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全義
生本教育是為學生好學、樂學而設計的教育,是郭思樂教授全力倡導、推廣的一種素質教育。生本教育改變了傳統(tǒng)的師講生聽、師問生答的教學形式,真正把課堂交給了學生,課堂是學生展示自我,提升自身素質的舞臺。
在生本教育課堂中,由于師生主體地位和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導致師生課堂角色也在改變。以往教師備課的主要任務是備第二天課堂中所講的教學內容和知識,而生本課前教師主要是備學生,教師是課前的設計者,在課堂上是組織者、引導者,學生是課堂中真正的主人。下面結合自己的實際教學經驗,談談如何讓數學生本課堂更高效。
一、精心策劃設置前置性作業(yè),釋放每個學生的潛能
數學生本課堂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做好課前準備,這就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生活經驗設計合理的前置性作業(yè)。在完成前置性作業(yè)時,學生必須根據教師的要求,結合要學習的新知,通過網絡、查閱書籍、詢問家長等渠道了解掌握大量的有關信息,準備第二天在課堂上與小組交流展示。我校是寄宿制學校,學生每天在校住宿不能回家,學生收集信息有局限性,根據這一特點,我將前置性作業(yè)改在課堂上完成,即在上課開始時,讓學生緊緊圍繞學習目標,按照“自學指導”進行自我探究、自我實踐和自主學習。
前置性作業(yè)的設計要具有實效性,不求多但求精,力爭涵蓋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有層次由淺入深地引發(fā)學生的思維,釋放每個學生的潛能。例如:在學習“三角形面積”一課時,我讓學生準備了以下材料: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和銳角三角形各兩個。思考探究時設置了四個任務:1.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一拼,能拼出什么圖形?2.拼出圖形的底、高和三角形的底、高一樣嗎?3.拼出的圖形面積你會計算嗎?4.三角形面積你會求嗎?這四個問題的設置層次清晰,涵蓋了本節(jié)課的學習重點,學生在動手操作、觀察、理解分析中總結出了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二、以生為本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給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
生本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它所創(chuàng)設的機會使每個學生的智慧綻放異彩。小組人員的組成以4人為宜,一般按優(yōu)良中差搭配的原則,選出成績優(yōu)秀、管理能力強的學生為組長,組長的任務有分工、協(xié)調、幫助、評價等。每隔一段時間教師根據實際情況調換組員所承擔的任務,讓每個學生得到多方面的鍛煉。
生本課堂中的小組合作交流及匯報,是最能張揚學生個性的環(huán)節(jié)。學生獲得的知識基本上是由學生自己探究得來,再由學生傳授給學生。教師講解得少,對學生不易理解的知識,教師才作適當的點撥講解,點撥的語言要精煉,要起到表揚、激勵和收、放、引的作用。小組匯報中,全班學生要認真傾聽,及時針對發(fā)言內容進行評價、補充或質疑。小組匯報完畢,組長要問:哪個同學對我們小組的匯報有評價、補充或疑問?當其他同學提出質疑和疑問時,匯報小組的每個成員都可以進行解疑,匯報組解決不了的可請教全班同學幫助并向教師求助。
三、師生共同評價,讓學生在快樂中獲取知識
生本教學的魅力還在于它的評價多元化。評價是向學生反饋其學習情況的一種形式,其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教育教學中,評價不是目的,而是促進教學的手段,因此,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yè)成績,而且要發(fā)現和發(fā)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fā)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
在數學生本課堂教學中,當學生表現優(yōu)秀時,教師要真心贊賞,不要讓學生感到是勉強應付的贊許。教師還可以設計個人表現獎和優(yōu)秀小組獎,例如:課堂上最愛思考并積極發(fā)言的學生,可評為“最愛發(fā)言”獎;對問題能夠提出不同見解的學生,可評為“創(chuàng)新思維”獎。課堂中小組通過各項表現獲得獎勵加分累計最高的為優(yōu)勝小組,在月評選中可榮獲“自信之星”“進步之星”等稱號。
數學生本課堂最注重的是小組捆綁式評價。捆綁式評價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能夠更加自主地學習,自覺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捆綁式評價的方式是多樣性的,如對學習習慣的評價、課堂回答問題的評價、解題思路的評價、聽課習慣的評價、做題習慣的評價、小組合作的評價、小組展示活動的評價等等。
除了以上的評價,還有學生之間的主動評價。如小組交流時,學生可以評價:“我覺得他說得很好,但我還想提醒大家……”“我對他說的話有補充……”“他為大家展示時聲音響亮,我以后要向他學習”等??傊?,這種多元化的評價,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中愛上數學課堂,從而使數學教學更高效。
四、自我挑戰(zhàn)配合梯度練習,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
課堂練習是數學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進一步深入理解知識,掌握技能技巧,培養(yǎng)積極的情感和態(tài)度,促進學生深層次發(fā)展的有效途徑。練習是否有效,是一節(jié)數學課的點睛之筆,所以課堂練習要設計有挑戰(zhàn)性的習題,可以通過游戲、猜謎、闖關練習等形式,吸引學生的無意注意,當學生沉迷在問題的情境之中時,其無意注意就會轉化為有意注意并趨于主導地位,從而達到主動探究的目的。
以上是對數學生本課堂教學的點滴見解。隨著生本教育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進一步完善,我相信,它將帶給學生更多的自信,更多的快樂和更高效的學習!
(責任編輯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