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潔
李銀河,1952年生于北京。美國匹茲堡大學(xué)社會學(xué)博士,中國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會學(xué)家,著名性學(xué)家、自由女權(quán)主義者。
聽到“采訪李銀河”這句話,茶館女老板心領(lǐng)神會地笑了,把環(huán)球人物雜志記者領(lǐng)進最大的茶室,指著中間的位置:“她每次都坐這兒。快一周了吧,每天至少兩撥采訪。我剛還想呢,今天怎么沒人來?!睖蚀_地說,這種情況是從2014年12月18日開始的。12月16日,網(wǎng)上出現(xiàn)了一篇署名“劉長安”的文章,質(zhì)疑李銀河隱藏同性戀身份欺騙民眾。兩天后,李銀河在博客里公開了同居17年的伴侶——擁有女人身、男人心的“大俠”。
李銀河的家離茶館只有一兩分鐘的路程,記者等候時,她正在家里到處找手機。10分鐘后,茶室的門“呼”地被推開,李銀河穿著一件亮黃色的外套,明晃晃地走進來,開口第一句就是:“我手機找不到了!”記者突然想起第一次采訪她是在電話里,那次說到一半,李銀河叫的外賣到了,她也是用這樣的語氣對送餐的人說:“師傅,明天還是地三鮮啊,再加個饅頭!”
這種爽利或許就是當初她吸引王小波的一個原因。他曾經(jīng)在給她的情書里寫道:“你不在我多難過,好像旗桿上吊死的一只貓?!蹦切藕髞斫Y(jié)集出版,取名《愛你就像愛生命》。1997年,王小波因心臟病突發(fā),在家中孤獨去世,當時李銀河正在英國,得知消息后陷入極大痛苦。3個月后,“大俠”走進了她的生命。
大俠是網(wǎng)名,他1964年出生,小李銀河12歲。17年后的今天,李銀河已經(jīng)從社科院退休,兩人依然生活在一起。李銀河告訴環(huán)球人物雜志記者,他們在威海買了一套房子,不久可能去那里定居。她現(xiàn)在基本上已經(jīng)不做研究工作,而是專心寫小說?!耙呀?jīng)寫了3本,每本20萬字,正在寫第四本,都是關(guān)于虐戀的。按照現(xiàn)在的審查尺度,沒有一個出版社敢出?!?/p>
環(huán)球人物雜志:您堅持稱自己是異性戀,因為您的伴侶心理上認為自己是男性。您認為界定男性或女性是以其心理認定為準,而非醫(yī)學(xué)上的生理認定?
李銀河:對。在西班牙,你愿意注冊什么性別就注冊什么性別,不管生理上是什么。LGBT這個詞現(xiàn)在已經(jīng)被廣泛傳播了。幾年前,美國使館文化處的一個官員到社科院交流,我第一次從他那里聽到LGBT這個詞,他挨個給我解釋:L是女同(Lesbian),G是男同(Gay),B是雙性戀(Bisexual),T是跨性別(Transgender)。我記得他說的一句話:“在美國,你要不知道LGBT就別當政治家了?!边@在美國已經(jīng)上升到一個政治議題,在中國還是一種亞文化。
過去咱們連LGBT人群都沒注意到,更不知道同性戀和跨性別有什么區(qū)別。世界上96%的人是愛異性的,同性戀則愛同性,但男同仍然認為自己是男人,女同仍然認為自己是女人。跨性別則是性別認同異常、性傾向不異常,明明是男性身體卻認為自己是女性,女性身體認為自己是男性,即生理性別和心理性別不一致;但其性傾向沒有異常,愛上的都是與自己心理性別相對的異性。一個直觀的例子就是金星。她是男跨女,做變性手術(shù)之后和一個德國男人結(jié)婚,但這個男人并不因為跟金星結(jié)婚就成了男同性戀者,他愛的是女人,所以他仍然是異性戀。
環(huán)球人物雜志:但金星是在變性之后遇到了她的德國先生,如果是在她變性之前還是男性外表的時候,您覺得她異性戀的德國先生會不會愛上她?
李銀河:那也不一定不愛。如果她完全認同自己是個女人,只是沒有做變性手術(shù)的話……畢竟跨性別中沒有做手術(shù)的人是大量的,很多也能找到伴侶。
環(huán)球人物雜志:那么普通的異性戀者愿意選擇跨性別嗎?
李銀河:不愿意吧,一般的人都不愿意。
環(huán)球人物雜志:您是一個例外?
李銀河:對。我思想比較前衛(wèi)吧,而且正好研究這個,覺得性別不成大障礙。但一般人不會這么認為。不過從他(大俠)的經(jīng)歷來說,他以前所有的戀人都是異性戀女人。
環(huán)球人物雜志:您的伴侶有沒有不被社會認同的痛苦經(jīng)歷?
李銀河:他性格非常強悍,從小到大都活得興高采烈的。我覺得可能跟他跨性別有關(guān)系。他做不成男人,心里特別憋悶,男性氣質(zhì)有點過度發(fā)展,比很多男人還突出。他的情況周圍所有的人都知道,我們的關(guān)系雙方家人、同事都挺接納的,逢年過節(jié)都是去我家聚一次,去他家聚一次。
環(huán)球人物雜志:能說說你們第一次見面的情景嗎?
李銀河:我第一次見他沒有特殊的感覺。那是1997年夏天,在西單羊肉胡同的一個聚會上,大家在一個大露臺上跳舞、聊天、吃燒烤。我就發(fā)現(xiàn)他一直沖我笑,然后他就過來跟我說話,互相留了姓名和地址,我當時是出于做研究的考慮。之后他就老給我寫詩,我出差他總到車站接我。再后來,我到加州大學(xué)參加性別研討班,去了40天,他說非常想我,成天以淚洗面。大約過了半年到一年,我們就住到一起了,直到今天。
環(huán)球人物雜志:互相愛對方什么?
李銀河:我愛的是他對我的激情,這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多。很多人感情好,但真正的激情發(fā)生的概率并不是太高。當你成了激情之愛的對象時,感覺是很甜蜜和幸福的。至于他對我,我覺得他愛的是我真摯和老實,這是我最大的特點。我又不漂亮,平時不化妝不打扮,粗粗拉拉,用王小波的話說“屁股眼大丟了心”,現(xiàn)在這位也說過我“哎你是女的不是啊”。所以我最受不了的是別人說我是一個騙子。
環(huán)球人物雜志:您對他有激情之愛嗎?
李銀河:沒有。他對我很好,我很感動。但在我看來,激情就像火,不會持續(xù)太久。如果要長相廝守,火一定要變成水的。如果一直處于激情狀態(tài),人是沒法過日子的。
環(huán)球人物雜志:您母親在世時怎么看?
李銀河:我媽挺喜歡他的。他是工人背景,我們家是知識分子家庭,都比較軟弱。那時我家的保姆特厲害,誰也治不住。我們家這位混不吝的,一去就給治住了。那時我媽、我哥哥、嫂子都在一塊住。有一天我哥哥回來晚了,沒趕上飯,想讓保姆下點面條,保姆就說:“你自己下去!”我們這位就不干了,一頓火把保姆給鎮(zhèn)住了。后來又有一次他發(fā)火,把保姆嚇得說:“哎呦哎呦,我以為你要打我呢!”我媽就在旁邊樂。
環(huán)球人物雜志:他對您發(fā)過火嗎?
李銀河:沒有。我們有什么矛盾都不過夜。我這個人不會吵架,我家里人也是,所以連拌嘴都談不上。這方面我和他有互補性。
環(huán)球人物雜志:在感情上,您還認為王小波是無法替代的嗎?
李銀河:我原來也聽說過那句話:人一生只能愛一個人。但從我的經(jīng)驗看還真不是。他和王小波哪兒哪兒都不一樣,只有在對我的愛這點上是一樣的,很美很珍貴的那種感覺。當初我跟小波的婚姻也不符合世俗標準,但我們不覺得這是障礙,真正愛起來之后就是不管不顧的。
環(huán)球人物雜志:您說他和王小波是醬油和醋,您既可以喜歡醋,也可以喜歡醬油?
李銀河:對。從戀愛心理學(xué)上說,有兩種關(guān)系都會產(chǎn)生吸引力,有一種是高度契合的,就是我和小波那種;一種是差異巨大的,他喜歡打麻將和運動,我喜歡書和電影。我剛認識他的時候,他是出租車司機,在車擋風玻璃那兒擺了本王小波的《黃金時代》,曬得都脫了膠了。他還真看了,說挺喜歡的,可能他想了解我喜歡的人是什么樣的吧。但我寫的書他都不怎么看。
環(huán)球人物雜志:很多人用無法繁衍后代來否定同性戀,認為這不符合大自然的規(guī)律。
李銀河:這就涉及馬爾庫塞所說的“偉大的拒絕”了。他是西方性革命時代的精神教父,認為性從“為生育”變成“為快樂”是一個“偉大的拒絕”,我也這樣看。現(xiàn)實中,不管是西方宗教還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都有這樣的看法:性的唯一正當理由是生育。中國以前性門診都叫生育門診,反而是有了計劃生育之后,這種觀念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
環(huán)球人物雜志:中國的LGBT人群與您最初研究的時候相比有哪些變化?
李銀河:他們的處境好多了,生存空間擴大,社會能見度高很多。過去他們隱藏得很深,哪怕在自己家里都沒人知道。我接過一個電話,一位父親告訴我,他的妻子要自殺,因為兒子告訴他們自己是同性戀。另一位母親,在跟丈夫離婚后發(fā)現(xiàn)孩子是同性戀,非常內(nèi)疚,說只要孩子能變過來,復(fù)婚都行。我說這跟你離婚沒什么關(guān)系,LGBT的成因很難說,先天后天都還沒有定論。
環(huán)球人物雜志:很長時間里,LGBT被認為是病態(tài)的,甚至被當作性犯罪。今天對普通大眾來說,如何區(qū)分LGBT和性犯罪?
李銀河:衡量是否性犯罪有一個指標,就是看在一樁性行為里有沒有受害人。比如露陰癖、窺陰癖都是有受害人的;但兩個女同或男同,他們彼此相愛,也沒有損害到他人利益和公眾利益,法律就不用去管了。
環(huán)球人物雜志:您的很多觀點在國內(nèi)不被認同。從過去幾十年的研究來看,您認為中國社會是否會走與國外類似的性解放之路?
李銀河:我覺得是。中國社會在走向多元化,在性的方面越來越開放。另外,法律的變遷也是一個非常重大的因素。1997年修改刑法的時候取消了流氓罪,這是中國婚姻之外性活動大量增加的一個原因。之前所有婚姻外的性行為都是入罪的,雙方自愿也不行,我看到高法的案例集里,一個女性和好幾個男性發(fā)生性關(guān)系,不是賣淫,但也被以流氓罪抓起來??梢哉f,流氓罪的取消與婚姻外性行為的增加是互為因果的。
環(huán)球人物雜志:您怎么看婚姻中愛情和責任的關(guān)系?
李銀河:婚姻肯定是有責任有義務(wù)的,就看每個人更看重什么。我更看重愛情。如果婚姻只剩下責任和義務(wù),就沒什么意思了。愛情能帶給人更多的快樂。
環(huán)球人物雜志:今天的年輕人對愛情和婚姻的要求比上一代人要高,如果他們一直找不到心儀的對象怎么辦?
李銀河:只有兩個出路:降低標準,或者獨身?,F(xiàn)在獨身已經(jīng)是世界潮流了,北歐國家人口的整整一半不進入婚姻,只是同居;日本是40%單身;美國、法國是30%;最極端的例子是匈牙利,只有12%的人結(jié)婚。
環(huán)球人物雜志:您好像說過,對于那些尋找靈魂伴侶的人,可以等待完美的人出現(xiàn),但可能會等到50歲也沒等到。
李銀河:(沉吟)那就看自己了,等與不等都是可以的。能找到就是幸運的人,找不到就是不夠幸運。幸運是不可能均勻地撒在每個人身上的,否則也不叫幸運了。
環(huán)球人物雜志:從這點看,您很幸運。
李銀河:對,我很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