了準備,詢問學生是否想知道這些學生做了哪些準備,說了什么話,給學生展示幾個學生的頭像,引出他們的話語,介紹間接引語在時態(tài)上的變化,和學生一起總結(jié)出兩種事態(tài)的變化規(guī)律。我只講解兩個時態(tài)(一般現(xiàn)在時和一般過去時),提醒學生時態(tài)的改變完全是因為主句引述動詞發(fā)生在過去,所以時態(tài)要變化。要求學生自學書本上的時態(tài)變化,通過習題檢查他們的自主學習效果。
在Before the trip環(huán)節(jié)中,設計了部分學生在準備秋游時談話的內(nèi)容,事先錄好音以創(chuàng)設情境,學生參與活動中,逐次以聽、看、說的方式呈現(xiàn)直接引語轉(zhuǎn)化間接引語的變化要點,讓學生通過話語感知,過程再現(xiàn),歸納小結(jié),實踐操練等步驟,以“滾雪球”方式逐步展現(xiàn)直接引語轉(zhuǎn)變間接引語時的人稱變化、時態(tài)變化,以及狀語變化。讓學生在其感興趣的情境中感悟語法知識,啟發(fā)他們運用已學知識進一步研究新的語法知識,發(fā)展他們的智力,并在鞏固運用中消化所學知識,提高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
Step4.during the trip
1.Play a video called ‘little apple’ to help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adverbial changes quickly.
2.Play another game called ‘ Lucky number ’to consolidate the changes from direct speech to reported speech.
為了過渡到時間狀語的講授,我用了學生在秋游中的一段舞蹈,內(nèi)容是最流行的小蘋果,學生很興奮,自然過渡到時間狀語的講解,我只講了一個變化,引導他們自學本部分變化,再給出習題檢查鞏固。設計任務時,主要以鞏固檢驗學生掌握直接引語轉(zhuǎn)變間接引語的變化,以及轉(zhuǎn)變時易錯的題型和特殊的句子轉(zhuǎn)變,讓學生先去體驗,去比較,找到原因。通過游戲方式幫助他們進一步強化運用所學的知識,同時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
Step 5.after the trip
1.Help the students learn to change ‘Yes’ or ‘No’ questions and Wh-questions into reported speech.
2.Sum up the changes-the word order and add ‘if’ or ‘whether’.
3.Do some exercises.
這部分的導入仍然回到談論學生的秋游活動,詢問他們是否拍了一些照片或制作了錄像等,引出要講授一般疑問句的變化規(guī)則。在講授中,我注重變化的步驟,引導他們引導詞要換成if/whether,下一步要變成陳述句式,再下一步按照陳述句的規(guī)則來變化,這樣分步就化解了本節(jié)課的難點。講授完步驟后我給出大量訓練,強化鞏固引導詞和語序的變化。在做好這些鋪墊后,再講授wh-疑問句就駕輕就熟、水到渠成。
在整個語法教學中,我安排兩次自學過程,自學書本的時態(tài)變化和狀語變化,通過習題檢測學生的自學效果。在結(jié)束時,我安排了學生討論并總結(jié)變化規(guī)則、注意事項等。課堂效果反饋在一張小測試和最后的討論上。
Step 6 activities
1.Watch a vedio about learning about sign languages.
2.Discuss what they have learnt fromthe trip and the disabled students.
設計思路:在知識講解完,我展示了一段學生在秋游中學習手語歌的視頻,引導學生使用間接引語討論他們在本次活動中的收獲,教育學生要能從殘疾人的身上學到他們堅強不屈的精神品質(zhì),把這種精神品質(zhì)用于我們初中艱苦的學習之中,磨煉自我,這樣既運用了間接引語,又使情感教育得以落實。
這是我設計本節(jié)課的思路。
四、教學反思
這是一堂內(nèi)容枯燥無味的語法課,內(nèi)容多,難度大,時間緊。在仔細研讀新課標后,研究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轉(zhuǎn)變的規(guī)律。我在不改變教學進度的情況下,事先做了大量的準備,尋找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找到秋游這個學生剛剛參加的活動作為載體,創(chuàng)設語法教學的鮮活的情境,讓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學習語法,真實地運用語法,達到我預先的目的。
如果說本節(jié)課有做得好的可以在以后教學中堅持的地方,有以下幾點:
1.我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比較明確,過程還是比較流暢的,教學的三個環(huán)節(jié)緊密聯(lián)系,能層層推進。情境創(chuàng)設貼近學生的生活,使學生有話可談,同時使語法教學在實際情景中運用。我覺得課開始的歌曲很歡快,學生很容易受感染,圖片展示學生自己的活動,視頻是他們最感興趣的舞蹈,他們很興奮,所以我以后要多尋找能對教學有用的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典型例句,多引導學生用所學的英語談論發(fā)生在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同時本次語法教學構(gòu)建在學生剛剛參與的秋游活動之上,每個學生都有感受,尤其是班級中薄弱的學生也能回答一些他們知道的問題,課堂參與度明顯高于講授課,這部分薄弱學生找到了成功感,增強了自信,調(diào)動了積極性,鮮活的情景讓學生學習英語更有熱情,英語學習變得真實起來,學生容易獲得真實的成就感。
2.我在教學中安排學生兩次自學,避免老師一言堂的現(xiàn)象。我希望以后要多引導學生,把老師講授的部分講完后要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去練習、運用,不要怕學生出錯,改錯就是一次很好的學習過程。我以后要堅持引導學生討論歸納所學內(nèi)容,培養(yǎng)自我學習能力。
以上是我本次實踐中對情景教學在語法教學中的運用的感想和收獲。
不足之處是時間緊,內(nèi)容多,有些練習講解過快,中等偏下的學生可能掌握得不夠牢固,課件中還有錯誤拼寫,這是我這節(jié)課不足的地方。
希望以后自己在教學中精益求精,尋求更好的教學方法,每節(jié)課都為學生創(chuàng)設鮮活的情境,把英語語法教活,讓學生真實地運用運用語法解決真實的生活交流問題,真實地體驗成功,真正愛上英語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