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麗明
摘 要: 和諧高效的課堂必須以學生為本,為其發(fā)展提供盡可能大的空間和可能性,才能調(diào)動其參與積極性。以一個有問題的議論文事例論據(jù),點燃學生修改的熱情,從而引爆課堂,達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以改促教,少教多學的教學目的。
關鍵詞: 以生為本 高中議論文 事例論據(jù) 作文升格
《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對高中作文教學要求是:“提倡自由作文,根據(jù)個人特長和興趣寫作,力求有個性、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惫P者以一個事例論據(jù)的多種升格方法為主要范例,旨在讓高中議論文作文教學,變“學生作文交差了事”為“學生自始至終參與作文訓練全過程”。讓修改作文、評改作文成為學生掌握的一種能力,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原稿:《不朽的琴聲》
立意:以堅持為弦,彈奏人生不朽的樂章。
馬克西姆,一位震驚歐洲樂壇的鋼琴家,年僅三十五歲。出生于克羅地亞一個普通小鎮(zhèn)的他并沒有像前人如貝多芬莫扎特一樣,從小顯露出非凡的音樂才華。九歲才開始學琴,在同齡的學習者中算是非常晚了。
1990年,克羅地亞為了從南斯拉夫脫離宣告獨立,爆發(fā)了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無情的戰(zhàn)火幾乎摧毀了馬克西姆的家鄉(xiāng),他也被困在地窖下長達八天之久。
但是在八天的時間,每天他用十個小時的時間練琴。戰(zhàn)火紛飛,殘垣廢墟,這些都不能動搖他的心,甚至連侵略軍聽到微弱的琴聲時,都不禁感慨:“這真是天使的樂章!”
是的,在音樂家的眼中,天分是學習鋼琴的必要條件,可是出身平凡的馬克西姆卻創(chuàng)造了這個神話。他用自己動人心魄的琴聲告訴世人:笨鳥先飛不是空話,堅持讓夢想開花。
原稿的主要問題:事例論據(jù)分段太多,敘述不簡潔,點題扣題意識不強。例后分析說理力度不足。
通過原稿和修改稿的比較,提高高中議論文事例論據(jù)亮度的方法,筆者歸納如下:
方法一:鋪墊渲染法
鋪墊和渲染原分別用在記敘文和繪畫上。在議論文中,筆者對“鋪墊渲染法”的定義是緊扣中心論點對所要涉及的人物,通過對其行為、心理或所處環(huán)境等稍作點染鋪陳,有時還可用特殊句式,以強化中心論點的寫作方法。筆者把它分為三種情形:
(1)環(huán)境鋪墊渲染。四處斷壁殘垣,整座城市籠罩在死神的陰影下。無情的戰(zhàn)火破碎了多少人的夢,許多人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踏出了原來的人生軌跡。當琴聲透過地窖的罅隙飄揚,連敵軍都感嘆“這真是天使的樂章”時,我們不禁要問,是什么讓他的琴聲打動人心,是什么讓他震驚了歐洲樂壇?毋庸置疑,是堅持彌補了他天賦的不足,是堅持讓他在樂壇閃閃發(fā)光,而堅持定會讓他與他的琴音一起邁向音樂更高的殿堂。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堅持不懈方能成大業(yè),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四處斷壁殘垣……原來的人生軌跡”。這是對馬克西姆所處環(huán)境的渲染,目的是緊扣論點,突出他能在戰(zhàn)火紛飛中堅守自己的夢想。議論文是理性的,但如果有一些感性文字的適當添加,則可以增強文章的感染力和說服力。
(2)細節(jié)鋪墊渲染。南丁格爾不僅為提高醫(yī)護條件而辛勞奔走,還給身心被硝煙殘蝕的士兵們帶來了關懷與溫暖。她,輕輕地走在熟睡的士兵旁,俯身輕撫那淌血的手臂;她,默默地陪伴在哭泣的士兵旁,聆聽他訴說對親人的思念。有她在的黑夜,士兵們能安然合眼。(《用自己的方式改變世界》)
以“提燈女神”南丁格爾“輕輕地走”“默默地陪伴”和其他一些動詞,生動地渲染了南丁格爾用自己獨有的方式改變世界的論點。
(3)設疑鋪墊渲染。是誰,曾一度將男權當?shù)赖姆▌t踩在腳下?是誰,以一個女子之身,執(zhí)鞭天下,傲看蒼生?是武則天,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tǒng)的女皇帝,她以容人之量,識人之智,用人之術筑成了一道道威信走向權力的頂端,留下無字之碑文任后人評說。(《威信》)
以兩個“是誰”設疑,把武則天睥睨蒼生的形象塑造得十分生動,為中心論點鋪墊服務。這種用“設疑鋪墊渲染”的方式開頭的例子在高考優(yōu)秀作文經(jīng)??梢钥吹?,如“是那個‘揀盡寒枝不肯棲’的寒鴉么?是那個‘一蓑煙雨任平生,何妨行嘯且徐行’的行者么?是那個高唱‘大江東去’的詩人么?”(廣東卷《紀念》)
方法二:數(shù)字羅對法
“數(shù)字羅對法”是數(shù)字羅列法和對比法的合稱??蓡斡靡部珊嫌?。如原稿《不朽的琴聲》中的數(shù)據(jù):年僅三十五歲、九歲、八天之久、十個小時。用或明或暗的數(shù)據(jù)凸顯主旨的文字比比皆是。課內(nèi),如《伶官傳序》中后唐莊宗李存勖15年建國和3年亡國的比較?!哆^秦論》中,賈誼從秦孝公寫到秦二世,暗用139年建立王朝和15年秦朝滅亡,以突出“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的中心論點。課外,如一生中經(jīng)歷了1009次失敗,但他說:“一次成功就夠了”的88歲創(chuàng)業(yè)終有成的肯德基創(chuàng)始人——哈倫德·山德士。還有《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中也隨處可見。
例:10年時間,1.5萬多枚炸彈,專門與危險打交道。(王百姓)
例:他有22年飛行生涯,可命運只給他16秒?。ɡ顒τⅲ?/p>
10年,1.5萬。22年,16秒。這兩組數(shù)據(jù)兩兩羅列對比給人造成強烈的視覺沖擊。兩人以實際行動譜寫了悲壯豪邁的英雄之曲。
方法三:人事對比法
議論文中的對比法就是拿正反兩方面的論點或論據(jù)作對比,在對比中證明自己的論點,分為“橫比”和“縱比”兩種。如:
在那個戰(zhàn)火紛飛,大多數(shù)人提心吊膽的時期,馬克西姆卻在地窖堅持每天練琴十個小時,滿目瘡痍的戰(zhàn)場因為有了他的琴聲,飄出了人間溫暖的天使樂章。地窖的琴音也讓家鄉(xiāng)克羅地亞宣告獨立的戰(zhàn)爭充滿溫情和必勝的信念。
“大多數(shù)人提心吊膽”和馬克西姆堅持練琴形成對比。這是同一時期,同一區(qū)域的有差異人物的比較屬于“橫比”。對比的另外一種情況是對同一個人物或事物在不同的時間、地點的不同情況進行比較,這種對比叫“縱比”,這里不多舉例。
方法四:反向假設法
“反向假設法”是假設材料中能達到某種結果的條件不存在,將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結果。假設條件下的結果與原條件下的結果構成正反對比,從而證明論點。
馬克西姆,一位震驚歐洲樂壇的鋼琴家。出生在克羅地亞一個普通小鎮(zhèn)的他,為了自己音樂的夢想,不斷堅持奮斗。盡管曾經(jīng)經(jīng)歷戰(zhàn)火紛飛,盡管曾經(jīng)徘徊于彈奏瓶頸,盡管現(xiàn)實有太多的難以預料,但他最終用“歐洲新古典鋼琴王子”的稱號昭示了堅持讓夢想開花的真諦。倘若他當初沒有堅持夢想,那么大氣磅礴的《出埃及記》,曲調(diào)激昂卻不失穩(wěn)重的《克羅地亞狂想曲》,讓你每一個脈搏都在隨之跳動的《野蜂飛舞》,等等,都將讓我們無緣傾聽,而他許就泯然眾人矣。
結尾以“倘若”假設,沒有堅持的后果。這種方法典型的句式還有“如果(沒有)……那么(哪里會有)……”“假使……那么……”“倘若……就……”等。
方法五:因果分析法
本文第一個范例就使用了“因果分析法”。以“我們不禁要問”,“是什么……是什么……”把問題引向深處,以“毋庸置疑,是……是……”作為回答,這樣論證環(huán)環(huán)相扣,充分顯示論證的力度。再看一例。
馬克西姆,他沒有神童莫扎特的天賦,他學琴的年齡比較晚,但他何以在這樣的劣勢之下,成了震驚歐洲樂壇的鋼琴家呢?堅持不懈是他成功唯一的捷徑。曾經(jīng),敵人入侵家園,他被困在地窖長達八天之久,依然堅持一天十個小時的練琴時間,盡管外面戰(zhàn)火紛飛,殘垣廢墟,但地窖回蕩著天籟般的琴音。
與天才的莫扎特比較后,用“何以……呢?”的句式,引人思索,接著亮出觀點,再以具體的數(shù)據(jù)和幾筆場景點染,突出馬克西姆不畏環(huán)境惡劣堅持練琴是他成功的必要條件。
由兩個范例可見,因果分析法的句式簡單且使用靈活。一般有如下常見的句式:“為什么……是因為……”“因為……所以……”“之所以……是因為”等。
方法六:追本溯源法
……然而外面紛飛的戰(zhàn)火并沒有使他慌亂絕望,對音樂的熱愛使他每天堅持十個小時的練琴時間。從容地漫步在精神的綠野,讓生命之光閃耀于黑白琴鍵間。讓侵略軍聽到地下滲出來的微弱琴聲時,都不禁感嘆:“這真是天使的樂章?!?/p>
探究“堅持”背后的原因是“熱愛”,這樣追本溯源比反復強調(diào)“堅持”更深刻,比“因果分析法”更深入本質(zhì)。因為議論文的關鍵是要在“論”上下工夫,對事例論據(jù)進行深入剖析論證,才能真正提高事例論據(jù)的亮度。
再以大文學家蘇軾為寫作素材舉例,很多同學寫他能面對苦難只論證到是因為他樂觀豁達這一表層,但樂觀心態(tài)源于什么?則少有人繼續(xù)探究,但高考作文的發(fā)展分深刻就在此。可以這樣“論”:因為苦難衍生出悲痛與怨恨等消極情緒比苦難本身更難戰(zhàn)勝,所以是堅毅的人生信念和不向厄運屈服的斗爭精神?是儒釋道玄諸家的影響?抑或其他因素讓蘇軾積極的心態(tài)像黑暗中溫暖的漁火,照亮了一切萎靡和頹廢,讓后人深受其精神之影響而發(fā)出“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報之以歌”的豁達之音?
以上作文的升格修改,都是以生為本,教師適當引導,讓學生依據(jù)喜好,以或樸實、或優(yōu)美、或哲理的文字,展示了六種提高高中議論文事例論據(jù)亮度的方法,可一種或多種綜合使用。方法是表,積累是本。不忘歷史,關心時事,厚積薄發(fā),方能更靈活運用所教方法,這樣就能借來彩翼助飛翔了。
以上作文的升格修改,都是以生為本,通過師生、生生、自我對話,讓學生依據(jù)喜好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六種方法可一種或多種綜合使用。使全體學生由被動接受型變?yōu)橹鲃犹骄啃?,讓高中議論文教學不再“拔劍四顧心茫然”。
參考文獻:
[1]葉瀾.改革課堂教學與課堂教學評價改革[J].教育研究,2003(8).
[2]呂利賓.提高中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的方法與途徑[J].金色年華(教學參考),2011(10).
[3]張?zhí)m芳.探尋病因,構建新型的議論文寫作體系[J].語文教學通訊(高中A),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