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明
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萬載是湘鄂贛蘇區(qū)重要區(qū)域之一,蘇區(qū)面積占全縣總面積的2/3。萬載小源(今仙源)曾一度被譽為“小莫斯科”。彭德懷、滕代遠率紅五軍主力轉戰(zhàn)萬載。在蘇區(qū)斗爭中,萬載有17萬多人被殺害或逃亡,有名有姓的烈士5956人,為革命輸送了大批干部和紅軍。
黃茅暴動
1930年3月20日清晨,根據(jù)湘鄂贛邊特委的指示,黃茅暴動正式打響。湘鄂贛邊赤色五大隊擔任進攻黃茅鎮(zhèn)的前鋒,雖然發(fā)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沖鋒,但由于力量懸殊,直至中午也未能攻進集鎮(zhèn)。指揮部當即研究對策,決定發(fā)動新的攻勢,實施“人牛同攻”。
下午3時許,決戰(zhàn)開始。山上的土炮對著山下集鎮(zhèn)邊的碉堡一齊怒吼。幾百個沖鋒隊員,有的身前裹著厚厚的濕棉絮和稻草,帶著硝包等燃料;有的頭上頂著鋪了濕棉絮的方桌子,帶上鐵鎬,冒著槍林彈雨匍匐前進。滿身沾著“洋油”的火牛不顧生死地向鎮(zhèn)里奔去……赤衛(wèi)隊員陳賓牙見狀,一個箭步?jīng)_到碉堡腳下,倒上一瓶煤油,點燃幾個硝包。頓時烈焰騰空,碉堡上的敵人隨即滾落。與此同時,洪源飯店后面的墻腳也被赤衛(wèi)隊員用鐵鎬挖開了一個缺口。暴動隊員如猛虎下山?jīng)_進了鎮(zhèn)里。
敵靖衛(wèi)隊長周德祥見勢不妙,慌忙逃跑,竄到街背牛崗上時,被暴動隊伍四面包圍,只好顫抖著手拔槍自斃。
夜襲九峰庵
1930年10月間,敵團長龍夢玉率領30多人潛伏到峰頂山九峰的一個庵里。萬六區(qū)(高城區(qū))游擊隊決定主動出擊。
一天深夜,風雨交加。六區(qū)游擊隊朱仁金(又名朱大)班長帶領戰(zhàn)士直奔下九峰。不一會,上九峰出現(xiàn)了火光信號,朱班長便帶領隊員們摸了敵哨,迅速沖進敵巢,敵人一個個乖乖地舉起雙手。
朱班長清點床上的人數(shù),發(fā)現(xiàn)少了敵團長龍夢玉。朱班長到后院吹起緊急集合的哨子,準備繼續(xù)搜查。不料哨聲未落,頸后突著一刀,鮮血直流。朱班長回頭一看,正是敵團長龍夢玉。
原來,龍夢玉另睡在后院,聽到游擊隊員的喊聲時,措手不及,便罩了一床被子,企圖從后院逃跑,他見只有朱班長一個人,又不敢開槍,便向其頸后猛砍一刀。朱班長因受傷過重,醫(yī)治無效,壯烈犧牲。
茵果大戰(zhàn)
1931年農(nóng)歷九月下旬,紅十六軍由黃茅經(jīng)昌集轉移到茵果,夜半時分迅速在象灣里至排江一帶布防。翌日,國民黨軍挨到8時左右才開始進攻。機槍像炒豆子似的響著,炮彈呼嘯著掠過天空,落在半山腰炸開了花。因火力懸殊太大,紅軍被迫退到寒婆凹一帶,時至中午,漸漸難以支持。
在這危急關頭,紅軍獨立師1000多人聞訊趕來增援。他們迂回至敵人的左后側。敵人見腹背受敵,分外驚慌,向石腦背且戰(zhàn)且走。紅十六軍趁機組織兵力進行反攻,并分兵一支自排江直插過去,占領敵人左右側的山頭,以便與獨立師相互呼應,對敵人形成包圍之勢。敵人被迫退縮在樟樹垴、石腦背一帶狹小的山頭上。直到晚上10點左右,敵人才得以經(jīng)楓林頭抄小路竄至門江、柏樹一帶,向大橋悄悄溜走。
株木大戰(zhàn)
1933年3月底,湘鄂贛紅軍主力奉令向南昌挺進。此時,中共湘鄂贛省首腦機關駐地小源兵力較為空虛。4月7日下午,國民黨第二十八軍第十六師彭位仁旅伙同瀏陽保安團3000余人從瀏陽張坊越過界嶺村,先期侵占了小源西大門的株木圩。同時,國民黨第十六師、羅霖第七十七師、陶廣第六十二師分別從西、南、東三方逼近小源,向高村、雞冠石進攻。
為保衛(wèi)紅色湘鄂贛省心臟,紅十六軍、紅十八軍和紅三師2萬余人,晝夜兼行160多里,于7日晚先后到達小源。作戰(zhàn)總指揮部設在株木的九龍寺。
4月8日黎明,天下著毛毛細雨。被國民黨軍占領的鳳竹窩、雷公坳、爛泥沖、黃狗窩、大郎沖等均被紅軍包圍。當總指揮部發(fā)出向敵人進攻的訊號時,紅十六軍和紅三師從南北兩方向同時發(fā)起沖鋒。紅三師一連的戰(zhàn)士沿著一條水溝仰攻占據(jù)大郎沖的國民黨軍。紅十六軍第七師第七團攻取了雷公坳前沿陣地,擊敗了敵軍一個營。接著,紅十八軍奪回了三個小山頭,第一五四團攻下了白門樓。下午約2時,外圍國民黨軍全部被殲。
這時,國民黨軍第七十七師羅霖部和第十六師彭位仁部正冒雨向小源增援。我前線總指揮部當即決定:全體總動員,天亮前全殲株木殘敵。由各部選拔了300名富有夜戰(zhàn)經(jīng)驗的連、排以上干部和共產(chǎn)黨員、共青團員,編成挺進隊,深夜11時左右分成五路,摸向敵軍重兵把守的鳳竹窩和萬壽宮,發(fā)動突然襲擊。次日凌晨,敵人孤軍無援向瀏陽張坊逃竄。
責任編輯 彭月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