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
[內容摘要]“先學后導再教”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而今已經被引入語文課堂教學之中。這種教學模式有助于提高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關鍵詞]先學后導再教;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一、高效課堂的內涵
所謂高效是指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對教學質量和教學價值進行雙重評判,最大程度地發(fā)揮課堂教學功能,提高教學效率。高效課堂包含了教學效率、教學效果、教學收益等三個方面的內容,教師應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教師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應制定不同的教學策略與目標,使教學目標與教學活動相一致,以便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高效課堂具有自主性、互動性、開放性、科學性等特點。高效課堂一定要以學生為中心,在追求知識的完整性、全面性的同時更加關注如何健全學生的性格和品格,讓學生不僅學到知識,而且在心理和精神上也得到成長。高效課堂的終極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實現(xiàn)“人”的解放,即解放學生、解放教師。
二、高效課堂的構建基礎
(一)學的“三美”
1.和諧之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是上好一堂課的關鍵,也是教師贏得學生信任的重要渠道。高效的語文課堂應當是和諧的課堂,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也是課堂學習活動的主要參與者,要通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一個和諧、民主、開放的學習氛圍,增強學生心理上的愉悅感,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2.創(chuàng)新之美。要想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就必須實現(xiàn)教學創(chuàng)新。語文教師應汲取前沿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使用高效的學習方法,進行獨立思考和自主探討。教師作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要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有效組織教學活動,及時為學生答疑解惑。
3.高效之美。高效是課堂教學的生命。高效課堂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只有學生充分地動起來,我們的語文課堂才能充滿生命的活力,才能成就課堂的高效之美。
(二) 導的“三法”
1.講究“活”。教師在啟發(fā)引導學生的過程中要采用靈活多變的教法,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高效課堂的教學模式不僅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且也給學生提供了創(chuàng)新的空間,有利于促進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
2.注重“實”。語文課堂教學只“活”是不夠的,還需要“實”。教師的教學風格要樸實,雙基訓練要扎實,教學容量要厚實,實實在在才是語文教學的根本。
3.關注“人”。要充分尊重學生、愛護學生,回歸生命關懷的教育本質,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這樣的語文教學才能充滿活力與精彩。
(三)教的“三精”
1.精在理念。新課改理念下的高效課堂要踐行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整個課堂教學的流程都應以學生活動為主,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2.精在方式。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要引導學生由被動的接受學習轉變?yōu)橹鲃拥奶骄繉W習,從而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精在轉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角色要從“主演”轉換為“導演”,注重對學生的點撥和引導,給學生創(chuàng)造參與和展示的機會,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二、“先學后導再教”教學模式的應用
1.教學前設定教學目標,讓學生“先學”。教師課前要認真研讀教材,明確教學目標,科學地安排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省略低效甚至無效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根據(jù)知識的基本構架提出合理的問題和假設。然后學生依據(jù)教師設定的學習目標對書本知識進行充分預習,預習中學生會遇到一些問題,可以上網查詢,也可以查找工具書或者請教同學。
2.教學中實現(xiàn)“后導再教”。學生預習時未能解決的問題可以在課堂上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解決。學生探究問題時教師可適時給予指導,糾正學生思維的偏差,引導學生全面、深入地思考問題。教學活動結束時教師要進行總結點撥,選擇學生未能解決的共性的疑難問題進行講解,也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自評和互評,使學生充分認識到自身的優(yōu)勢與不足,借鑒他人的長處,在互相學習中共同進步。
“先學后導再教”的教學模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能力,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關系和諧、學習高效、態(tài)度積極、自主管理、相互提高,這就是理想的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趙全民.高中語文有效課堂中的學案設計探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
[2]蔡育峰.先學后導再教——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初探[J].中學生導報(教學研究),2013,(31).
[3]丁學良.“先學后導”:打造高效課堂的新模式[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4,(14).
[4]王志強.探析高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華章,2012,(29).
基金項目:本文為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少教多學在中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策略與方法研究”子課題“構建高中語文‘先學后教,少教多學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課題批準號:FHB110067-2012-7)的研究成果之一。
(責任編輯 趙永玲)