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摘 ? ?要: 在教學改革過程中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不容忽視的是科學合理營造良好的人文環(huán)境,營造和諧愉快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營造良好的語言文化氛圍。通過營造良好的語言文化氛圍,促進語文教學改革,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充滿生機與活力,使每個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都得到提高。
關鍵詞: 教學改革 ? ?語文課堂 ? ?教學氛圍
一、營造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
通過營造良好的語言文化氛圍,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充滿生機與活力,使每個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都得到充分發(fā)展。在教學改革發(fā)展過程中,教育專家與心理學家都提出,構建現(xiàn)代師生關系的核心要求是學生與老師平等。小學生有自己的權利、尊嚴、思想感情和需要;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思想感情和需要;包括對學生獨特個性行為的接納和需要的滿足,同時又有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意識到自己的存在,體驗到自己作為人的一種尊嚴感和幸福感。心理學研究表明:現(xiàn)代師生關系的核心要求是學生與老師平等。學生有自己的權利、尊嚴、思想感情和需要;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思想感情和需要;包括對學生獨特個性行為的接納和需要的滿足,同時關注且給予學生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在課堂上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存在,體驗到自己作為人的一種尊嚴感和幸福感,最關鍵的是師生間有對等交流的機會。教學課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jīng)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fā)現(xiàn),從而達到共享、共進,實現(xiàn)教學相長和共同發(fā)展。反思目前課堂教學,民主平等的調子唱得很高,公開課、觀摩課演得很有水平,而在這些課的背后——平時課堂上,仍然存在師生是主宰與服從的關系,學生不敢發(fā)表看法,尤其是與老師不一致的觀點,課堂氣氛緊張,怕老師者大有人在。我們經(jīng)常聽到這樣的課,當學生對某個問題回答得與老師的答案不一致時,老師不是表揚他勇于說不,敢于否定的勇氣,而是強忍自己內心的不快,馬上補充說出一個自認為是正確的答案。請問這種做法怎么會自由寬松?怎么提高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二、構建教與學互動的課堂教學模式
作為新課程倡導的三大重要學習方式之一,師生互動、合作學習正有力地挑戰(zhàn)教師的“一言堂”。讓學生在課堂上有了自主學習的機會。分析目前課堂教學中的合作學習,不難發(fā)現(xiàn),在一部分課上,教師每節(jié)課都將學生幾人分成一個小組,團團圍坐在一塊,不管上課過程中坐在課桌外側的學生扭起脖子看黑板的字是否舒服,也不能有效關注智力發(fā)展較慢的學生此時此刻真實的心理需求與學習狀態(tài),只有轟轟烈烈的形式,沒有實實在在的效果;只要讓學生討論起來,就能給領導與聽課教師一個滿意的交代。好像新課程目標就是為了讓幾位課程專家滿意似的。我在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先讓小組成員獨立思考,再說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傾聽,然后討論,形成集體意見。我在教學《贈汪倫》時,讓學生初步自我解釋詩句意思后,我對小朋友說:“我看小朋友們哪個能發(fā)現(xiàn)小的問題,哪個能發(fā)現(xiàn)大的問題,如果誰提出的問題教師也回答不了,那我就拜他為師。”聽了教師這一番充滿激勵的話語,小朋友個個小眼發(fā)光,紛紛埋頭讀書,思考問題。一會兒,一只只小手舉了起來。“踏歌聲”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呢?李白和汪倫的感情為什么這么深呢?幾個問題后,再也沒人舉手了。我看沒有提出有深度的問題,便鼓勵說:“小朋友們真聰明,提出了一些好的問題,但我相信你們再讀讀詩,再思考思考、討論討論,可以提出更有水平的問題?!敝灰娦∨笥衙碱^皺了起來,又埋頭默讀起來,竊竊議論起來。五分鐘后,班上的小手又舉得更高了?!袄蠋?,為什么汪倫早不送晚不送,偏偏等到李白上船要走的時候才來送呢?”一個男孩好像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袄蠋煟话闳穗x別時都很傷感,為什么汪倫送李白時高高興興地踏歌相送呢?”一位女孩疑惑地問。這兩個問題確實很有價值,他們發(fā)現(xiàn)書上寫的與生活實際不同,下面就這兩個問題進行討論,猜猜看,汪倫為什么等李白上船時再送?為什么汪倫要歡歡喜喜踏歌相送?同學們自發(fā)組成學習小組熱烈地展開討論、想象,發(fā)表“高見”。有的說:李白和汪倫結下了深厚的情誼,李白擔心汪倫知道自己要走會傷心難過,因此不辭而別。汪倫知道后趕來相送。有的說:老師,可能踏歌相送是當?shù)氐娘L俗。我心花怒放,拍案叫絕。顯然,合作學習使他們產(chǎn)生了靈感。
三、有效利用藝術且科學的評價語言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語文教師的文學素養(yǎng)應該是令學生仰慕的,教師對學生的表揚和批評一定要注意語言的藝術性。當前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語言存在一些問題,要么隨心所欲、信口開河,以致極大地挫傷學生的積極性,要么不切實際、不負責任地隨意表揚學生,把這當做對學生的鼓勵,其實往往錯誤地引導了學生。尤其小學語文教師基本都是每一個學生成長的啟蒙老師,教師的評價語言對學生的終身成長會產(chǎn)生這樣那樣的影響。當前存在的普遍情況是教師不作評價,直到學生答到教師所謂的標準答案為止?;蛘呓處煼笱茉u價,虛情假意,言不由衷地表揚他,對學生成長不利。那么怎樣提高教師評價語言的水準和品位呢?我認為一要提高教師的文化底蘊和品位;二要增加對學生的人文關懷,由衷贊美;三要掌握一定數(shù)量的評價語言,以便在課堂上靈活、恰當?shù)剡\用。大量事實證明,教師對小學生做的評語,尤其課堂上當眾做的評價語言會對小學生終身發(fā)展產(chǎn)生影響,教師一定要慎重對待。教師必須在觀念上打破傳統(tǒng)思維定勢,不要以為面對的是小學生就隨便批評,不注意話語的準確性,不講求評價的科學性。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關鍵是在有限時空中最大限度地控制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情緒、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從而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語文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調動課外補充學習的積極性。而這一切努力與成功探索的基礎全在于課堂教學氛圍營造。良好的語言文化氛圍能夠為學生開啟智慧的閘門,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想象力,進一步調動學生探求知識的積極性、主動性,為加強素質教育,培養(yǎng)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有用人才夯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