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小強
只有從根源上鏟除恐怖主義滋生的土壤,從行動上集中打擊最危險的恐怖主義勢力,從思想上拋棄私心雜念和雙重標準,從道德上共襄反恐大義,才能化解恐怖危機。
11月13日晚,法國首都巴黎遭受歷史上最大規(guī)模的恐怖襲擊,舉世震驚。事后,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宣稱制造了襲擊事件。這是一年內繼巴黎《查理周刊》慘案后法國遭受的又一起嚴重恐怖襲擊案件。從國際恐患動向和法國慘案分析,國際反恐亟須凝聚共識,防范新一輪國際恐怖威脅。
為新一輪恐怖風險敲響警鐘
法國巴黎遭受的此輪恐怖襲擊不同以往,可能預示著全球新一輪恐怖風險的到來。
一方面,恐怖分子的協(xié)同策劃能力明顯提升,有組織、有訓練、裝備優(yōu)良的恐怖分子同時在劇院、體育場和餐館等地多點動手,造成嚴重傷亡,讓巴黎全市陷入群體性恐慌,政治社會秩序短時間內癱瘓;另一方面,恐怖分子使用多種武器大肆殺戮,不僅使用制式AK-47步槍和高能炸藥,還準備有自殺式人體炸彈,綁架人質,槍決示威,已非一般恐怖分子追求的政治效果,而是要震懾和報復法國。
法國嚴峻的反恐形勢對整個歐洲也敲響了警鐘。隨著法國對恐怖分子嚴厲打擊行動的展開,有些極端分子勢必會逃離法國,進入歐洲其他國家??植婪肿拥难仁侄我约翱梢栽谌魏吴Р患胺赖臅r間和地點發(fā)起襲擊的特點都將給歐洲各國的安保帶來新的考驗和壓力。歐洲各國必須竭盡全力,嚴防死守,確保巴黎的悲劇不在其他地方重演。
聯系到俄羅斯航班在埃及西奈半島遭受的恐怖襲擊,以及此前歐洲多個國家發(fā)生的恐怖襲擊,歐洲已成恐怖分子的主攻目標。本土防線難以適應國際恐怖形勢的急劇變化,整個歐洲在恐怖主義襲擊的陰影下,一時間仿佛驚弓之鳥。
背后的深思
法國在《查理周刊》慘案后已有所警覺,并采取措施收緊反恐防線,但在恐怖威脅來臨時卻顯得不堪一擊,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一方面,國際恐怖主義進入以“伊斯蘭國”為代表的新興發(fā)展階段,它給世界帶來的安全威脅空前復雜和嚴峻。在伊拉克和敘利亞,“伊斯蘭國”的恐怖政權已存在近兩年,不僅有成套的所謂“建國理論”和“伊斯蘭法治”,還“開疆拓土”行使治理,吸引全球極端分子投奔,儼然成為極端分子和恐怖分子向往的“圣地”,而國際社會對此束手無策,打擊“基地”組織的戰(zhàn)法難以對付“伊斯蘭國”的吸附和擴張能力。在世界各地,附屬、掛靠和自詡是“伊斯蘭國”分支及效忠的組織不斷涌現,使得其極端意識形態(tài)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狂熱擁護者越來越多,恐怖主義的市場擴大。
另一方面,歐洲面臨的反恐形勢尤為嚴峻。歐洲本是穆斯林移民較多的地區(qū),內部正經歷西方文化與穆斯林移民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各種社會矛盾不斷積累。相對于美國,歐洲可以說有與美國相匹配的自我文化優(yōu)越感,也有軍事介入利比亞和敘利亞的反恐成就感,卻沒有與美國一致的國土安全防線。在內部不斷擴大的族群裂痕和外部中東難民危機的沖擊下,其結果可以想象。
反恐不搞雙重標準
巴黎恐怖襲擊事件發(fā)生后,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金磚國家領導人非正式會晤上的講話中指出,各國要加強協(xié)調,相互支持,共同應對各種全球性挑戰(zhàn)?!爱斀袷澜缛匀徊惶?,地區(qū)沖突和熱點問題遠未解決,恐怖主義帶來的危害更加突出。發(fā)生在巴黎的系列恐怖襲擊事件再次表明,恐怖勢力的能量和危害不容低估,恐怖主義已成為我們當前面臨的最嚴峻和急迫的安全挑戰(zhàn)。國際社會必須攜起手來,按照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以及其他公認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進一步加強反恐合作,特別要注重標本兼治,不搞雙重標準?!?/p>
恐怖主義是全人類的公敵,任何國家都不可能置身恐怖威脅之外。打擊恐怖主義,必須尊重有關國家的利益,并加強國際合作與協(xié)調。如果搞單邊主義和利己主義,搞雙重標準,只能在反恐的道路上越走越窄。
因此,此次法國巴黎恐怖襲擊事件昭示,國際社會必須盡快凝聚反恐共識,從根源上鏟除恐怖主義滋生的土壤,從行動上集中打擊最危險的恐怖主義勢力,從思想上拋棄私心雜念和雙重標準,從道德上共襄反恐大義,如此才能化解此輪恐怖危機。美國和歐洲應該清醒認識,對恐怖勢力既不能單靠軍事打擊,更不能綏靖放任恐怖威脅外流,需要把反極端和反恐怖高度結合,標本兼治,凝聚共識,擴大國際反恐統(tǒng)一戰(zhàn)線,防止類似慘案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