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CFP
人越聰明 越不易依賴手機
過度依賴手機,恐將造成思考能力衰退。加拿大一項研究指出,面對問題時容易以直覺式思考的人,依賴手機程度也高,但若過度使用手機,恐怕會使解決問題能力變得更差。
研究人員觀察660位受訪者后發(fā)現(xiàn),越聰明的人確實較不容易依賴手機,且較傾向以邏輯分析或思考問題。反之,較不聰明的人較常從智能型手機里尋求答案。
研究人員指出,過度依賴從外部獲得信息,而非自己去學習或解決的積極思考,這種發(fā)展具備破壞性。(《天山網(wǎng)》)
追求完美飲食也是“病”
太講究吃健康食品,也是一種“病”。
英國《每日郵報》說,“完美食欲癥”在臨床上并不是一種疾病,但正在引起各方的重視。
有“完美食欲癥”的人,由于受到各種健康飲食法的影響,對健康食品十分偏執(zhí)。其實,講究健康飲食和“完美食欲癥”的分界線不是很清楚,不過,一旦吃了自認為“不健康”的食品就心情沮喪、壓力巨大,那就可能是“病”了。這不但會影響與周圍人的關系,還會損害自身心理健康。(《新浪網(wǎng)》)
心臟不好最好在傍晚跑步
一項研究指出,清晨慢跑會對心臟造成不少的壓力,因為清晨心臟通常未能適應完全的運動。慢跑會激發(fā)人體內(nèi)分泌大量激素,使心跳速度加快。
清晨慢跑時,人的腎上腺素的分泌量比在午后或傍晚時的分泌量高出2至4倍之多。專家認為,早晨慢跑可能會引起血液凝塊并且促進心力衰竭,而晚上慢跑可減少血液凝塊的趨勢,并且阻止心力衰竭。
另外,專家還指出,跑步姿勢不正確,也有可能給身體帶來損害。(《新民網(wǎng)》)
眼神可影響道德抉擇
一項新研究指出,當我們深度思考時,眼動的方式可以影響我們的道德選擇。
研究者通過跟蹤被試者的眼睛在每個選項上停留時間的長短,可以判斷出對方會做出什么樣的選擇。而且發(fā)現(xiàn),如果讓被試者的眼睛長時間盯著其中一個選項,會反過來影響他的決斷選擇。人們常常認為自己的道德觀念具有穩(wěn)定的偏好,它們是自己心里、腦里固有的。但實際上,我們的道德選擇往往是與我們所處的環(huán)境相互影響的。(《鳳凰網(wǎng)》)
個矮更易患心臟病
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矮個子更易患心臟病。
研究人員觀察了6.5萬余位心臟病患者和12.8萬正常人的基因數(shù)據(jù)后得出結(jié)論:身高每降低6厘米,得心臟病的概率就高出一成。
科研人員認為,人類的身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基因決定的。研究發(fā)現(xiàn),身高較矮的人同時存在高膽固醇和高脂肪的基因潛質(zhì),決定身高的基因變異體與心臟疾病也存在聯(lián)系。身高較低與高膽固醇和高脂肪之間的基因關聯(lián),可以從一定程度上解釋個子矮與冠心疾病之間的關聯(lián)。(《長城網(wǎng)》)
孩子討厭青菜 或因不夠美味
不少媽媽都會感嘆,菜炒得再好吃都沒用,小朋友討厭青菜就是討厭青菜?錯!最新公布的研究發(fā)現(xiàn),美國麻州學校請來專業(yè)廚師幫忙料理餐點,餐點美味可口,小朋友吃的青菜量也多了30%。
這份研究,為對抗兒童肥胖帶來讓人鼓舞的線索。而研究也發(fā)現(xiàn),蔬果的外觀,對孩童攝取量不具長期影響。
研究者說,這份結(jié)果凸顯出,重點在著重改善學校餐食的可口度。若學生抗拒比較健康的食物,校方不應就此放棄?!吨袊侣劸W(wǎng)》)
啃指甲、揪頭發(fā) 未必是壓力大
不少人認為,啃指甲、揪頭發(fā)是壓力大的表現(xiàn),但一項研究表明,事實并非如此。
研究人員調(diào)查了48人,其中半數(shù)有啃指甲、揪頭發(fā)、撕皮膚這樣的小毛病,另外一半沒有。實驗表明,有“小毛病”的人未必壓力大,他們是完美主義者的可能性更大。
追求完美意味著一個人不容易放松下來以平和的心態(tài)完成任務,在無法實現(xiàn)目標的時候,很容易有挫折感、缺乏耐心、也更容易感到無聊,所以他們才會對身體做出這些強迫重復行為。(《人民網(wǎng)》)
為何女性更易患老年癡呆?
一項統(tǒng)計表明,美國阿爾茨海默癥患者中有三分之二是女性。這是為什么呢?
人們對于女性更容易患上阿爾茨海默癥有一個共同的認知,認為女性比男性活得久,所以她們就有更多的機會患病。
而真正的原因卻復雜得多。研究人員說,有可能是女性老化方式使她們更容易患病,并不是她們多活了幾年那么簡單。研究者認為,女性經(jīng)歷的停經(jīng)前癥狀和更年期改變了她們的大腦,這使得她們比男性更容易患上阿爾茨海默癥。(《華龍網(wǎng)》)
愛長跑的男人更受歡迎
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馬拉松運動員比普通男性分泌更多雄性激素,他們不僅擁有良好的心肺功能,還有高質(zhì)量的精子,是女性理想的伴侶,因此善于長跑的男性更易吸引女性。
研究人員解釋說,耐力與男性生殖能力有關,在原始狩獵采集社會中,女性把跑步耐力視為選擇伴侶的一個標準。由于原始社會需要狩獵覓食,良好的耐力才能讓狩獵者獲得更多的食物。此外耐力狩獵者比常人更有智慧以及奉獻的品質(zhì),受到女性的垂青。(《大河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