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英為明代開國功臣,安徽定遠人,八歲時失去父親,元末動亂隨母逃難時母又去世,成為孤兒。后被朱元璋收為養(yǎng)子,隨軍征戰(zhàn),為奪天下立下汗馬功勞,封西平侯,賜丹書鐵券。洪武十四年,沐英隨藍玉、傅友德率兵征討云南。平定后,沐英留鎮(zhèn)。洪武二十五年,沐英卒于云南,享年48歲。
沐英鎮(zhèn)守云南十年,為大明王朝的西南安定和云南的開發(fā)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朱元璋曾經說過:因為有沐英在,使我對南邊沒有了任何擔憂和顧慮。評價之高,可見一斑。沐英死后,朱元璋十分悲傷,追封黔寧王,謚昭靖,命歸葬且賜塋于南京南郊觀音山,侑享太廟。
自洪武十四年沐英隨征云南,至清順治十八年沐天波追隨永歷帝奔走緬甸并客死他鄉(xiāng),其間280余年,沐氏子孫世襲受封爵,共有二王、一侯、一伯、十三國公、四都督。明朝建立后,隨著政權穩(wěn)定,朱元璋開始大肆屠殺功臣宿將,明代開國功臣幾乎被屠戮一空,唯有沐氏一門始終屹立不倒,且世代封賞直至明亡。
縱觀中國歷史,沐氏家族這樣的情況也是絕無僅有。這其中的歷史緣由,引起了眾多歷史學家的興趣,種種說法不一而論。南京市博物館藏有“黔寧王遺記”金牌,上書“凡我子孫,務要忠心報國,事上必勤慎小心,處同僚謙和為本。特諭。慎之戒之”。由此可窺見其中的一些東西。蒙祖蔭,承祖訓,或許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