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清廉
李老師退休前這幾年感到倒霉極了,胃病整天把他搞得寢食難安,經常感到燒心、胃部疼痛,打嗝、呃逆,吐酸水苦水,甚至想嘔吐。只要多吃一點就可能引起不適。因為牙不好,想吃肥一點的肉也不行,吃了也會引起發(fā)作或使病情加重。有時坐著、站著,癥狀還能忍受,但躺在床上就感到病情更加嚴重,不得不又坐起來。自己買了不少胃藥吃,有時感到好一點,但沒幾天又會復發(fā)。無奈之下,李老師去醫(yī)院做了檢查,醫(yī)生診斷他患的是“反流性食管炎”,經過正規(guī)治療,并加強了飲食調理,李老師現(xiàn)在感到好多了。
反流性食管炎是怎樣
一種病
反流性食管炎是由于食管下端括約肌功能失調,胃內容物(有時還包括十二指腸液)反流至食管,其中胃酸、胃蛋白酶在pH≤4時具有水解活性,會損傷食管黏膜,從而引起黏膜充血、水腫、糜爛等炎性改變的一種疾病。主要癥狀表現(xiàn)為經常打嗝、呃逆,燒心樣疼痛,胸骨后痛,嘔吐酸水苦水等,甚至會嘔出咖啡樣物,多在飽食或高脂肪餐后發(fā)作,癥狀還往往在臥位或身體前屈時加重,一般中老年人發(fā)病率較高。
胃、食管反流性炎癥是一種慢性難治性疾病,需長期甚至終生治療。西醫(yī)對反流性食管炎多采用制酸劑、胃黏膜保護劑和促胃動力藥等治療。但大多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過早停藥容易出現(xiàn)病情復發(fā)。一般認為,維持治療開始時間,應在正規(guī)治療八周后。抑酸藥劑量可降至治療用量的半量,但仍應聯(lián)合多潘立酮(嗎丁啉)等促胃動力藥,維持用藥時間至少四周。有效的維持治療,可使患者癥狀容易抑制且能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若病情復發(fā),應重新開始藥物治療。
中醫(yī)學認為,本病屬中醫(yī)胃痛、吞酸、吐酸等范疇,其病機主要是脾胃運化、升降失職,肝膽失于疏泄,膽胃氣逆,上犯食管所致。治療上,一般多采用生姜瀉心湯、半夏瀉心湯為主方,并配合旋覆代赭湯、左金丸、溫膽湯等合并組方。
反流性食管炎的基本
保健措施
反流性食管炎與飲食、情志以及肝膽病史密切相關。如情志不遂、思慮過度,以致肝膽失于疏泄,橫逆犯胃;飲食不節(jié),煙酒無度,灼傷胃經,均會使病情復發(fā)與加重。所以,保持平和樂觀的心態(tài),避免生氣動怒、焦慮緊張;生活規(guī)律,勞逸結合;注意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如將床頭適當抬高、戒煙少酒、重視減肥等,對每個食管炎患者都是非常重要的。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
食療保健
患此病者應避免暴飲暴食,每餐以七八成飽為好;減少脂肪攝入(以免刺激膽汁過多分泌);盡量少吃辛辣刺激、煎炸、熏烤類食品;不飲濃茶、咖啡;避免服用對腸胃有刺激性的藥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保泰松、紅霉素等);餐后3 小時避免臥床。
下面介紹幾則適合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藥膳。
藿香蘇梗粥 藿香、蘇梗各15 克,水煎取清汁。另用粳米100克煮粥,粥成時加入藥汁,調勻再煮數(shù)沸,食粥,每日1劑。此粥可溫胃止嘔、開胃進食。
姜汁砂仁粥 先用粳米100克煮粥,粥熟米軟時,取生姜汁10余滴與砂仁5克研末共入粥,再稍煮即可,食粥,每日1劑。此粥溫胃理氣、開胃止嘔。
蘇子冰糖粥 蘇子20克搗如泥,加水煎濃汁去渣,加粳米100克、冰糖適量共煮粥,趁熱服食,早晚各1 次。此粥養(yǎng)胃降逆、止嘔滑腸,對表現(xiàn)為嘔吐呃逆、腸燥便秘的患者適用。
刀豆生姜飲 老刀豆50 克,配生姜10 克,加水適量煎至刀豆開花,去渣,加入少量紅糖,溫服。每天2次。刀豆溫中下氣、利腸胃,生姜溫胃降逆止嘔,紅糖溫胃養(yǎng)胃。全方共奏和胃、降逆、止嘔之效。
姜蔗二汁飲 甘蔗汁100克,生姜汁10克(鮮姜10 克搗碎,加白開水10 克 取汁),混合調勻,頻頻緩飲,每日1劑,連服數(shù)日。本方有養(yǎng)胃溫胃、降逆止嘔之效,適用于胃陰虛有火者服用(胃酸過多者不宜)。
蘆根竹茹飲 鮮蘆根100克,竹茹15克,同煮,加蜜適量,溫服。功能和胃止嘔,適用于癥見胃熱、嘔吐呃逆的食管炎患者。
二芽消食飲 炒麥芽、炒谷芽各10克,生姜10克,紅糖適量,加水煎20分鐘,溫服,每日1 劑,連服數(shù)日。用于胃寒、消化不良的食管炎患者。
丁香柿蒂湯 丁香3 克,柿蒂10 克,生姜5 片,水煎溫服,每日2 次,每日1 劑。功能溫中降逆,適用于癥見胃寒嘔吐呃逆的食管炎患者。
胡椒豬肚羹 白胡椒3 克,豬肚一個。胡椒研細,放入清洗干凈的豬肚中,并留少許水分,用線扎緊,放砂鍋中慢火燉至爛熟,調味服食,2~3天服一次,連服3~5次。有溫胃散寒、止嘔止呃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