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元
“雅布庫”慘遭瘟疫 約翰遜一無所獲
1976年8月26日,非洲扎伊爾北部,也就是今天的剛果(金)巴姆巴地區(qū)的雅布庫村,傳教團的學校教師馬波羅·洛克拉突然不明原因地開始發(fā)燒。隨后他被人們送進了一家天主教會醫(yī)院,修女們雖然立即給他注射了抗生素、氯醛和維生素,并靜脈注射電解液治療他的脫水,但都無濟于事。疾病還是在一周后惡化為難以控制的嘔吐、帶血腹瀉、頭痛與呼吸困難。兩周后,洛克拉去世。他的遺體被送回家中后,按照當?shù)仫L俗,被他妻子、母親和一些女性親戚剖開,清洗消化道中殘留的食物和糞便。不久,其中有21人受到感染,后有18人死亡。9月12日,為他治病的修女比塔也開始發(fā)燒,并于9月19日病逝。與比塔有過接觸的幾十名村民也陸續(xù)出現(xiàn)同樣的癥狀而被送往醫(yī)院,醫(yī)生所用的藥物均不起作用。疫情迅速擴大到以雅布庫村為圓心,半徑50千米內(nèi)的55個村莊。
10月初,這家天主教會醫(yī)院被迫關(guān)閉。修女們向政府發(fā)出緊急電報。于是,應(yīng)扎伊爾衛(wèi)生部的請求,一支包括本國在內(nèi),由法國、比利時、加拿大、南非和美國專家組成的國際團隊,及時來到這個原始的小村莊。領(lǐng)隊的美國病毒學家卡爾·約翰遜擔任專家組組長。
1963年,約翰遜曾與他的助手一起前往波利維亞的馬格達萊納,調(diào)查當?shù)氐囊环N出血熱,結(jié)果不幸自己也受到感染,被送往巴拿馬搶救后脫險。他們再次來到波利維亞后,終于發(fā)現(xiàn)了病原體——一種新型的馬丘坡病毒。當?shù)氐囊环N小鼠就是這種病毒的宿主和傳播者。于是,他們通過滅鼠終結(jié)了這場出血熱的流行。這次,約翰遜到達雅布庫村后,便首先把病人的血液樣品送往CDC(美國疾病預(yù)防和控制中心)。在電子顯微鏡下,研究人員確認該病是一種病毒感染引發(fā)的傳染病。這種病毒與1967年曾在西德和南斯拉夫出現(xiàn)的“馬爾堡”病毒相似,組成新的絲狀病毒科。由于雅布庫村附近有一條名為“埃博拉”的河流過,因而約翰遜把這種病毒命名為“埃博拉”(簡稱EBV)。
緊接著,約翰遜團隊從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村莊中,收集到1818只臭蟲,但均未發(fā)現(xiàn)攜帶病毒的痕跡。他們之后還懷疑過蚊子,但也沒有結(jié)果,又從10頭豬和1頭牛身上抽血化驗,均一無所獲。最后他們又先后排除了本地鼠、大鼠、猴子、小羚羊和蝙蝠等動物的嫌疑。這使約翰遜深感不安,因為不知這種死亡率高達88%的烈性傳染病病原體在哪里,就意味著人們對它束手無策,意味著它隨時可以卷土重來,對人類生命再次造成嚴重威脅。
約翰遜并非杞人憂天。不久,蘇丹南部也爆發(fā)了原因不明的傳染病。世界衛(wèi)生組織及時派去專家組,從重癥病人身上抽取血樣后送往英國微生物學研究所。1976年11月5日,負責鑒定的杰弗里·普萊特將一只受到了蘇丹重癥病人感染的豚鼠血樣取出,準備給另一只豚鼠接種時,不慎被針頭扎破了自己的拇指。普萊特心知不妙,立即摘下手套,將拇指泡在消毒液中,但為時已晚。4天后,他病倒了,但此傳染病的病原體卻因此找到了,就是埃博拉病毒。于是,普萊特立即被送進隔離病房,先用干擾素治療,再注射非洲空運來的埃博拉病毒感染幸存者的血清。到了第8天,普萊特的命雖然保住了,但他的健康受到了極大的摧殘,不僅體重明顯下降,而且頭發(fā)也幾乎掉光了。
此次流行于蘇丹的埃博拉疫情病死率為53%。因而,約翰遜尋找埃博拉病毒宿主的工作就更顯急迫了。但是,由于缺乏經(jīng)費,他只能無奈地等待。
人間蒸發(fā)逾十載 猴殤美國驚朝野
1979年,約翰遜和同事們終于借助世界衛(wèi)生組織在當?shù)剡M行猴痘研究的機會,重返扎伊爾。由于猴痘也是一種由病毒引起的嚴重疾病,因而用兩套分析工具來篩選同一組物種,也就順理成章。他們再次從巴姆巴地區(qū)的森林、扎伊爾北部和喀麥隆東南部收集樣本,共收集了117種、1500多只動物,包括猴子、大鼠、蝙蝠、貓鼬、松鼠、穿山甲、豪豬、小羚羊、烏龜和蛇等。他們從每種動物身上抽取血樣,然后分別剪下一點肝、腎和脾臟。所有這些樣本,都被分別放置在小瓶中深度冷凍,然后送回疾病控制中心分析。但令約翰遜遺憾的是,正如他在《傳染病雜志》發(fā)表的一篇論文中如實記載的那樣,這次大規(guī)模采樣仍舊“未發(fā)現(xiàn)埃博拉病毒感染的證據(jù)”。
更令約翰遜與其他病毒學家深感困惑的是,埃博拉病毒此后10年里似乎在人間蒸發(fā)了。
1989年10月4日,美國弗吉尼亞州雷斯頓城的靈長類動物檢疫中心,接收了來自菲律賓馬尼拉附近熱帶雨林中的100只猴子。這些猴子將被用于藥物和疫苗研究。它們首先必須被隔離飼養(yǎng),以保證身上沒有攜帶危險的病原體。然而,出乎意料的事情發(fā)生了,還沒有進駐猴舍,就有兩只猴子死亡了。由于在長途運輸過程中,實驗動物出現(xiàn)少量死亡是很正常的,因此工作人員也就沒當回事,按照標準程序,將猴子尸體封裝后放入冰柜冷凍,等待焚燒。其他的猴子則每籠一只,放進了猴舍。
但是,接著發(fā)生的事情卻令人不安了,又有29只猴子陸續(xù)死亡,這時距離它們運抵美國還未滿一個月。猴子可不像小白鼠,它們?nèi)≈灰?,價值不菲。于是,管理員立即叫來獸醫(yī)逐只檢查。在正常情況下,猴子對貿(mào)然闖入的人類會伸出指頭嗷嗷大叫,但這次管理員發(fā)現(xiàn)有些猴子卻完全沒有神采,目光呆滯,精神萎靡,癱坐在籠子里。有一只猴子甚至正發(fā)著高燒。第二天清晨,這只猴子就死亡了。緊接著一個星期內(nèi),又有11只猴子慘死。獸醫(yī)解剖它們后發(fā)現(xiàn),它們的脾臟腫大得驚人,腸子里又有淤血,疑似它們死于感染了猴出血熱病毒。雖然這種病毒一般對人類并無威脅,但為了謹慎起見,獸醫(yī)仍將這些死猴的脾臟樣本送往美國陸軍傳染病研究所進行鑒定。那里的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是專門研究危險疾病病原體的地方,根據(jù)所研究病原體的危險程度不同分為四個等級,第四級為最高級別。
研究人員將死猴脾臟標本的研磨液接種在健康猴子的腎細胞上。結(jié)果,電子顯微鏡下呈現(xiàn)的畫面令所有人都大吃一驚:有些細胞完全被摧毀,細胞膜破碎,細胞器不成樣子。破碎的細胞殘骸上遍布著成千上萬蠕蟲一般的東西。樣本馬上被送往第四級實驗室進一步確認。研究人員分別使用了三種感染絲狀病毒病人體內(nèi)的血清做試劑。結(jié)果表明,雷斯頓的猴子感染了埃博拉病毒。這可讓美國人頓時炸開了鍋!這是埃博拉病毒被發(fā)現(xiàn)以來,首次在非洲之外地區(qū)非實驗室條件下,感染這種烈性致命病毒的病例!于是,軍方封鎖了整幢猴舍大樓,撲殺了所有的實驗用猴,并進行全面消毒。特別是當檢測表明,6名工作人員已受到感染后,政府高層更是寢食難安,他們擔心雷斯頓城人口密集,埃博拉病毒擴散的后果不堪設(shè)想。萬幸的是這僅是一場虛驚而已,雷斯頓亞型埃博拉病毒對人體并無傷害。
但是,埃博拉病毒重返人間,畢竟是一種不祥之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