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蕾
一、背景介紹
這是本學期英語研究課的第一次試講,我選擇了課堂紀律最好的一個班。這個班級不僅紀律不錯,積極發(fā)言的人也多,雖然有的人回答問題不著調,但是表現(xiàn)出的那股對英語的熱情著實讓筆者肯定?!霸谶@個比較活躍的班試講,效果一定不錯”。帶著這樣的想法,筆者開始了她的第一次試講。在上課的過程中,學生一直表現(xiàn)得很出色,但是每當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句子操練的時候,總是時不時有學生不能完全按照老師所給的句子模式來進行問答對話,自己添字,漏詞,每當這個時候,筆者都不急著給出正確答案,而是耐心的聽學生說完。學生在教師的鼓勵下,小手越舉越高,就連平時不發(fā)言的同學也紛紛舉起了手……
二、案例描述
T:Good morning,boys and girls,today.Well learn “Unit3 Whats your job?”(板書)
T show the word“job”
T:I am a teacher.Whats your job?( 指向一生)
S1:I am student(漏了一個“a”,語法有錯)
T:Good,you are a “student”(教師不急著糾錯,而是在復述生的話時重音強調了“a ”)
T:I am a teacher.I am not a student.Whats your job?
S2:I am a student.
(更多的學生急切地)S345:I am a student.
( 簡短的句子,明了的意思,學生很容易就能說出來。筆者沒有刻意制止,而是通過自身的示范讓學生自己體會。)
T:I am not a teacher.I am a cook(動作)
T:Whats my job?Use sentence“Whats your job?”to ask me,care about me.
S:Whats your job,Miss Zan.
T:I am a cook( 動作)
S躍躍欲試
S1:Whats your job?(job發(fā)音不對,只發(fā)了半個音。)
T:I am a cook(扮演廚師的摸樣),pay attention to “job” The pronounciaton is “j---o---b”(示范)
S1 say it again( 學生自主地又說了一次,這遍說對了。)
T teach the sentence“How old are you ? ”
Ss repeat
Ss say the sentence one by one提出問題,開展互動。)
( 四五個學生都在“I am 10/11” 年齡的前面加上a 造成語法錯誤,但是學生已經能正確的說出句子結構,筆者注意到在大部分的發(fā)音錯誤后學生都能及時給自己糾錯。)
T give the sentence patterns,hope the students to use the sentences to make dialogues
Teacher writes the sentences on the blackboard
“Whats your name?My name is …?
“How old are you?I am ……”
“Whats your job?I am a ……”
T:Come on!Im sure you will make progress.(老師期許的目光無疑為學生增添了動力。)
T:Now time is up.Which group would like to give a report first?
T asks a pair of good students to try( 雖然這兩名學生說得不流暢,并出現(xiàn)錯誤,但是筆者沒有急忙糾正,而是耐心得聽完后給出肯定,指出改進之處。)
三、案例反思
1.教師轉變觀念,強化口語訓練?!队⒄Z課程標準》中關于小學生口語主動發(fā)展的要求有:能相互致以簡單的問候、交流簡單的個人信息、表達簡單的情感和感覺、根據(jù)圖、文說出單詞或短句、用英語做游戲并在游戲中用英語進行簡單的交際,能在圖片、圖像、手勢的幫助下,聽懂簡單的話語或錄音材料、聽懂課堂活動中簡單的提問、指令和要求并做出適當反應,能運用一些最常用的日常套語,就所熟悉的情況進行簡短對話,借助圖片讀懂簡單的故事或小短文,并養(yǎng)成按意群閱讀的習慣,能根據(jù)要求為圖片、實物等寫出簡短的標題或描述,能在教師的幫助下表演小故事或童話劇等。
2.善待口語錯誤,營造寬松氛圍。犯錯誤是語言學習過程中必然的現(xiàn)象,學生進行口頭和書面表達時常常會出現(xiàn)語言錯誤,這是正常的。有的人認為應該有錯必糾,否則不正確的語言習慣一旦得到強化,會導致積重難返,甚至會激活更多的差錯反應。但是多年的實踐證明:有錯必糾的做法對小學生乃至中學生在口語水平達到很該程度之前是沒有什么幫助的,時時提醒他們在犯錯,只會讓他們產橫畏懼心理,進而不斷地退縮。有些錯誤是語言學習中的必經階段,語言教育學家杜雷說過:“不犯錯誤是學不會語言的”,“沒有失誤的言語并不等于正常的言語”。
3.脫離學生生活,創(chuàng)設語境太難。在一個實用的、目的性很明確的生活場景之中,學生對語言的操控能力的訓練才有生機、有活力?,F(xiàn)階段使用的教材雖然經過多次修訂,但是依然存在距離學生生活情境較遠的話題,比如城市學生要對農村題材進行相應的對話,談什么?而情境創(chuàng)設有時候因條件不具備,不能總是讓學生在一個相對真實的場景中對話、交流,加上學生的知識面不夠,也只有“紙上談兵”。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李英.新課程教學設計[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