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云鶴
“如果不是上帝的眷戀,怎會有如此的人間仙境。”
深秋的北疆,被濃濃的寒意渲染著,山川大地就是一個畫板。手中的鏡頭,就是一支神奇的畫筆,在這巨大的畫板上任意涂鴉著。隨著光影的變化,每變換一個角度,都是完全不同的影調。在這個最美的季節(jié),最美的地方,那鮮紅的白楊,翠綠的云杉和金黃的白樺樹簇擁在一起,演繹出一個個動人而浪漫的故事。五彩灘、喀納斯、紅葉溝、禾木、額爾齊斯河……
靚麗多彩的五彩灘
車子行駛在畫中,那是一份恍如幻覺的真實,北疆的深秋早晚溫差比較大,中午的溫度最為舒適,陽光灑滿大地,讓人感覺輕松愜意。馬不停蹄的7天,樂此不疲的7天。
雖然這樣的場景被無數(shù)圖片展示過,但當我真正站在它面前時,還是被它的美麗深深震撼了!
五彩灘
難忘,夕陽點燃了五彩灘,那些本來暗淡的色彩一下子強烈起來,山丘變得靚麗多彩,紅的如火、黃的如金、綠的可愛、藍的誘人。暖調的夕陽,籠罩了五彩灘的上空,使人仿佛置身于一個美麗的夢境……夕陽西下,光芒奏響了五彩灘華麗的樂章。
幽靜美麗的山谷
燦爛的光影隱退,人們依然流連忘返。感謝太陽蒞臨的時刻,那一刻,使我們千里萬里的追尋有了回報。美得無法復制的五彩灘黃昏,帶給我的是視覺的震撼,心靈的洗滌,永恒的回憶!
一條美麗的大河縱橫奔流,大河與兩岸的綠洲、戈璧,壯觀而神奇。號稱“天下第一灘”的五彩灘,位于布爾津縣城以北約24千米處,這也是前往哈巴河縣與喀納斯的必經之路。碧波蕩漾的額爾齊斯河,五彩丘壑與對岸郁郁蔥蔥的河谷風光遙相呼應,可謂“一河隔兩岸、勝似兩重天”。鬼斧神工的大自然,將截然不同的兩種地貌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構成了一幅罕見的別樣風景。
左圖 蜿蜒的河流在秋林中穿過 ? ?右圖 湖水如鏡子般光亮透徹
五彩灘的美實在是獨特的——北岸是懸崖和丘陵的雅丹地貌,山勢起伏、顏色多變。奇形怪狀的巖石,是由于河水侵蝕切割以及狂風侵蝕作用形成的。而巖石所含礦物質的不同,又幻化出了五彩的斑斕。南岸大片的綠洲如茵,樹木葳蕤,連綿成林。遙望遠方,山巒迭起,沙漠起伏。這一切與藍色的天際融合,戈壁風光,盡收眼底。
喀納斯
難忘,雨后的清晨,喀納斯山區(qū)谷地被濃厚的云霧遮蓋,一座座雪峰若隱若現(xiàn)。
流光溢彩的紅葉溝
恍若隔世。等待中,云海隨風翻滾,漸漸露出一塊塊藍寶石般的湖面,時而又露出一片片金色與綠色相間的林海。那層乳白色的霧,像輕紗一樣薄,像白云一樣縹緲。更像一個頑皮的少女,與河面和樹林捉著迷藏。牧場、羊群、氈房漸次亮相……人間仙境?。《榘咨某快F漸漸變成云帶,繚繞在山腰之間,彌漫開來,如同一條仙女舞動的白絲帶。山因霧而神秘,湖因霧而朦朧,此時的喀納斯是如詩如夢的仙境。情不自禁地用手去撫摸那半透明半黏濕的霧,仿佛真的在一個童話世界里飄飄欲仙地夢游。環(huán)顧四周,重巒疊嶂,森林密布,草叢覆蓋,層林盡染,猶如畫屏。眺望群山,山頂已是白雪皚皚。
喀納斯生長有西伯利亞區(qū)系的落葉松、紅松、云杉、冷杉等珍貴樹種,還有眾多的樺樹林和胡楊林。翠綠的山坡上滲出一片片黃枝紅葉相間、青山白雪相連的色塊,湖畔的紅松、冷杉、白樺、胡楊等樹木用橙紅、黛綠、灰白、金黃等交織的色澤,烘托著山頂耀眼的白雪,映照在鏡面般的喀納斯湖上。神奇的大自然,就像是一位丹青妙手的國畫大師,隨意揮灑出了氣象萬千的山水畫卷。
雨中禾木如煙雨蒙蒙的油畫
秋天的喀納斯,江山如畫,令人沉醉。
紅葉溝
難忘,富蘊紅葉溝??∏蔚纳椒鍖訋n疊嶂,那漫山遍野的秋葉,黃的似金,紅的像火,裝點著深褐色的山巒……
阿勒泰的朋友推薦我去個林場,說可以看到紅葉,我不以為然。走遍了長白山的我,秋天的紅葉已經拍十多年了,個人以為,長白山的紅葉,美得聞名世界,尤其是蛟河紅葉谷。不過在朋友盛情邀請下,我們出發(fā)了,出乎意料,這個在阿勒泰富蘊縣林場的小山溝,居然給了我一個意外的驚喜!
使我驚訝的是,這里相當寂靜,幾乎沒有什么游人。偌大的山溝,一上午只見到三伙人,加一起不到10個!與喀納斯、五彩灘擁擠的人流相比,反差太大。當然,因為這里沒有被開發(fā),只有放牧人踩出的若隱若現(xiàn)的羊腸小路!雖然行走艱難,但是能體會到自然、純凈、原生態(tài)的景色,讓人有一種探秘的收獲感。
據(jù)說,這個地方也是愛好攝影的人偶然發(fā)現(xiàn)的,近兩年才漸漸被當?shù)厝酥獣?。查閱了許多媒體,包括網上,報道也是鳳毛麟角。“紅葉溝”,位于富蘊縣城西北,這里分布著眾多的銀白楊、灰楊、西伯利亞苦楊,每年秋霜染過,葉紅枝頭。那層層疊疊的灌木森林,紅黃綠相間,紅的妖艷,黃的明麗,綠的柔和,五彩繽紛。幽靜美麗的山谷,猶如一位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的美女。
霧靄籠罩著山谷和牧場
禾木
難忘,去往禾木村的路上,層林盡染。即便是雨中,也愜意,因為別有韻致。金黃的葉子落在地上,如一塊塊松軟的地毯。稱這里是神仙的自留地,一點也不為過,這里一切都是那么寧靜,那么純粹……當清晨的陽光灑進村莊,在迷幻般云霧繚繞的炊煙下,神秘的禾木揭開了它神奇的面紗,白樺林伴隨著朝陽起舞,清澈的禾木河在悠悠地歌唱。
前往禾木的汽車剛出發(fā),秋雨一陣接著一陣地飄落。禾木鄉(xiāng)位于阿勒泰地區(qū)布爾津縣境內,距離布爾津縣城170千米。去禾木的道路窄小蜿蜒,一路穿山越嶺??梢钥匆娪觎F繚繞的山峰,可以看見大片大片的牧場,可以俯瞰幾十米的山谷。也有讓人心驚膽顫的路段。道路窄的地方,與對面的車幾乎是擦肩而過。遇見更窄的地方,還得找地方錯車才能通過……
好風景在路上。慢慢適應了路況,心情開始放松。連綿不斷的阿爾泰山脈,環(huán)繞著美麗富饒的山谷平原。仿佛有一支巨大的彩筆,連續(xù)不停地涂抹著道路兩側的景致。歐洲山楊、西伯利亞松和白樺的葉子從深綠、鮮紅到鵝黃相互滲透、彌漫,盡染山林。
很久沒見到這樣的云霧了。漂浮涌動的云霧,像自由的精靈,肆意任性。在豐富而濃烈的色彩里,那純潔濕潤的水分子中,蘊藏著一種隨遠古而來的氣息,演繹著不為人知曉的形態(tài),讓人激動與沉醉。濃重的霧靄籠罩著山谷和牧場,大大小小的牛群、羊群、馬兒懶散地點綴其中,好似游蕩在一幅煙雨蒙蒙的油畫中。時而能看到白色的氈房上空飄著裊裊炊煙,騎著馬兒的牧民悠然前行。
千辛萬苦,終于到了禾木。秋天的禾木層林盡染,一派典型的原始自然生態(tài)風光。在此品嘗過禾木大名鼎鼎的拌面,又叫拉條子,甚是美味走在禾木村里,真的有點失望。木屋子倒是一大特色,但因為下雨到處都是泥濘和馬糞,躲不開繞不過。擺攤的也不少,一些屋子已經被過度商業(yè)化了,到處貼著廣告招攬生意。不過,質樸的感覺還有,但遠沒有照片上看到的美。
一路急行軍,到了半山腰?;赝较碌暮棠静琶靼祝h觀的景色遠比身在村中要美麗很多——近景滿山遍野的金黃色、橙色、綠色的樹林;中景是一片片褐色屋頂?shù)哪疚蒎e落有致,白色的炊煙裊裊升起,禾木河涓涓流淌;遠景是一望無際的山嵐甚至雪峰,恰是一幅風光大片啊!此刻,雨霧中的禾木,更有一種神秘的氣氛。想起了那句“神的自留地”的稱謂,再恰當不過。村子旁邊一片好大的白樺林,更讓人流連忘返。風吹過樹葉發(fā)出嘩嘩聲,雨絲飄在臉上涼絲絲的感覺。
雨中的禾木,給了我們一個別樣的、濃郁的、秋天的畫卷。
牧民轉場
難忘,牧民轉場的奇特風俗。在我看來,那是一種浩蕩的行進!阿勒泰地區(qū)是新疆的主要牧區(qū)之一。北疆旅行途中,在布爾津、喀納斯、可可托海等地,我們多次遇上牧民的秋季轉場。所謂秋季轉場,就是牲畜從夏牧場轉入冬牧場途中,需要在一個地方放牧一段時間,以作好牲畜整群。秋季轉場已經成為阿勒泰特有的哈薩克民族風情。深秋時節(jié),大批牧民成群結隊地如潮水般遷徙,一直會持續(xù)半個多月。
秋季轉場的牧民
哈薩克族是世界上著名的游牧民族之一。哈薩克牧民為什么要轉場呢?這主要因為牧民一般都要養(yǎng)成百上千只牛羊來維持生存,所以選擇草場滿足對牛羊的供應。他們在一個地方安扎下來,都要先考查當?shù)氐牟輿r、水資源等等,牧民們一般遵守自然法則,不會等到周圍的草都被吃光了才遷徙。為了抵御寒冷的冬季,為了草場的循環(huán),也為了他們自己和牛羊的生存,他們才逐水草游牧養(yǎng)畜。而且,據(jù)說這樣的傳統(tǒng)轉場生活已經延續(xù)了近3000年。
額爾齊斯大峽谷
難忘,額爾齊斯河沿岸風光的壯美。而額爾齊斯大峽谷,是其中最美
的一段。
大峽谷位于可可托海國家地質公園中。沿河對峙連綿的花崗巖山峰,演繹著許多美麗的傳說。奇特的是這里的花崗巖山峰表面,有很多呈密集蜂窩狀的凹坑,以及好似凝固的巨瀑一樣的豎直溝槽,儼然一塊瀑布化石。大峽谷位于額爾齊斯河的上游,河水在山谷里千聚萬合,跌宕而下,氣勢磅礴。白樺樹、楊樹與松樹織成茂密的原始森林,林木間,冰川覆蓋,巨石矗立,擎天突兀。陽光灑滿的山谷,仿佛演奏著一首氣勢恢宏的金色交響曲!
大河向東流,這是婦孺皆知的常識。我國西高東低的地勢特點,導致絕大部分江河向東、向南流淌。然而,事物都是相對的。有沒有向西流淌的大河呢?額爾齊斯河給了我們確切的回答!
額爾齊斯河是一條特立獨行的河,是我國唯一一條向西北流入北冰洋的河流。它發(fā)源于阿爾泰山西南坡,山間兩支源頭匯成為額爾齊斯河,在新疆富蘊縣城附近受地質斷裂帶影響,以90度急轉彎向西北奔騰而去。一路上接納喀拉額爾齊斯河、克蘭河、布爾津河、哈巴河等支流后,流入哈薩克斯坦境內,再向北進入鄂畢河,滾滾流向北冰洋,全長2969千米,其中546千米在我國境內。秋天的額爾齊斯大峽谷是最美的,河谷兩岸的白樺樹一片金黃。陽光灑滿的山谷,仿佛演奏著一首氣勢磅礴的金色交響曲!
上圖 可可托海3號礦坑下圖 怪石嶙峋的小東溝
神鐘山猶如一口巨鐘,“峭壁插云,懸崖逼水,孤峰傲立。”這是額爾齊斯大峽谷的標志性景點。它高約360多米,巖石上生長著白樺樹、青松和西伯利亞云杉,巨石上還生長著
青苔,雨過天晴之際,巖峰上白云繚繞,彩虹劃天而過,景色十分壯觀。形成額爾齊斯大峽谷奇特山石地貌的,是距今億年之前的燕山期的巨斑狀黑云母花崗巖。這類花崗巖最重要的構造特征就是具有十分明顯的同心層狀節(jié)理,這種節(jié)理就是大致平行地表坡面的裂隙面。因這里屬內陸寒溫帶低溫氣候,寒凍風化作用強烈,花崗巖主要沿平行坡面的節(jié)理,不斷拆離崩解垮塌,就像層層剝殼一樣,從而形成表面圓潤平滑、又十分陡峭的山峰形態(tài)。
山體表面的凹坑,主要是因花崗巖中粗大的礦物晶體、集中的巨型斑晶和黑云母較多的幾個部分,在日久風化和冰雪凍融的影響下剝離脫落而成。而那些豎直的溝槽,則是坡面流水沖蝕以及巖石表層水孔間隙帶因反復的凍融作用留下痕跡。
小東溝
小東溝景區(qū),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攝影家攝影創(chuàng)作基地,是一個自然形成的森林風景區(qū),位于阿勒泰市北部,克蘭河上游河谷,距阿勒泰市約11千米。
小東溝景區(qū)倚青山臨綠水,曲流環(huán)山,懸石斷崖,云霧飄渺。生長在這里的塔松、樺林、青楊,伴著崇山峻嶺、小河流水,使人感到大自然的驚險、神秘,絕對是外出郊游的絕佳地方。在清溪蜿蜒、樺林如歌的小東溝,轉悠了大半天、沿美麗的河谷漫步了五六千米,居然除了幾個牧民沒有碰到過別的游人,這是多么奢侈的美事啊!還有,小東溝竟然不收門票,同樣,也不會有人跟你收停車費。景區(qū)幽深而原始,神秘而充滿奇趣。這里群山聳峙,怪石嶙峋,河谷林青翠欲滴,河床中巨礫重達,急流澎湃,山鳴谷應,人跡罕至,環(huán)境蒼莽幽深,充滿原始、古樸的野趣。
小東溝,給人以一種宛若置身原始深山野林的驚險、神秘之感,令人亢奮、激動不已。
這就是北疆,美麗的北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